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及其相应的生理、病理学基础,提高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率。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9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表现。结果子宫部粘膜下肌瘤11例、肌壁间肌瘤23例、浆膜下肌瘤5例,误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2.3%,误诊率为7.7%。结论超声对子宫肌瘤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子宫 颈部肌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免疫组化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1例子宫肌瘤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表型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中年女性,因下腹痛2月余入院,术中见带蒂息肉样肿块位于宫颈左后壁,肿物大小10 cm × 8 cm × 8 cm,切面灰黄色、质软。镜下见肿瘤由宫颈管型腺体与平滑肌混合构成,腺体无异型性,免疫组化显示腺体和平滑肌均表达ER、PR。结论: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良性肿瘤,病理医生需对其进一步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宫颈腺肌瘤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9年2月-2021年1月于我院妇科收治的110例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息肉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抽签法分组,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45例。实验组行宫腔镜治疗,参比组行常规治疗。比较组间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98.18%)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比组(87.27%),(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息肉的有效率更佳显著,该治疗方案值得推广和实施。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颈息肉
  • 简介:提及生育,人们就会想到产生卵子的卵巢和孕育胎儿的子宫,很少有人会考虑到位于子宫下端的子宫(简称宫颈)。其实,在数百万年里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小小的宫颈一直充当着人类繁衍过程中的“无名英雄”。

  • 标签: 子宫颈 卵巢 生殖健康 子宫腔
  • 简介:摘要子宫病变是指在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但现在主要是子宫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IL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与高危HPV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子宫病变诊断仍为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HPV、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子宫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性HPV疫苗注射、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病变超声表现。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超声可显示囊肿的大小、数目、内部回声,以判断有无合并出血或感染等。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超声
  • 简介:摘要:子宫病变是指在子宫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但现在主要是子宫鳞状上皮内病变(SIL)。SIL发展为癌的自然演变过程与高危HPV持续性感染密切相关。子宫病变诊断仍为三阶梯流程即细胞学+HPV、阴道镜和组织病理学。目前国内推荐简单易学的阴道镜诊断方法为R-way阴道镜评估体系。子宫病变治疗方法主要有预防性HPV疫苗注射、药物、激光、冷冻、电切、电凝、手术。

  • 标签: 子宫颈病变 诊治
  • 简介:摘要子宫切除性手术是治疗子宫高级别上皮内病变的优先选择,也是育龄期患者最常选择的保守治疗手段。子宫狭窄是子宫切除性手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月经模式改变、不良的妊娠和生育结局,并影响术后充分有效的子宫癌筛查及阴道镜检查,以致残留或复发的病变难以诊断,浸润性癌发生的风险增加。子宫狭窄的发生与切除的子宫组织的长度和体积、手术方式、围术期止血的处理、年龄和激素状态等因素相关。目前,针对子宫狭窄的干预主要集中在出现临床症状的人群,通过扩张或切开狭窄的子宫管,以恢复其畅通。对可能发生子宫狭窄的高危人群积极干预,可减少狭窄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子宫环扎术用于治疗子宫机能不全孕妇的疗效。方法收集2014年4月至2020年6月因子宫机能不全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行改良式子宫环扎术的225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比较单胎与双胎妊娠、择期环扎术与应急环扎术、不同手术孕周、自然受孕与胚胎移植-体外受精(IVF-ET)者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妊娠延长时间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结果225例孕妇的手术孕周为14周~24周+5,中位分娩孕周为38周+2(35周+5~39周+3),妊娠时间延长(20.3±5.2)周,新生儿出生体重(3 065±735)g;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2.9%(209/225),流产率为7.1%(16/225);活产儿足月产率为73.7%(154/209),早产率为26.3%(55/209);所有孕妇均无术中并发症发生。225例孕妇中,单胎妊娠202例(89.8%,202/225),双胎妊娠23例(10.2%,23/225);行择期子宫环扎术201例(89.3%,201/225),行应急子宫环扎术24例(10.7%,24/225);手术孕周为18周前共190例(84.4%,190/225),18周及以后共35例(15.6%,35/225);自然受孕者176例(78.2%,176/225),IVF-ET助孕者49例(21.8%,49/225)。单胎、双胎妊娠孕妇的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胎妊娠孕妇的足月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及妊娠延长时间均显著高于双胎妊娠孕妇(P均<0.05)。择期与应急环扎术孕妇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择期环扎术孕妇的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应急环扎术者(P<0.05)。不同手术孕周孕妇的手术成功率、足月产率、早产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8周及以前手术者妊娠延长时间显著长于18周及以后手术者(P<0.05)。IVF-ET受孕者的早产率显著高于自然受孕者(P<0.05)。结论改良式子宫环扎术能有效延长分娩孕周,降低早产率,且手术操作简便,易于推广,可作为子宫机能不全孕妇的手术选择。

  • 标签: 宫颈功能不全 环扎术,宫颈 治疗结果 妊娠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阴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5年7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15例妊娠期宫颈机能不全行阴式宫颈环扎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5例患者均采用McDonald环扎法,手术时间为5~15min。手术顺利,术中均无胎膜破裂、出血多等并发症。随访至分娩,足月分娩89例(77.4%),早产13例(11.3%),新生儿存活102例(88.7%),流产13例(11.3%)。结论阴式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可以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环扎术 妊娠 宫颈机能不全 妊娠结局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子宫癌的诊断。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与病史进行诊断。结论宫颈细胞学检查为主的筛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与早期治疗。

  • 标签: 子宫颈癌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