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康熙三十九年三月间,孔尚任由户部主事晋升员外郎,但不到20天即遭罢官。此事在当时就被视为“疑案”,后来学者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通过梳理孔尚任及其友人诗文,可知孔尚任遭罢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诗酒废事,二是涉嫌贪污。学者多怀疑罢官背后另有隐情,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因《桃花扇》触犯时忌遭罢,但这种说法与相关史实明显矛盾。更大的可能是:孔尚任所撰《通天榜传奇》引起皇帝不快,遂借离任审计之机将他罢免。

  • 标签: 孔尚任 罢官疑案 《桃花扇》 《通天榜传奇》
  • 简介:被誉为清代传奇南北高峰之一的,是一部结构宏伟的历史悲剧.它从内在情节到外在排场,无一不严谨工巧,更为难得的是其内外两层结构能够和谐统一,相互映带.作品深刻的思想主旨因其近乎完美的艺术结构得到了极佳的体现,反映出孔尚任非凡的创作能力和对于传奇结构高度自觉的形式审美意识.

  • 标签: 孔尚任 《桃花扇》 情节结构 排场结构 形式审美
  • 简介:《续古宫词》百首是历来被学界视作已经佚失的孔尚任重要诗作之一,而该书国内尚存有一孤本,现藏于南开大学图书馆古籍部,为清康熙二十四年介安堂刻本,内中所载宫词结构严整,情致婉转,词藻隽永,不但在孔尚任诸诗作中别树一帜,而且在咏史题材泛滥的明清两代宫词中,亦堪称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 标签: 宫词 孔尚任 《诗最》
  • 简介:清代戏曲家孔尚任的《桃花扇》是一部优秀的剧作。无论是作品中的人物还是其中的小物件都透出了浓浓的幻灭思想。作者把这种幻灭感融入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又通过生活在其中人们的理想幻灭,人生虚无表达了出来。

  • 标签: 孔尚任 桃花扇 幻灭思想
  • 简介:  《桃花扇》第四十出《人道》,本已成为全剧结局:"桃花扇底送南朝",李、侯断然撒手,国破家亡,理想破灭,醍醐灌顶,看破红尘.一个随丁继之做了道士,一个随卞玉京做了道姑"修真学道"去了.但是,作者并未到此为止,故事虽完,意蕴未尽.在结局之后的尾声(亦称"余波")部分,作者又写了"续四十出"《余韵》.为国奔走、为朋友尽力的民间艺人柳敬亭、苏昆生在《余韵》中登场.此时,苏是"采樵度日"的樵夫,柳是"捕鱼为业"的渔夫.他们保持高尚的民族气节,拒不降清,逃入山林.他们在南京龙潭湖畔相逢并碰到了祭神社散的老赞礼,三人在一起,把"兴亡旧事,付之风月闲谈",既表现了真挚的爱国之思,又为全剧增强了悲剧气氛.薄酒一杯,长歌当哭.老赞礼先唱一曲《神弦歌·问苍天》,宣泄了胸中的愤懑和不平.接唱的是柳敬亭,弹词一曲《秣陵秋》,伤今怀古,痛定思痛,概括了全部南明兴亡史.……

  • 标签: 哀江南 孔尚哀 意孔尚
  • 简介:探明孔尚任罢官原因,对正确解读他的作品有着积极的意义。程荣华先生的“《通天榜传奇》罢官说”证据不确。从孔尚任罢官后与友人唱和的诗歌、经济变迁以及宝泉局收购废旧小钱等情况来看,可以认为,孔尚任罢官主要与宝泉局收购大量的铅多铜少的小钱有直接关系

  • 标签: 孔尚任 《通天榜传奇》 宝泉局监铸
  • 简介:孔尚任的传奇《桃花扇》是一部民族悲剧。这是一般的看法,这看法是正确的,又是不够的。孔尚任《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先声》出),以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为线索.描写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衰史,不仅揭示了明王朝必然灭亡的命运,抒发着悼念故国的哀思,而且表示了对于整个地主统治阶级的失望,

  • 标签: 《桃花扇》 孔尚任 思想内容 封建王朝 挽歌 统治阶级
  • 简介:“一扇桃花佳人血,半本辛酸亡国泪。”《桃花扇》既是才子佳人的爱情戏,又是体现朝代更替的历史戏,更是孔尚任历经宦海沉浮、时代波澜之后的沉重思索。随着人生经历的变化,孔尚任《桃花扇》的创作主旨也发生着改变,最终由真入幻;人物形象的塑造在历史事实与艺术虚拟之间的徘徊,无不体现出巨大的时代冲突。面对时代体制变换的孔尚任,无法解释自己产生的疑问,只能空叹一声“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然而,深思过后,在那冲突时代,《桃花扇》体现的只能是回头对面皆幻景而已。

  • 标签: 桃花扇 创作阶段 人物形象 时代冲突
  • 简介:明清传奇之一《桃花扇》是一部不朽的历史剧名著。其主旨,即剧中《开场》中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全剧有两大线索:一是明线,即“离合之情”,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线索;一是暗线,即“兴亡之感”,作者在剧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的他本人在南明灭亡、江山易主时的感怀之情。

  • 标签: 孔尚任 《桃花扇》 侯方域 李香君
  • 简介:竹枝词初起于民间,明清时期得到空前普及,特别是在江浙地方,成为知识界热爱的文学形式,学人文士多以创作竹枝词咏叹世事,寄托乡思,描绘地方风情和民俗特征。竹枝词于是也成为研究地方文化以及社会史和民俗史不可忽视的史料宝库。

  • 标签: 孔尚任 《平阳竹枝词五十首》 中国 生平 清朝 诗歌研究
  • 简介:孔尚任除了是康熙年间一位重要的戏剧作家外,其诗歌创作也在清初诗坛有重要影响。其诗歌创作初期所作的《历下杂咏七首》以现实的笔触描写了康熙十七年参加乡试时大明湖附近的风土人情,同时也刻画出了自己应试不第在失意状态下的诸种复杂心境。这一组诗可窥见孔尚任早年的思想情感和人生经历,是研究孔尚任平的重要资料之一。

  • 标签: 孔尚任乡试 历下杂咏七首 大明湖风光 复杂心境
  • 简介:孔尚任的写人散文中主要有女性、文人、士大夫三类人,孔尚任对女性的人格理想为婉娈讷言,贤惠有德;文人为名士风度,老而矍铄;士大夫为孝悌兼备,清明美政。在这三类人的身上集中体现了儒家孝、悌、忠的思想。其中,孔尚任在写女性贤德时,表现出对女性“俨然士大夫”品质的赞美,同时孔尚任撰写的《平阳府志》中《列女》一文与《桃花扇》中的李香君形象,亦赞美与塑造了她们士大夫般的人格。究其原因,是孔尚任在历史的反思与现实的经历中对处于权力阶层的士大夫的失望,从而通过对无权的女性的赞美达到讽世功用。

  • 标签: 孔尚任 散文 人格理想 女性人格 士大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