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恶性胶质,传统的治疗只能有限的改善患者的预后,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被称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4种治疗模式。它通过激发和补充机体的抗肿瘤免疫能力来杀灭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轻和长期记忆等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策略,已在黑色素、肾癌和大肠癌取得肯定的疗效。由于神经系统的特殊性,胶质的系统

  • 标签: 局部免疫治疗 恶性胶质瘤 脑胶质瘤 治疗模式 黑色素瘤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胶质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脑胶质瘤 miRNAs 转录因子 恶性进展
  • 简介:γ-羟丁酸钠(Camma-hydroxybutyrate,CHB)具有降低机体脂质过氧化物(LPO)、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药理机制,本研究以GHB联合放疗(Radiotherapy,RT)治疗恶性胶质,以期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将恶性胶质术后患者36例分为GHB联合RT组和常规放疗组前者于每次放疗前30min给予GHB200mg/m~2静脉滴注,常规放疗1.8~2gy/次,5次/周,处方剂量55~60Gy,后者除不使用GHB外其余同前者。随访观察肿瘤局部控制、生存和急性放射反应情况。Kaplan-Meier方法分析近期疗效、预期生存率结果:GHB+RT组1年、1.5年肿瘤局控率分别为62.20%、26.50%,对照组53.80%、13.80%GHB+RT组平均生存期为21.9±8.26个月,1年、2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80.0%、20.0%。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14.10±7.75个月,1年、2年预期生存率分别为66.67%、13.33%。GHB+RT组放疗后急性损伤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22.22%、16.67%,脑水肿、癫痫发生率分别为38.89%、22.22%;对照组急性损伤2级、3级发生率分别为33.33%、27.78%、脑水肿、癫痫66.67%、33.33%。结论:GHB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胶质有助于减少放射反应,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

  • 标签: Γ-羟丁酸钠 胶质瘤 放射治疗 放射增敏剂
  • 简介:胶质的局部缓释化疗是全新的治疗方法,国外已制成3.85%的BCNU缓释剂用于临床。目前BC-NU缓释剂间质内化疗的临床效果仍存在争议。多数临床研究表明恶性胶质植入BCNU缓释剂是安全的,至少在部分病人是有效的,但最近有人对这一方法的有效性提出了怀疑,并指出BCNU缓释剂可引起并发症。综合目前研究的证据,我们认为,应用BCNU缓释剂间质内化疗是治疗恶性胶质的一种有效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脑胶质瘤 缓释剂 间质内化疗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胶质患者术中施行光敏素光动力学疗法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应用光动力学疗法辅助手术治疗胶质27例患者。术前24h静脉滴注光敏素(2mg/kg),行肿瘤根治术或尽量切除肿瘤组织,并于术中行手术残腔内激光照射治疗(能量密度200J/cm^2)。结果27例患者随访6~18个月,影像学证实无生存15例,肿瘤复发7例,死亡5例。结论光动力学疗法是一种有效的胶质辅助治疗方法,有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光化学疗法 神经胶质瘤 光敏色素
  • 简介:恶性胶质是成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生存率低,易复发。治疗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等疗法的综合治疗。手术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明确病理诊断,减轻负荷。但体呈浸润性生长,具体边界并不清楚,术后几乎均复发,引进放射治疗后,杀灭或抑制术后残存肿瘤,延长了生存期。如今手术加放疗已成为标准的治疗方式。本文就放射治疗中存在争议的几个问题做了讨论,以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放射治疗 靶区 联合化疗
  • 简介:摘要胶质患者存在明显的生存差异,是一组难治性异质性疾病,即使是相同病理类型和级别的胶质,治疗效果也存在很大差异。术中辅助手段的发展,使手术切除胶质的程度和治疗效果都有明显提高;增敏剂的研发实现了与放化疗的结合,可以改善口服替莫唑胺的抗肿瘤效果;胶质的分子标志物及所涉及的信号通路如异柠檬酸脱氢酶-1突变、表皮细胞生长因子扩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高表达、Notch信号通路、miRNA等,这些标志物及信号通路参与了胶质的发生、发展,对胶质的增值、转移、侵袭等具有明显影响,是临床胶质潜在的分子治疗靶点;许多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案在胶质患者中积极进行,但还需考虑中枢神经系统独特的免疫微环境。本文就近几年胶质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脑肿瘤 神经胶质瘤 外科手术 信号通路 分子靶向治疗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 综述
  • 简介:胶质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手术不易全切,治疗效果较差。在全身肿瘤中,恶性胶质病死率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居第三位,5年生存率不足5%。目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胶质的治疗首先应选择手术治疗,术后结合放疗和化疗等综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恶性脑胶质瘤 诊疗进展 颅内肿瘤 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浸润性生长
  • 简介:摘要胶质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高侵袭、高浸润性、高复发率等特点,治疗后其预后差。临床工作中脑胶质的医治仍较困难,如何在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功能,防止术后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提高患者手术后生存质量,同时术后给予放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能够有效降低肿瘤复发,提升患者生存率是胶质治疗的目标。随着生命科学的迅猛发展,当前神经胶质的基因治疗已经是一项热点研究课题。本文就胶质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加深对胶质综合治疗的认识!

  • 标签: 脑胶质瘤 手术治疗 放化疗 分子靶向治疗 基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09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48例胶质病患者观察及护理总结。结果所有病例无严重并发症,治疗后全部病例头痛、呕吐症状消失,经积极处理后症状消失,未造成严重后果,对护理措施满意。结论通过对本组病例进行观察及护理,可以观察到胶质多样性,病死率高,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临床表现复杂,对护理人员要求更高。全面掌握本病的特点和特征,并发症表现,进行详细的观察,细致的护理,周密的计划,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疾病的康复。

  • 标签: 脑胶质瘤 观察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对恶性胶质患者的疗效。方法对32例恶性胶质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3例手术全部切除,9例大部分切除;间变性星形细胞21例,胶质母细胞11例;常规分割放疗剂量60Gv,放疗同时口服替莫唑胺;放疗后再继以替莫唑胺化疗。结果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57.33±3.36)周,平均总生存时间为(62.27±3.19)周;1、2年生存率为72.8%、42.9%。结论手术联合放疗和化疗的综合治疗对恶性胶质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恶性胶质瘤 综合治疗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恶性胶质的常规治疗方案为手术配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常规化疗由于血脑屏障限制、药物作用时间短、全身毒副作用大等原因疗效不佳。局部化疗较好解决了上述问题而成为近年研究热点。本文就局部化疗的理论依据、给药技术的进展、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等做一综述。

  • 标签: 脑胶质瘤 局部化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恶性胶质切除术后结合间质内放疗并间质内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恶性胶质均行显微神经外科手术全切除或次全切除,术中根据术前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在床上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行组织间持续内照射,总量为50~60Gy,同时于腔内放置Ommagy化疗囊,术后1周开始应用盐酸尼莫司汀(ACNU)行间质化疗,每周1次,连续6周.随访观察肿瘤复发率、患者生存率、中位生存期.结果32例患者1、2年复发率分别为31.2%、68.8%,1、2、5年生存率分别为94.3%、80.6%、29.1%,中位生存期为92.3周;无明显放疗、化疗并发症.结论在手术力争全切除肿瘤基础上结合术后间质内放疗、化疗治疗恶性胶质,疗效较好,安全而且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胶质瘤 ~125I放射性粒子 间质放疗 间质化疗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