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医院感染控制与监测管理质量,切实抓好有关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工作实际,强化培训和宣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监测常规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安全化、有效地提高了医院感染的监控与管理水平,医院感染发病率明显降低。结果医院感染管理落到实处,做到管理规范化、真正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结论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管理与监控工作,促进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控制 管理 监测
  • 简介:随着医院感染学研究的深入,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工作的不断进步,以往医院感染监测控制手段及工作方式已十分落后,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医疗机构全面质量管理的需求。利用局域网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已成为国内外医院感染专业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的研制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存在问题,以便为医院感染监控管理系统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医院 感染 监测系统 研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为进一步加强孕产妇HIV感染人群的行为干预以及阻断艾滋病(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AIDS)的母婴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04-2016年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共82名。其中年龄段以20~29岁为主,占89.02%;职业分布以外出务工者为主,占81.71%;传播途径主要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91.46%;文化程度以中学学历为主,占84.15%;确诊时间以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为主,共占89.03%;妊娠结局以继续妊娠生育为主,占93.90%。结论梧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HIV感染孕产妇以文化程度较低的年轻外出务工者性传播为主,大部分孕晚期、产时及产后确诊,只能选择继续妊娠生育。该人群为重点监测人群,应加强该部分育龄妇女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其防范意识,掌握防治艾滋病的措施,防止艾滋病的母婴传播。

  • 标签: 孕产妇 HIV 监测 母婴传播
  • 简介:口腔诊疗操作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使诊疗操作过程中器械、环境、医护人员手污染严重。近年来,因口腔诊疗器械消毒、监测不到位而导致传播HBV、AIDS等血液传播性疾病和消化道传染病的情况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调查证实。口腔器械、诊疗环境中污染细菌不仅数量大且致病菌多。以牙钻手机为例,染菌量可达5×10^4~5×10^6cfu/cm^2。由此可见。控制口腔医院门诊感染至关重要,而对感染控制进行监测能为其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 标签: 医院感染控制 口腔门诊 感染监测 血液传播性疾病 消化道传染病 诊疗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方法对我院感染监测的内容及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因严格执行规范的监测制度及方法,我院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及时反馈院内感染监测效果,如发现问题,及时改进,熟练掌握与运用相关知识,严格执行院内感染监测方法,有助于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医院发生感染事件的现状,并为临床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到2015年2月期间在ICU接受治疗的240例患者,对这些患者均采用目标性监测,对这些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40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发生感染感染率为10.0%,24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切口感染,10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5例出现泌尿系统感染,还有5例患者出现了血行感染。结论通过对ICU医院进行感染目标性监测,可及时的了解常见的感染类型以及感染因素,从而及时地采取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ICU医院 感染目标性监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近一年来肺癌住院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易患因素和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肺癌患者住院期间发生院内感染的情况。结果发生院内感染17例,医院感染率104%;感染部位下呼吸道和肺感染11例,泌尿系感染3例,消化道感染2例,口腔感染1例。部位以下呼吸道和肺部为主,病原菌依次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其中年龄、TNM分期、基础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及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是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院内感染是肺癌患者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应加强肺癌患者的院内感染监测和控制管理。

  • 标签: 肺癌 住院患者 院内感染 监测
  • 简介:医院内感染细菌的种属变迁及耐药菌株的质粒快速变异与滥用抗生素,特别是不规范使用新型广谱抗生素是分不开的,一定时段内了解和摸清本医院内感染的细菌的流行菌株及其耐药性,是掌握控制和降低医院内感染率的重要手段。现将我院2001—2003年的医院内感染细菌及其耐药性的检测情况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内感染 耐药性 监测 抗生素 细菌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感染监测是控制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1年我院医院感染监测资料。结果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合理理使用抗生素,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医院感染监测 院感率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建立监测系统,进行危急值报告,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对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实施多重干预措施。结果通过对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有效隔离,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督导,有效控制了多重耐药菌的扩散。结论通过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控与有效地干预,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前瞻性监测方法,探讨其对监测水平的影响.方法统计分析我院2010年到2012年期间采用回顾性监测方法监测医院感染时的院感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设置为对照组;同法收集我院2013年到2015年期间采用前瞻性监测方法监测医院感染时的院感患者的临床资料,设置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院感监测水平.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相关指标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应用前瞻性监测方法,可有效的降低院感的误报率以及漏报率,提高医院感染监测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关键词前瞻性监测;医院感染;检测水平AbstractObjectivetoinhospitalinfectionmonitoringapplicationprospectivemonitoringmethod,discussestheirimpactonthelevelofmonitoring??MethGodsstatisticalanalysisofourhospitalduring2010to2012,aretrospectivemonitoringmethodformonitoringofhospitalinfectioninsenseof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setittothecontrolgroup;Withthemethodofcollectingthehospitalduring2013to2015,useprospectivemonitoringmethodformonitoringtheclinicaldataofpatientswithhospitalinfection'scourt,issettothegroup??Comparedtwogroupsofhospitalmonitoringlevel??Resultstheeffectoftherelatedindexesinobservationgroupwerebett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thehospitalinfectionmonitoringapplicationprospectiveinmonitoringMethods,caneffectivelyreducethecourtyardoftherateoffalsepositivesandnon-responserates,improvethelevelofhospitalinfectionmonitoGring,Kweoyrtwhyorodfsclinical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prospectivesurveillance;Hospitalinfection;levels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2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是多种病菌并存的一个场所,为了预防和避免院内各科之间的病菌发生交叉感染,因而要做好门诊静脉采血室的消毒措施和感染监测工作。方法我院就门诊静脉采血这一方面制定了一系列详细消毒及感染监测方针,进而达到国家的要求。结果消毒后可以有效的防止病菌的生长,保护患者的健康,也可以进一步的达到国家的要求。结论在医院的日常中,必须要加强对门诊采血室消毒及感染的检测工作,不仅可以十分有效的避免各科之间病菌的交叉感染,也可维护医院的有效发展。

  • 标签: 静脉采血室 消毒措施 感染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病人影响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及护理应对措施。方法对同期住院老人院内感染进行监测,共1150人次,并总结应对护理方法。结果1150人交观察对象中,年龄愈最高其感染机会愈大。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发生率最高(占61.11%),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感染率高(占31.82%),且抗生素使用不当或滥用感染(包括二重感染)率亦高。结论对住院老年病人院内感染应予高度重视,并从该年龄段特点,加强应对防控护理。

  • 标签: 老年病人 医院感染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剖宫产患者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剖宫产手术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参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深入科室检查及发现监测医师填写剖宫产患者监测调查表等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7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实施的剖宫产术520例中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病例11例,感染率2.11%。结论目标性监测方法能提高医院感染的发现率,为有效地采取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剖宫产 目标性监测 手术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监测及护理干预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的200例医源性感染患者,分别观察其感染部位与易感因素,并评估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居于前三位的感染为呼吸道感染占61.5%,泌尿道感染占13.0%,手术部位感染占12.0%;居于前三位的易感因素为长期卧床占19.5%,侵入性操作占13.0%,免疫功能低下占12.0%。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监测与分析,并及时反馈临床,重视医护间有效交流沟通与工作配合,提高防控意识,加强基础病治疗与基础护理,特别重视呼吸道部医院感染防控,将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

  • 标签: 医院感染 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腹泻病患者中沙门菌感染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肠道门诊的腹泻病患儿进行监测,采集可疑沙门菌感染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2008-2010年共监测儿童腹泻病例1942例,检测腹泻粪便标本1278份,分离到65株沙门菌,阳性检出率为5.09%,头孢类抗生素敏感率最高,敏感率在90%以上。每种抗菌药物均有耐药菌株。结论头孢类抗生素是治疗儿童沙门菌感染腹泻病的首选药物。应加强儿童感染沙门菌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止沙门菌耐药的进一步扩散。

  • 标签: 沙门菌 儿童腹泻病 监测
  • 简介:为配合卫生厅的满意度调查活动,我院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采取查房与床边观察(按设计的表格逐项填写),于2001年8月28日0时至24时,对所有住院病人进行现患率调查.结果显示平均感染现患率6.2%,感染现患例次率6.5%,有危险因素存在者明显增高达患病率9.2%.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医院感染 现患率 监测 控制 流行病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