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佛教有较深体悟,他的释家类题材诗歌中或记寺庙游览经历,或叙参禅访道体验,或赞佛题画。作品中借佛教时空思想阐发他对西学输入后新的世界图景的认识;借佛教无分别的观念,抒发平等、一如的理念;借佛教性相观念阐释对外物的体认。因师事季本,深受阳明心学影响,在佛学表述中明显带有心学烙印。

  • 标签: 徐渭 释家类诗歌 题材类别 佛理禅境 心学烙印
  • 简介:书法作品类型多样,风格各异。通过对思想形成、创作背景、创作环境及创作心态、创作方式的研究,分析导致其另类书法风格的原因。

  • 标签: 徐渭 书风 三教合一 刑具 平和
  • 简介:表现主义书风是中国书法史上浓妆艳抹的一笔,作为对台阁体书风的极度反叛,表现主义书家以极度张扬狂放的艺术表现形式,大胆突破传统、崇尚自由、强调自我,展现出态势雄浑,奇崛狂放的艺术境界。是晚明表现主义书风的代表人物,他的生平经历贯穿了表现主义书风形成的各个方面。

  • 标签: 晚明 表现主义 书法 徐渭 形成原因
  • 简介:城曲唐/王维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城曲》是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送别诗[1],一首因人们对其太过熟悉,以至于听不见其真妙之音的诗——它呈现的乃是汉语文化史上一次极为重要的别离,一次至今尚未真正结束、亦尚未被真正领会的别离。“城朝雨浥轻尘”,王维以一座今日早已声名不彰的城市名开端,邀我们与他一道进入体味这场注定要在中文世界里永恒的送别。王维邀别的地点乃是在今咸阳市东北的城,一座与泾水和渭水密切相关的小城。我提及此点,是因为普通的中文读者对“”一词的唯一文化记忆,可能就源自那个道德味儿十足的成语——“泾渭分明”,该成语可上溯至一个远古弃妇的幽怨之语“泾以浊,湜湜其沚”(《诗经·邶风·谷风》)[2],最终由杜甫的诗句“浊泾清渭何当分”(《秋雨叹》其二)[3]而定形,不过成语中的“泾水”与“渭水”因清浊品质的不同,虽“东流”至此处“汇聚”却仍然“分明”。换言之,二者的本质“汇聚”从未发生过,或者说二者的“汇聚”乃是为了更好认清自身,进而更能“彼此分明”。但本诗中的王维与友人元二,则因彼此心性气质的某种契合,虽“西别”于此处,却因肉身的“分离”而更加体验到二人惺惺相惜的精神之“汇聚”。无疑,对于相互契合的心灵,肉身的“分离”反倒会使他们体味到一种日渐浓郁生长的精神之“汇聚”。

  • 标签: 《渭城曲》 空间性 时间 送别诗 文化记忆 王维
  • 简介:摘要本文就管理线损发生的原因作了深入剖析,提出了若干降低和消除管理线损的方法,并通过生动的案例验证了办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 标签: 电力 管理线损
  • 简介:摘要跟着年代的前进和社会经济的展开,中国电力体系展开敏捷,电力工程数量越来越多,电力施工质量受到了全社会的重视。电力工程只要较好的施工质量,才可以将更为优异的效劳供给给大家,促使社会取得非常好的展开。那么就可以将工程管理运用到电力施工中,提升电力施工质量。文章剖析了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运用,期望可以供给一些有价值的参阅定见。

  • 标签: 电力施工 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立异
  • 简介:诗人,画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2011-2012年度),北京大学访问学者(2016—2017年度)。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29届高研班,参加诗刊社第22届“青春诗会”。获冰心散文奖、华文青年诗人奖、汉语诗歌双年奖、中国散文诗大奖等。著有诗集《鹅塘村纪事》、诗绘本《你我之间隔着一朵花》等5部。现居上海。

  • 标签: 青年诗人 中国散文诗 徐俊 首都师范大学 协会会员 中国作家
  • 简介:仲佳(1971-),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专家,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海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海南师范大学教学名师,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海南省文艺批评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老舍研究会理事、海南省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负责人(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标签: 海南师范大学 中青年骨干教师 重点研究基地 哲学社会科学 中国现代 海南省
  • 简介: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的一项利民工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水利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进行探讨。

  • 标签: 水利工程 施工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中国有位著名的侦探叫哥,他有超强的破案能力,有“现代狄仁杰”之称。一天,哥接到报案:“大侦探,今天早上地心维持地球转动的能量球被偷了。若不及时找回地球可能面临一场无法想象的大灾难,请您速速破案。”

  • 标签: 地球转动 破案 地心
  • 简介:钺,1983年生于青岛,2001年考入北京大学,2015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于北京某高校中文系任教。写作诗歌、小说、评论等,2008年获“未名诗歌奖”,2010年出版小说《牧夜手记》,2013年出版诗集《序曲》,2014年获《诗刊》“发现新锐奖”及《星星》“年度大学生诗人”奖。出版诗集《一月的使徒》,2016年出版诗集《序曲》(新版)。亦从事英文文学著作的中文翻译。

  • 标签: 选诗 北京大学 《序曲》 文学著作 2001年 高校中文系
  • 简介:半作风尘半已枯,晴丝雨絮两模糊。多情立马频相问,君是隋堤第几株?薄暮凭栏无力西风上小楼,天寒山色掩帘钩。谁期烟雨江湖梦,已作喧阗车马流。子夜银河浮泛月,丁年素志稻粱谋。不知冠剑红尘里,辜负诗书竞几秋。

  • 标签: 作品 徐鹏 中国 当代文学 诗歌 现代诗
  • 简介:自2007年2月17日(农历丙戌年除夕)朔方先生离世至今,已经10个年头,但先生的身影却时在脑海。特别是随着自己也从中年步入老年并退休离开讲台,暇时回想以往与先生相处并受教的情景,他的音容笑貌更是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一位教学认真、直言不讳的严师我是杭州大学附中1966年

  • 标签: 徐朔方先生 忆恩师 恩师徐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