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四例2岁半到12岁的女孩,均以泌尿道感染症状来院就医,经外阴部分泌物涂片检查,发现大量淋菌。给予青霉素240万u分四部肌注,加服丙磺舒1.5g,1次/日,3~7天为一疗程,经治疗后镜检转阴,症状缓解。淋病是通过性交传播,多见于青壮年,儿童少见。近年来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性病再度在我国蔓延,儿童发病率也有所增高,甚至危及到幼女,这可能是由于病人的阴道分泌物污染了被褥、衣服、毛巾、便盆、浴盆及游

  • 标签: 分泌物涂片 泌尿道感染 阴道分泌物 儿童发病率 丙磺舒 淋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 标签: 孕产妇 HIV 监测 母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加强我院传染的管理工作,贯彻执行《传染防治法》,杜绝传染漏报率的发生。方法统计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每天的传染漏报例数,按照PDCA环的方式,及时告知持续整改。结果经过有效的监管及持续改进,并根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我院传染漏报率为0。结论我院经PDCA环模式及LIS系统对传染管理是成功的,杜绝漏报、迟报现象,有效降低了传染漏报率发生。

  • 标签: 传染病 漏报率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全体传染医院职工HIV感染情况,探讨目前传染院一线工作者在对艾滋病人诊疗过程中的防护措施和一线工作人员的心理情况。方法是对全院605名职工进行HIV抗体检测,结果是全院HIV抗体阳性率为零。但对待体检后的检测结果,不同组的医务工作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波动。结论是采取严格的隔离和防护措施,能最大限度的降低HIV造成的职业性感染,应关注从事艾滋病一线工作的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湖北口岸出入境及相关人员中HIV感染的传播特点,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加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行为干预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蛋白印迹试验(WB)方法.对1988~2004年到湖北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出入境及相关人员实施HIV感染血清学检测.[结果]共检出HIV感染者27例,其中外籍人员10例;中国大陆人员11例,中国香港人员4例;中国台湾人员2例.感染以境外输入为主,且以不洁性行为为主要传播途径.HIV感染者中以20~39岁年龄组为高发年龄,占感染者总数的81.48%.性别以男性为主,共20例,占感染者总数的74.07%,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加强对口岸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监测力度,早期发现HIV感染者并给予行为干预和管理;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性健康教育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 标签: 感染者 HIV感染 艾滋病 传染病监测 口岸 体检
  • 简介:【摘要】急性传染是指发病突然及病症较重的传染疾病,蒙医将疾病纳入瘟热范畴,经蒙医多年的研究,针对疾病的预防也积累丰富经验,这使得近年来急性传染也得到了比较好的控制。本文简要概述急性传染的病机及疾病分期,且对蒙医预防进行简要阐述,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急性传染病 蒙医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