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剖析影响住院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的有关要素;方法: 选择机抽取 201 7 年 1 月至 201 7 年 6 月在我院 神经 内科 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中 30 例进行观察对比,观察其护理干预效果。采用 2 组对比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程序进行护理 。结果:住院脑卒中患者的家庭功能得分为 5.80±3.63 分,与住院别的患者 8.60±1.74 分比照不同有统计学含义 (P < O.0l) 。家庭功能严重阻碍者 9 例,占 28.3% ;家庭功能中度阻碍者 7 例,占 21.7% ;家庭功能良好者 14 例,占 50% 。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介入康复护理 能够提高 脑卒中患者 的康复能力,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脑卒中 早期介入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原性膀胱患者康复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05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32例脊髓损伤而致的神经原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以无菌技术原则留置导尿,实验组给予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护理措施。结果实验组患者心情轻松,生活质量提高,最终有5位患者自律性膀胱功能逐渐恢复,16位尿常规正常。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是实施神经原性膀胱康复计划的重要环节,也是决定患者康复成功与否的关键。早期介入膀胱功能训练与间歇导尿相结合的方法在神经原性胱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原性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间歇导尿 康复护理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21年8月-2023年8月间住院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脏介入治疗。将两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另一组给予心脏康复治疗。并对两组间有关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前后,实验组 SAS和 SDS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此外,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 P<0.05。结论:对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肌梗死病人进行心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地缓解病人的消极情绪,从而提高病人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心脏康复护理 心脏介入手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冠心病介入术后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3.-2019.7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性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 结果:治疗组的病人身体健康情况对比对照组的情况,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早期脑卒中患者使用康复护理的目的以及实践情况。方法:选取脑卒中患者共80例,分为两组:实验A组和实验B组。实验A组采取常规护理,病例40人;实验B组使用康复护理模式,病例40人。两组比较患者的生活品质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B组在社会功能、情绪功能、家庭功能、运动功能均高于实验A组的评分。实验A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态度、专业度、细心度、病房管理、沟通满意度评分低于实验B组。结论:康复护理使脑卒中患者的生活品质得到提高,对患者的康复也有帮助,值得推崇。

  • 标签: 早期脑卒中 康复护理 目的 实践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患者介入术后康复锻炼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康复效果以及肢体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照组相比之下较好P<0.05。结论:对于脑梗患者介入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后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评分,加快肢体康复,值得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梗患者介入术 康复锻炼
  • 作者: 黄怡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6-06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2023年第9期
  • 机构:赣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江西赣州341000
  • 简介:目的:探究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于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进行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护理的160例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8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脏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的心肺功能各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出量、峰氧耗量、呼吸频率、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心脏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帮助患者更好康复

  • 标签: 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冠心病患者,并将其均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心脏康复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经过相同护理时间后,结合具体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测量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测量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较好,应当广泛开展。

  • 标签: 冠心病 康复护理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冠心病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纳入2020年5月1日开展的护理研究中,研究闭环时间为2022年5月1日。在对所选患者治疗后,主要以心脏康复护理为主要护理方法,按照实验开展的要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脏康复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研究组完成数据统计后发现,本组各项指标与参照组护理后的数据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对其生活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取 2018年 8月 -2019年 9月我院冠心病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 n=47)和观察组( 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心脏功能指标、健康状况调查表( SF-36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显著,并且观察组的 SF-36评分和 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进行心脏康复护理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和生活质量,值得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一定数量样本展开分组对比实验以验证手外伤术后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与护理工作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之间接诊治疗的手外伤手术患者4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24名患者,对于其中的24例患者仅进行了临床中的早期介入康复客户,而另外24名患者则接受了术后3--6个月的中期康复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手外伤术后治疗的具体疗效。结果:在治疗前后,48名患者的治疗疗效有了明显的差异,治疗后的效果明显由于治疗前,从组间的对比情况来看,采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组的患者在各方面指标的变现更为良好。结论:对于手外伤术后患者来说,采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与护理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以后的治疗与护理工作中可以将该早期护理方式推广使用。

  • 标签: 手外伤 术后 早期护理 早期介入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康复护理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2年9月我院冠心病患者中的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4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心脏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两种不同护理方式下心脏功能指标、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脏功能指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优势显著,并且观察组的SF-36评分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冠心病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渐进式康复护理对神经介入治疗后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神经介入治疗后仍存在功能障碍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渐进式康复护理,对两组患者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前的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等自护能力各维度得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较对照组15.00%低(P<0.05)。结论:渐进式康复护理可促进神经介入治疗后功能康复,提高自护能力,也能减少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神经介入治疗 康复情况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介入治疗冠心病后采用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纳入2020年5月1日开展的护理研究中,研究闭环时间为2022年5月1日。在对所选患者治疗后,主要以心脏康复护理为主要护理方法,按照实验开展的要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采用常规护理和心脏康复两种干预手段,分别作用于参照组和研究组。结果: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指标进行检测,研究组完成数据统计后发现,本组各项指标与参照组护理后的数据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在治疗后应用心脏康复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心肺功能,对其生活质量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
  • 作者: 王景谊 2. 秦淑新 内蒙古民族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内蒙古林业总医院) 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 022150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医师在线》 2020年第18期
  • 机构:摘 要:目的研究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 100 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均由天津市人民医院在 2019 年 1-10 月期间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 5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心脏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康复组健康行为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心脏康复护理干预的运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的自护能力,规范了患者的健康行为,可以作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首选护理方案进行临床推广与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ofdailyliving,ADL)的影响。方法对69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体活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以及激励式心理护理,1个月后采用Brunnstrom评价方法。结果患肢肌力及ADL能力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对偏瘫患者提高ADL能力有重要意义,从而最终回归社会。

  • 标签: 偏瘫 康复 护理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