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弹劾规则是美国证据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主要作用是为了揭示证人是否可靠和证言是否客观准确。弹劾证据主要包括诚实品格证据、先前不一致陈述、偏见、感官或精神缺陷和具体矛盾。各种类型的弹劾证据有着各自的性质和特点,因而有不同的规则对相应的弹劾证据加以规制。解决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证言可信性的审查、证人发生严重分离和系统的证人证言可信性审查规则等缺失的问题,对该规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弹劾规则 弹劾证据 证言可信性
  • 简介:<正>弹劾,指对官吏违法失职行为的检举、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从历史上考察,弹劾最早出现于雅典的克里斯悌尼时期,当时曾设立贝壳弹劾制。即每年春季召集一次非常的公民大会,用口头表决是否有危害公民自由的人,是否要举行贝壳弹劾。如有必要,便再召集第二次公民大会,每个公民在牡蛎壳上写下他认为危害公民自由的人的名字。得票最多的人,便被放逐国外十年,期满后,可返回雅典,复得公民权和财产。当时雅典依这样的贝壳弹劾制,解决了不少政治上的纷争。

  • 标签: 弹劾制 公民自由 公民大会 法律责任 雅典 失职行为
  • 简介:为了让特朗普被弹劾罢免,美国著名情色杂志《皮条客》的创始人——拉里·弗林特(LarryFlynt)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刊登了一则悬赏广告,鼓励爆料者提供有关特朗普“通俄门”证据等的线索,悬赏金额则高达1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6589万元)。

  • 标签: 悬赏广告 美国 弹劾 《华盛顿邮报》 总统 特朗普
  • 简介:弹劾与罢免是两个十分重要的宪法制度,这两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进步,在现代民主法治社会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各国宪法对弹劾与罢免问题均有不同程度的涉及和规定,并且对这两种制度各有选择和侧重。文章以美国与中国两国的弹劾与罢免制度为例,从权力的来源与性质、权力的发展、设置、配置等方面,分别对弹劾与罢免两个制度进行梳理,以期能探究出弹劾权与罢免权设置和配置背后的内涵。

  • 标签: 弹劾 弹劾权 罢免 罢免权 立法机关 权力制衡
  • 简介:法官只在枉法裁判时才应受弹劾,这一标准符合我们的直觉思维.但法律的或然性以及法官内在思维过程的难以把握性,决定了这一标准常常是不切实际的.此标准只能在极有限的范围内保留使用.应该主要采用的是"公信力"标准.公信力是法官之为法官的必要条件.如果法官因其各种关联行为、非关联行为而丧失公信力,那么他就应该被弹勤去职.此一标准具有较强的实施便捷性,并对法官的违法行为有由表及里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法官 弹劾 标准
  • 简介:一最后一位逃离大陆的国民党大员1950年3月27日凌晨,西南小城西昌,一架运输机向海南岛飞去。机上载着国民党政府最后一位逃离中国大陆的大员──西南军政长官公署代长官胡宗南上将,以及他的同僚与部属贺国光(西康省政府主席)、赵龙文(胡的秘书长)等10人。胡宗南被失败的阴云笼罩着,他惨淡经营20余年的庞大军事集团彻底覆灭了,他的“西北王”、“西南王”的美梦也随着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的失败而完全破灭。胡宗南,原名琴斋,1896年出生于浙江镇海,1924年初进人黄埔军校一期学习,凭着蒋介石的同乡、学生、部下的资格,凭着他对蒋介石的绝对忠诚与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才能,越来越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与赏识。19

  • 标签: 蒋介石 监察委员 监察院 江一平 “立法委员” 南京国民政府
  • 简介:狄仁杰在武则天时任宰相,史称“唐室中兴,诤由狄公”。从政期间,狄仁杰始终秉承体恤民情、不畏权贵、清孟廉明的从政之道,后人称之为“唐室砥柱”。他是一位一身正气、执法不阿、断狱如神的政治家、监察官。

  • 标签: 狄仁杰 弹劾制度 古代 政治家 监察官 从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近代,创办于上海的《申报》,其出版时间之长、发行量之大、影响力之广泛,是同时期其他报纸难以企及的。1934年6月30日,该报刊登了一则当时国民政府监察院弹劾时任铁道部部长顾孟余的弹劾文:“(南京)监委刘侯武提劾铁道部长顾孟余,

  • 标签: 1934年 弹劾 风波 《申报》 出版时间 国民政府
  • 简介:著名作家二月河表示,在新的社会治理形势下,应该建立有效的弹劾制度。设立一个新型反腐举措的前提,必然是该项举措在具体生活中不存在。但我国的人大制度就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有权对政府、法院、检察院进行询问和质询。

  • 标签: 二月河 人大制度 特定问题 调查委员会 《华商报》 正因
  • 简介:2016年,韩国内政的最大热点无疑是朴槿惠总统的'闺蜜干政门'。2016年12月9日,韩国国会高票通过总统弹劾案,朴槿惠被停止总统职务。然而,'闺蜜干政'只是她一己的过失吗?作为一个总统制民主国家,韩国宪法赋予总统巨大的权力,可韩国总统为什么总管不好'身边人'?'亲信腐败'在韩国司空见惯韩国总统素有被家人、亲信'拉下水'的'传统'。大韩民国首任总统李承晚任期内的任人唯亲、贪污腐败,自不

  • 标签: 何总身边 弹劾朴槿惠 总统何总
  • 简介:我真的记不起那个环节了.我只能记得你跳水的姿势.真的。你别怪我。在这一点上我绝对不会说假话.当时水正在我的头顶上蔓延.强烈的求生欲望让我挣扎着一次一次浮出水面.那一刻我只是看见一个黑色的影子.那影子在我头顶的上方像鹰一样展开翅膀.接着便飞了起来。再后来我所感到的就是我挣扎.再挣扎,

  • 标签: 证据 挣扎 影子 假话
  • 简介:'各个分队注意:请按照我们此次行动的要求,听从指挥,注意安全。'接到指令后,我们两个女同志随着男同志一起前往一处赌博现场。我们的基本任务是照相、摄像以及固定证据,但如果发现有女性嫌疑人,就负责搜查证据。几分钟后,我们到了赌博现场。男同志先行,很快前面传来消息,说发现两名女性涉赌人员,需要我们帮忙搜查一下证据。因为这是赌博现场,突击检查最容易有所发现。但我们是后来进入的,这就给后面的女性涉赌人员有了一个缓冲的机会。当我和另一名女同事开始搜寻案

  • 标签:
  • 简介:作为一个女人,最恨的是丈夫有了“外遇”,“第三者”的插足使一个原本挺温馨的家庭顷刻间可能“土崩瓦解”。吴娟原来只是听说过这类事,报刊上也有不少这类的报道,想不到这下轮到了自己头上。

  • 标签: 婚姻 家庭生活 “第三者” 出租车抢劫案 证据
  • 简介:确切地讲,是一条至关重要的短信把文浩从茅乱的睡梦中惊醒的,尽管短信铃声在寂静中骤然响起时文浩并不晓得它重要还是不重要。文浩如释重负地从光怪陆离的噩梦中醒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奇怪的是文浩虽然被短信铃声吵醒,但他醒来的第一件事却不是伸手够到手机查看短信内容,而是一动不动,任由脑海里不合时宜地跳动着瘦弱伶仃的两个字:离婚。

  • 标签: 短信内容 证据 不合时宜 铃声
  • 作者: 郭天武
  • 学科: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学术研究》 2012年第12期
  • 机构:摘要:通过对时下新兴的取证方式“陷阱取证”的研究发现:“机会提供型”的陷阱取证是合法的,其所收集的证据同时也具有证据能力;而“恶意诱发型”的陷阱取证是违法的,其所收集的证据既违背了法律的禁止性规定,又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必须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排除。具体实践操作中,排除言词证据,保留实物证据;排除直接证据,区别排除间接证据;排除本案证据,不排除他案证据;绝对排除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利的证据,相对排除轻微违法的证据。当行为人的权益受到他人违法侵害,穷尽其它手段而不能,只能使用陷阱取证时,必须要遵守关于陷阱取证的基本原则。此时,法律可赋予原告立案预备登记权,相应地,也要赋予被告在诉讼中对非法陷阱取证的异议权。要解决由陷阱取证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法院、检察院、当事人、公证机关、企业的共同努力。
  • 简介:证据能力是证据从材料到定案根据的基础。学界长期关注行政证据向刑事证据的转化,因证据能力的有无展开论证。2012年《刑事诉讼法》对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证据能力的规范,部分吸收了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同时配套规定非法证据排除是衡量行政证据转化为刑事证据证据能力有无的重要标尺。

  • 标签: 证据能力 行政证据 刑事证据 移交
  • 简介:与数字证据相关的概念很多,但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存在一定差异,从提出概念的出发点、载体、表现形式、研究范围等角度分析数字证据、电子证据、科学证据、电子记录等概念的差异,并进一步提出对数字证据进行专门研究的科学性和必要性。

  • 标签: 数字证据 电子证据 科学证据 电子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