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唐健 叶玲娜 高翔 曹倩 娄晓盈 黄艳 姜支农 练磊 胡品津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01期
  • 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消化内科,广州 510655;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杭州 310016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病理科,广州 510655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病理科,杭州 310016 ,广东省结直肠盆底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655;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广州 510655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溃疡性结肠炎(UC)相关全小肠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3例UC相关全小肠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并以"ulcerative colitis"、"pan-enteritis"、"enteritis"、"溃疡性结肠炎"、"小肠"为检索词,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自2004年1月至2019年5月的文献,进行相关文献复习总结。结果纳入3个病例均为UC患者,分别在结肠切除术后14 d、10 d和2个月出现了腹痛、呕血、造口排量增大、造口排血性液体等症状,经过影像学、内镜、病理检查后诊断为UC结肠切除术后全小肠,其中1例激素治疗后死亡,1例激素治疗后好转,1例激素治疗无效转换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后好转。共检索到9篇UC相关小肠的报道。结论UC相关全小肠多发生在结肠切除术后,属于临床急重症,早诊早治尤其重要。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结肠切除术 小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AHNE)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3例AHNE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以18~34岁青壮年居多,占72%。诊断主要靠临床表现及腹腔穿刺。均经手术治疗,根据小肠病变的大小、范围、病理改变,分别选择不同的术式,40例治愈。死亡3例。结论AHNE一旦确定诊断,或无法与其他外科急腹症相鉴别者应急诊手术治疗。

  • 标签: 急性出血性坏死性小肠炎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红艳 吕利利 王雪松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13
  • 出处:《护理前沿》2023年21期
  • 机构: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妇幼保健院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NEC)的临床诊断、疾病的特征、治疗方法、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为此后临床研究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治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21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1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NEC),全部存活。结论:全程护理能及早发现NEC,能早期明确诊断,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有效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NEC)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在本文中将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经我院确诊的48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NEC)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在医护人员的及时救治和精心护理下,大部分新生儿患者的病症均获得好转,临床治愈率高达92.4%。结论新生儿的坏死性小肠肠炎只有能够尽早的诊断并经过正确的喂养,再通过及时治疗及精心的临床护理,便可从根本上降低新生儿患NEC发生率及病死率。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源性小肠类器官(intestinal organoid,IO)肠道内灌注对坏死性小肠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新生小鼠肠道损伤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为探索NEC新型防治方法及临床转化提供依据。方法取9日龄健康C57BL/6新生小鼠末端回肠组织体外培养IO,培养7 d后鉴定IO并将其重悬于磷酸盐缓冲溶液用于干预实验。选用5日龄C57BL/6新生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组,仅母鼠母乳喂养,无其他干预措施)、实验对照组(control+IO组,母鼠母乳喂养,于生后第6天进行类器官干预)、NEC组(于生后第5至9天之间,诱导新生鼠NEC发生)、实验干预组(NEC+IO组,诱导NEC同时于生后第6天进行类器官干预),每组5只小鼠。生后第9天收集各组新生小鼠末端回肠组织,分析比较各组小鼠肠道损伤程度,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干细胞活性、肠上皮细胞增殖能力变化并进一步比较各组Wnt/β-catenin通路活性。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ANOVA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后进一步两两比较使用LSD检验;计数资料多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生存分析采用Log-rank(Mantel-cox)检验。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NEC组小鼠累积存活率显著降低(NEC组比control组:100.00%比42.42%,P<0.001),肠道组织病理评分[NEC组比control组:3(2.5~3)比0(0~0.5),P<0.01]与IL-6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control组:(4.52±0.82)比(1.01±0.23),P<0.001]均明显升高,而Lgr5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control组:(0.02±0.01)比(1.03±0.40),P<0.001]、Ki-67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control组:(0.18±0.06)比(1.00±0.15),P<0.001]显著下降,单个隐窝内Ki-67+细胞个数[NEC组比control组:(3.17±2.04)比(9.17±1.47),P<0.001]明显减少,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control组:(0.01±0.01)比(1.23±0.42),P<0.05]及β-catenin蛋白活化水平(即非磷酸化β-catenin)[NEC组比control组:(0.14±0.04)比(0.92±0.41),P<0.001]明显降低。而相较于NEC组,NEC+IO组小鼠累积存活率显著提高(NEC组比NEC+IO组:42.42%比69.84%,P<0.001),NEC病理评分[NEC组比NEC+IO组:3(2.5~3)比0(0~1.5),P<0.05]与IL-6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NEC+IO组:(4.52±0.82)比(1.04±0.18),P<0.001]均显著降低,Ki-67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NEC+IO组:(0.18±0.06)比(0.37±0.10),P<0.05]升高,单个隐窝内Ki-67+细胞个数明显增加[NEC组比NEC+IO组:(3.17±2.04)比(12.67±1.51),P<0.001]。此外,肠道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NEC组比NEC+IO组:(0.01±0.01)比(2.44±1.19),P<0.001]及β-catenin蛋白活化水平[NEC组比NEC+IO组:(0.14±0.04)比(0.54±0.25),P<0.05]均升高。结论外源性IO可以缓解NEC肠道损伤,抑制肠道炎症反应,提高肠道内细胞增殖水平,改善肠道干细胞活性,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介导了上述IO干预作用。

  • 标签: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新生小鼠 小肠类器官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外科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3年1月外科处理的2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的资料.结果全部病例治愈18人,死亡6人,治愈率75%.结论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外科治疗 手术指征 手术方法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坏死性小肠肠炎是指小儿在肠道中患有严重的疾病,在临床中以腹胀、呕吐、便血现象为主。在病理中可以详细观察到小儿小肠和结肠发生坏死与病变的现象,甚至出现肠壁囊样积气或者出现肠穿孔等病变。针对小儿坏死性小肠肠炎的诊断中可以根据病情进行治疗,缓解因坏死性小肠肠炎对小儿生命造成威胁,对小儿坏死性小肠肠炎有更好的研究。

  • 标签: 小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闭锁术后发生坏死性小肠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择2013年8月至2020年6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因肠闭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肠闭锁术后是否发生NEC分为NEC组和非NEC组,比较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和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闭锁术后发生NEC的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肠闭锁术后患儿96例,NEC组13例(13.5%),非NEC组83例(86.5%)。与非NEC组相比,NEC组患儿初诊日龄晚[4.0(1.5,6.0)d比1.4(0,2.0)d]、手术日龄晚[4.8(2.0,7.0)d比3.1(1.0,4.0)d]、复杂型肠闭锁[76.9%(10/13)比44.6%(37/83)]及术后48 h内输血[46.2%(6/13)比13.3%(11/83)]比例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初诊日龄晚(OR=3.346,95%CI 1.493~7.500,P=0.003)、复杂型肠闭锁(OR=9.052,95%CI 1.119~73.209,P=0.039)及术后48 h内输血(OR=6.835,95%CI 1.399~33.380,P=0.018)是术后NEC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上肠闭锁诊断延迟、复杂型肠闭锁及术后48 h内输血的患儿,应警惕术后NEC的发生。

  • 标签: 小肠结肠炎,坏死性 肠闭锁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肠炎的护理.方法对66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小肠肠炎病例分析,全组病例经补液、抗炎、纠酸禁食胃肠减压和来回清洁灌肠及扩肛指导等处理,全部治愈,平均住院时间7-10天。结论加强对症治疗与细心的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十分重要的支持作用。

  • 标签: 先天性巨结肠 小肠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中对NEC(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行以护理所具备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68例小肠肠炎患儿临床资料,随机就患儿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研究组行以优质护理方法,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方法,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护理效果(94.12%)高于对照组(73.53%),经计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护理效果,临床应用意义显著。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起病初期,通过认真细致的观察临床表现,并采取合理的有效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病情恶化,降低手术机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的临床特征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方法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早产、低体重儿多见,且胎龄越小、体重越低,发病率越高,病情越重。早期症状体征以胃潴留、腹胀、呕吐咖啡色液及血便为主。观察不仔细,诊断过迟,喂养不当,加奶过快是,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结论细心的护理观察,合理喂养,避免加奶过快对,早期诊断、预防、早干预对转归有重要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小肠 结肠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放射性小肠并肠梗阻21例,着眼探讨该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2009年9年来收治直肠癌、宫颈癌等放疗后肠梗阻共2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治愈20例,其中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死亡1例。结论早期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措施。

  • 标签: 放射性小肠炎 肠梗阻 手术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NEC)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提早预防和诊断,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病死率和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儿治愈率。方法对36例坏死性小肠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6例患儿中,治愈32例,治愈率88.9%,平均住院15±0.9天,自动出院1例,肠穿孔转外科手术治疗2例,1例死亡。结论加强科学有效、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提高坏死性小肠肠炎患儿的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探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的护理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34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儿均达到较满意疗效,腹胀、呕吐、腹泻、便血症状均消失或缓解,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为94.1%(32/34)。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肠炎的临床治疗效果,保证患儿的生命安全,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