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4 个结果
  • 简介:张琴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是《解放军将领传》里认定的唯一红军女将领。她自1924年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以后,在党的旗帜下奋斗一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她积极从事工人运动,留学苏联。回国后,投身上海地下斗争,参加党的武装斗争,先后参与鄂豫皖苏区的巩固发展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以及艰苦卓绝的长征。红军会师陕北后,她征尘未洗,立即加入西路军征战。经党营救回到延安后,她积极从事党的教育事业和妇女工作,直至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她从党的军事战线成功转型到经济战线,为了提高我国纺织工业水平,解决人民群众穿衣问题,她呕心沥血、千方百计地抓生产、抓科研,她还不辞辛苦,经常奔波祖国各地棉区和企业车间,搞调研,促发展。正如她去世前对她的入团介绍人之一、1922年杭州第一个中共小组组长徐梅坤老人所说:'自从1924年,你和之华(即瞿秋白夫人杨之华)介绍我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时起,我就下定决心,把我的一切都献给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今年是张琴秋同志逝世50周年,为了纪念我党历史上这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屈不挠、终生奋斗的优秀典范,我刊从第6期起长篇连载张琴秋的人生故事,以飨读者。

  • 标签: 共和国部长 女将领到 张琴秋红军
  • 简介:第四篇参创川陕赴长征1932年12月11日,红四方面军开进陕西南部的城固县上元观地区,继而又占领西乡县以南的钟家沟地区,终于摆脱了敌军的围追堵截,赢得了艰苦转战两个多月来的一次喘息机会。其时,总部曾想在这一带建立根据地,但一打听,发现这里土匪横行.

  • 标签: 张琴秋 红四方面军 张国焘
  • 简介:什么叫党性与血性?对共产党员来说,党性就是党员的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战斗性。党性必须依靠血性来支撑和捍卫。以血性支撑的党性,是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来源,如果没有血性支撑,组织性、纪律性、原则性、战斗性就成了一纸空文。

  • 标签: 党性 开国将领 张国华 情怀 海洋 共产党员
  • 简介:第三篇鄂豫皖区当红军1931年4月,沈泽民、张琴秋夫妇受党中央派遣,奔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工作。从这时起,张琴秋从党的地下斗争转入武装斗争。沈泽民、张琴秋夫妇之所以会被派去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源自中共中央六届四中全会之后的形势。上年(1930年)9月,党中央召开了六届三中全会,纠正李立三'左'倾错误领导,停止冒险主义的'总暴动'和'打武汉'的计划。

  • 标签: 张琴秋 瞿秋白 沈泽民 鄂豫皖苏区 红四军 鄂豫皖边区
  • 简介:第二篇留学苏联1925年10月的一天,上海黄浦江码头。不时有许多年轻人提着行李往这里赶,不约而同地登上一艘3000吨级的苏联籍货船。他们之中就有张琴秋。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怀着新鲜又兴奋的心情登船。原来她和这些年轻人,都是要去遥远的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又名孙逸仙大学)留学。

  • 标签: 莫斯科中山大学 张琴秋 沈泽民 劳动大学
  • 简介:第五篇西路军败回延安1936年10月8日和18日,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胜利会师。那几天搞大联欢,到处飘荡着《三大主力会师歌》的歌声:万余里长征,经历八省险阻于山河。铁的毅力,血的牺牲,换来伟大的汇合。……张琴秋是多么兴奋啊.她说啊,唱啊,谈啊,跳啊,全然不顾已怀孕的身子。她以为,这下部队可以略为好好休整一段时间了,自己也可以休养经历了一年零七个月长征后极度疲惫的身心。这一年她32岁。

  • 标签: 张琴秋 邓颖超 苏井观 西路军军政委员会 陈昌浩 红四方面军
  • 简介:第六篇开国转型当部长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张琴秋光荣地作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派出的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这一天,当她受到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的握手问好时,当她听到天安门广场上成千上万群众发出的热烈欢呼时.

  • 标签: 张琴秋 沈泽民 纺织工业部 棉纺织 共和国 苏井观
  • 简介:2008年9月1日是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去世60周年的日子。冯玉祥在其自题诗《我》中写道:“我,冯玉祥,平民生,平民活;不讲关,不求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奋斗不已,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这正是冯玉祥朴实而又光辉一生的写照。

  • 标签: 爱国将领 冯玉祥 《我》
  • 简介:大雁高飞头雁领辽军的兵是响当当的。辽军的将领更棒。“辽旋风”的背后,不只是马俊仁一个人,而是一大批脚踏实地、勇于创新的教练员。这是一个整体。是辽宁体育成为“大哥大”的基石,是辽宁运动水平攀上高峰的肩膀……本文记述的,只是辽宁教练队伍中的几个代表。

  • 标签: 马俊 肖建华 运会 甲级联赛 八一队 知人
  • 简介:陈明仁,字子良,湖南醴陵县东一区人。自1924年抱着一腔爱国热忱,投笔从戎,参加国共合办的黄埔军校。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屡建奇功,深得蒋介石的赏识,但因秉性耿直,不善奉迎,并曾当面顶撞蒋介石,所以多次受贬。他围剿过工农红军,在东北四平曾与解放军血战四十多个昼夜;但在解放战争后期,他又出于爱国的良知,冒着生命危险,率领国民党第一兵团等十万大军,在长沙与程潜将军通电起义,宣布长沙和平解放。他曾是国民党的陆军中将,后来又是共产党的上将。他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又是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党政军主要领导人充分肯定爱国将领

  • 标签: 陈明仁 国民党军 兵团司令 醴陵县 屡建奇功 湖南军区
  • 简介:潘文治(1882—1949),出生于广州天河东圃珠村——昔日番禺鹿步司朱紫乡。毕业于广东水师学堂,留学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先后出任豫章、楚豫、永翔、福安、永丰等舰舰长.大元帅大本营咨议,代理海军局局长,兼财政部缉私卫商管理委员会委员和虎门要塞司令等,为海军中将。

  • 标签: 海军将领 文治 河东 中将 元帅 爱国
  • 简介:2015年8月24日,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民政部发出公告,公布了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国民革命军陆军暂编第8师1团团长刘世焱榜上有名,被誉为著名抗日英烈。刘世焱,字耿光,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出生于始兴县顿岗高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刘世焱父亲是一位农民,靠着勤劳肯干,省吃俭用,

  • 标签: 始兴县 农民家庭 英雄群体 光绪二十五年 留村 蒋光鼐
  • 简介:新中国60年的历史告诉人们:阅兵式,常常是一道沉思的风景。它萦系着上下千年的悠悠往事,记载着无尽无言的沧桑。凡遇国庆大典,阅兵式总是典礼中声势最大的一项活动。在这项极其隆重的军事仪式中,尽显出一个军队的军威、一个国家的国威和一个民族的浩然正气。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十几次国庆阅兵,印下了我军发展壮大和共和国成长的每一步足迹。

  • 标签: 毛泽东 阅兵式 新中国 周恩来 天安门广场 华北军区
  • 简介:冯玉祥(1882-1948),字焕章,原名叫基善,既是一位著名的杰出民主人士,又是一位实不多见的传奇式的爱国将领.他的身世、经历、思想、性格和作风都充满浓厚的传奇色彩,并誉满海内外.

  • 标签: 冯玉祥 军事人物 中国 生平介绍
  • 简介:在我军历史上,有一位为创建红六军、红四军、红二十五军,为开拓洪湖、鄂豫皖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立下过不朽功勋的杰出将领,他──就是旷继勋。旷继勋,号集成,1895年6月16日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城一个贫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旷继勋只读过几年私塾,在他15岁时,辛亥革命的浪潮席卷到了贵州,旷继勋受其影响,进入四川参加了当时反对清政府的保路同志军。1912年旷继勋又投入到川军赖心辉部当兵,由于他多谋善断、作战勇敢,1920年升任连长,1923年升任营长,后又提为团长。那时因为“五四运动”的影响,在部队里常有人讲“三民主义”、“社会主义”,但能接受共产党党刊《向导》观点的却只有他一人。在他与同僚和好友的议论中

  • 标签: 鄂豫皖根据地 红四军 工农红军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将领 川陕革命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