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治疗卒中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至2015年收治的246例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分为3组,第一组运用康复治疗;第二组传统针刺联合康复治疗;第三组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联合康复治疗。各组每日1次,6日一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评价患者的平衡功能(BBS量表)和步行功能(FAC分级),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尤以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治疗组疗效最佳,与其余两组疗效比较χ2>3.84,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天柱傍针刺结合平衡区电针治疗较普通康复治疗或是传统针刺治疗对卒中患者恢复期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疗效更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天柱傍针刺 平衡区电针 脑卒中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 简介:目的测试正常人各年龄段之姿势图,并比较正常人与眩晕者姿势图的各参数。方法采用日本Anima公司G5500型静态平衡仪对164名正常人及167名眩晕病人进行重心动摇测试。受试者直立于平衡台上,足底中心与平台之基准点一致,睁闭眼各测60S,计算机绘制人体重心移动的图形,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轨迹长度、XY轴偏离基准点的距离;重心摇动波谱的谱质量分析。结果(1)睁闭眼立于平台60S的各参数中,以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及轨迹长度的变量能最精确地代表平衡功能.20~49岁正常人较20岁以下、50岁以上者重心移动的外周面积小、轨迹短,有统计学差异;(2)正常人重心在矢状面(Y轴)位移,大于冠状面(X轴)位移,且有统计学差异;(3)重心动摇的频谱分析,正常人与病人谱质量集中于0.2~1.9Hz的中频段,约占54~62%;其次是0.02~0.19Hz的低频约占24~30%;2~10Hz的高频段只点12~16%;(4)正常人睁闭眼轨迹长度比值均在1.32以下,末梢与中枢眩晕病人之比值分别为1.49及1.5,与正常人有统计学差异,说明眩晕者维持平衡更多依赖于视觉代偿。结论姿势图测定是无创性、定量检查方法,可以判断前庭功能状态,是继眼震电图以后,了解前庭系统功能的另一途径。

  • 标签: 前庭 姿势图检查法 晃动轨迹
  • 简介:摘要:建筑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和工程领域,其成功取决于如何平衡建筑美学与功能性。本文探讨了建筑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强调了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功能性与可持续性以及建筑功能性与用户体验之间的紧密关系。我们阐述了建筑美学与功能性的平衡原则,强调了整合建筑美学和功能性的重要性,并通过成功案例的分析来说明如何实现这一平衡。然后,我们探讨了建筑美学与功能性可能产生的冲突与挑战,包括美学取舍与预算限制、美学冲突与实际使用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最后,我们提出了协同设计的方法,包括多学科团队合作、用户参与与反馈以及环保和可持续性因素的整合,以实现建筑美学与功能性的协同设计。本论文旨在强调建筑美学与功能性之间的平衡对于创造出令人满意的建筑作品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来实现这一平衡

  • 标签: 建筑美学 功能性 平衡 协同设计 用户体验 可持续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衡针灸在肩周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14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7例进行平衡针灸治疗同时进行自主肩关节功能锻炼,对照组57例进行传统针灸及推拿治疗。结果平衡针灸配合自主功能锻炼疗效显著,并且患者治疗时痛苦较轻。结论平衡针灸配合肩关节自主功能锻炼疗效可靠,操作简便,患者乐于接受,适合基层推广及开展。

  • 标签: 平衡针灸 自主功能锻炼 肩痛穴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建筑外立面设计旨在实现美学与功能的完美平衡,是现代建筑中至关重要的要素之一。本文探讨了建筑外立面设计的重要性与背景,美学因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功能性因素的考虑。同时,提出了协调与整合美学与功能需求、采用灵活的设计解决方案以及关注未来发展趋势的策略,以实现外立面设计的美学与功能的协同优化。建筑外立面设计的成功平衡不仅能够提升建筑的视觉吸引力,还能满足功能性需求,包括保温、采光、安全等方面,为现代建筑注入了更多的智能化和可持续性元素。这一平衡不仅为建筑师提供了更多创作的可能性,也为人们创造了更舒适、美观和环保的建筑环境。

  • 标签: 建筑外立面 设计 美学研究 功能平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平衡训练联合八段锦对老年人平衡功能、下肢功能及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脑卒中治疗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及联合组。指导常规组患者进行八段锦训练,对联合组患者在指导其进行八段锦训练的同时,对其进行强化平衡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平衡功能、下肢功能及跌倒风险。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BA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两组患者BBA总分均有显著提高,且联合组患者BBA总分显著高于常规组,且各维度也显著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FMA-L评分及MF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干预后,联合组患者FMA-L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MF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尤其是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强化平衡训练联合八段锦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其平衡功能及下肢功能,同时,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跌倒风险,对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及健康安全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强化平衡训练 八段锦 脑卒中 平衡功能 下肢功能 跌倒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凝视稳定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和排除标准的脑卒中患者4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凝视稳定训练,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训练5 d,连续训练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评估2组患者的静态站立时双足压力中心(COP)压强占比和包络椭圆面积、动态下双足COP前、后偏移速度(AP-COPV)、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动态平衡功能[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特定活动中保持平衡的自信程度[特定活动平衡信心量表(ABC)]。结果治疗后,试验组闭眼时的双足包络椭圆面积[(73.21±72.40)mm2]、睁眼患足压强占比[(60.28±17.86)%]、闭眼患足压强占比[(55.04±13.77)%]、健足AP-COPV[(12.03±6.83)cm/s]、患足AP-COPV[(11.82±5.46)cm/s]、BBS评分[(49.95±4.70)分]、TUGT[(21.63±11.14)s]、ABC[(68.38±12.85)%]均显著优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视稳定训练不仅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患侧支撑和重心转移能力,还可增强其平衡信心,降低跌倒风险。

  • 标签: 凝视稳定训练 前庭康复 脑卒中 平衡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SET(SlingExerciseTherapy,悬吊训练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阶段为2016年1月~2018年1月,共纳入研究对象148例,均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联合SET,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BBS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BB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FMA评分、BBS评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患者Ba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显著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SET可改善平衡功能,提高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SET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平衡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了解立位平衡功能测试在疲劳评估中的应用.方法以“Balance,Balancefunction,Posturalcontrol”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以“平衡功能,姿势控制,疲劳评估”为检索词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献,经过整理筛选,将与平衡功能和疲劳评估相关的文献作为评价标准,最终纳入40篇进行综述.结果立位平衡功能测试方法分为静态立位平衡测试和动态立位平衡测试2种,以傅里叶频率转换的频域参数和重心摇摆时域参数作为指标,在脑力疲劳模型和任务负荷模型中该方法取得了有效的实验数据.结论立位平衡功能测试作为疲劳评估的客观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对疲劳较为敏感性、非侵入性等优点.

  • 标签: 立位平衡 姿势控制 疲劳评估 睡眠剥夺 任务负荷
  • 简介:法国违宪审查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起到缓和政治冲突、协调国家权力、保障宪法秩序的政治平衡功能。这一功能具体表现在平衡议会权力与行政权力、议会中多数人意志与少数派意见、中央政府权力与地方政府权力以及国家利益与欧盟利益之间的关系等四个方面。我们对于违宪审查制度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控制国家权力、保护公民权利方面,同时也应当重视其在调整权力之间关系方面的作用。

  • 标签: 违宪审查 法国宪法委员会 政治平衡 权力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悬吊训练对痉挛型脑瘫患儿平衡功能及粗大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痉挛性脑瘫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0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悬吊训练(训练频率为每周6次,每次30 min,持续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采用GMFM分级量表(GMFM-88)、Berg平衡量表(BBS)、10米步行速度(10MWT)分别评估2组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和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GMFM-D评分、GMFM-E评分、BBS评分和10MWT分别为(33.38±6.32)分、(40.25±7.66)分、(32.35±4.43)分和(14.03±2.89)m/min,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康复训练联合悬吊训练不仅可以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平衡功能和粗大运动功能,还可提高其步行能力。

  • 标签: 悬吊训练 痉挛型脑瘫 运动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八段锦结合平衡垫训练对改善老年帕金森患者平衡能力和运动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帕金森患者120例,依据锻炼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2个病区),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平衡垫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平衡垫训练的基础上使用八段锦锻炼,持续锻炼2个月,使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分表、6 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Berg平衡量表(BBS)评估其下肢运动能力恢复情况和躯体平衡控制的变化;于训练前、训练2个月后采用帕金森综合评分量表(UPDRS)对患者的运动能力受损情况进行评估。结果训练前2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BBS评分、6mWD、UPD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BBS评分为(45.5 ± 4.0)分、Fugl-Meyer评分为(25.5 ± 3.2)分、6mWD为(362.2 ± 44.9)m,对照组依次为(42.3 ± 3.8)分、(22.7 ± 3.6)分、(337.3 ± 51.0)m,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93、4.503、2.839,P<0.05)。训练2个月后观察组UPDRSⅡ、Ⅲ评分分别为(11.8 ± 3.0)、(15.8 ± 1.9)分,对照组分别为(14.7 ± 2.6)、(17.2 ± 1.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8、4.595,P<0.05)。观察组患者跌倒率为16.67%(10/60)、无骨折病例,对照组依次为41.67%(25/60)、6.67%(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76、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5)。结论八段锦结合平衡垫训练能够改善老年帕金森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其步态,提升躯体平衡控制力,改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帕金森病 八段锦 平衡垫 平衡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设计编排了改善中老年人平衡功能的运动方案,观察方案对受试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招募55-70岁的中老年受试者50名,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实施平衡训练8周,对照组保持原生活习惯不变。干预前后所有受试者接受平衡功能测试。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动态平衡能力和静态平衡能力显著提高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本研究针对平衡功能编创的锻炼方案适合中老年人使用,8周运动干预有效改善了中老年人的平衡功能

  • 标签: 平衡功能 中老年人 锻炼方案
  • 简介:目的:对踝关节不稳人群进行不同方式的平衡训练,以提高踝关节平衡控制能力及稳定性,减少踝关节损伤的发生几率;比较不同平衡训练方法对改善踝关节稳定性的实用性及优劣性。方法:进行为期3周的BiodexBalanceSystem仪器及Bosu平衡球训练,测试踝关节稳定性。结果及结论:结果显示,BiodexBalanceSystem仪器和Bosu平衡球都能显著提高个体踝关节稳定性及方向控制能力;BiodexBalanceSystem仪对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更为明显。

  • 标签: 踝关节稳定性 平衡训练 Biodex平衡仪 Bosu平衡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