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成熟的B淋巴细胞肿瘤性或克隆性增生的结果。它的定义是: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超过于10×10^9/L及骨髓中淋巴细胞浸润达40%以上。若存在B细胞克隆性的免疫标志,则淋巴细胞计数即使小于5×109/L,亦可确诊为CLL。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CLL B淋巴细胞肿瘤 克隆性增生 流行病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慢性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如FCR、BR、伊布替尼等)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仍有患者面临疾病复发和进展。为进一步提高疗效,新型的针对CLL联合治疗方案不断涌现。文章结合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相关报道对CLL的最新治疗进展进行总结。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分子靶向治疗 药物疗法,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护理要点,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疾病。方法给予常规治疗,日常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结果病情缓解,增强生活的勇气,甚至长期存活。结论优质护理可改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人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在传统免疫化疗时代,以利妥昔单抗+氟达拉滨+环磷酰胺(FCR)为代表的联合化疗方案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对于遗传学高风险患者、复发难治患者以及不能耐受的老年患者,疗效不佳。以BTK抑制剂为代表的新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有望迎来CLL治疗的无化疗时代,以期为停药带来可能。现就CLL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免疫疗法 药物,临床试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氟达拉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31例,治疗有效率为86.11%,对照组有效治疗患者21例,治疗有效率为58.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更少,且治疗过后所出现的并发症和复发例数更少,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慢性淋巴细胞白血进行治疗采用氟达拉滨配合环磷酰胺进行治疗的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减少治疗过程当中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情况,提高患者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氟达拉滨 环磷酰胺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单克隆、成熟样小淋巴细胞淋巴造血系统恶性疾病。CLL虽属于惰性白血,但其临床预后呈明显异质性,高危患者临床进展快、易复发耐药,且生存期短,因此准确判断患者预后并进行分层治疗尤为重要。目前联合免疫化疗和伊布替尼虽然对于总体CLL患者疗效较好,但是对于具有高危预后因素的CLL患者的疗效仍然不尽如人意。文章主要对高危CLL的诊断变迁以及新药治疗时代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 高危 诊断 靶向药物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累及皮肤,与麻风(leprocy)均可引起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现报道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与麻风同时发生在皮肤的罕见病例,旨在提示组织活检的必要性,以及精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对于少见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71岁,因“体检发现脾大1年余”于2006年8月13日入院。既往体检,无化学毒物及放射线接触史。体检:生命体征正常,皮肤黏膜无出血、黄染,腹股沟淋巴结串珠样肿大,心肺阴性,肝肋下未触及,巨脾。实验室检查及器械检查:血常规WBC9.3×10^9/L,Hb117g/L,

  • 标签: 白血病 慢性 淋巴细胞 幼淋巴细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淋巴细胞克隆性增殖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关于CLL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经取得多项重大进展。2020年第62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就该疾病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详细报道,使人们对CLL的发生、发展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基础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的免疫分型。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0例CLL患者外周血进行淋巴细胞表面抗原检测。结果:10例CLL患者CD19抗原阳性表达率为100%。其中1例患者CD5、CD19、CD20、HLA-DR、CD3、CD13均阳性,且CD34表达率大于10%;另有1例为CD5、CD19、CD20、HLA-DR阳性且伴CD7阳性。CD5、CD19、CD20、HLA-DR同时阳性的患者为50%。结论:CLL以B细胞慢淋为主,免疫分型对慢淋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其免疫分型可存在伴系表达。

  • 标签: 白血病 淋巴细胞性 慢性 免疫表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细胞白血(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患儿初诊时即表现为急变期的临床特征。方法以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医院儿科收治的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ALL)为首诊的2例CML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病史、体格检查资料及骨髓检查、基因检查等结果,并对2例患儿进行随访。同时,以"儿童""慢性细胞白血""急变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BCR/ABL"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5月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以"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ildren""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last crisis""BCR-ABL"为关键词,检索2000年1月至2020年5月美国国立图书馆(PubMed)数据库。结果2例患儿发病时的临床症状分别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以及发热、腹痛等,既往均不存在CML病史。通过骨髓涂片、荧光原位杂交、分子生物学等实验室检查诊断为CML急变期。治疗上应用达沙替尼口服联合化疗进行诱导缓解,但是2例患儿分别在诱导和巩固化疗阶段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最终均取得了血液学的缓解,其中例2达到分子生物学缓解,但是2例患儿均在诊断后9~10个月出现了疾病复发。通过文献检索,检测到2篇中文文献,5篇英文文献,共22例患儿。其中最大宗的文献报道了17例初诊即为CML-急变期的患儿,14例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联合化疗,3例仅采用TKI单药治疗。17例中,有11例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最终13例存活(5年生存率74%),4例死亡,中位随访28个月(范围16~78个月)。结论以ALL为首诊的儿童CML与费城染色体阳性ALL临床表现十分相似,可以通过骨髓涂片、荧光原位杂交等检测方法与ALL进行鉴别。治疗上可应用二代TKI联合化疗诱导缓解以取得血液学缓解,对二代TKI治疗失败的患者,可以寻找HLA匹配的供者。此类患儿可能出现迅速复发,需密切监测治疗效果。

  • 标签: 儿童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变期 BCR-ABL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是一种异质性的成熟B细胞克隆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免疫疗法,如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双/三特异性抗体、免疫检查点疗法等,为CLL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新旧疗法的多种联合应用也展现出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文章就现有CLL的免疫疗法及联合应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免疫疗法 受体,抗原,T细胞
  • 简介:摘要副肿瘤天疱疮(PNP)是一种与肿瘤伴发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疾病,1990年由Anhalt首先描述。国外文献报道,PNP常见的伴发血液系统肿瘤,其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CLL)排在首位。除皮肤黏膜病变外,超过30%的PNP合并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常出现呼吸衰竭,预后差。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皮肤溃烂起,诊断CLL伴发PNP,应用利妥昔单抗联合伊布替尼治疗后皮肤病变愈合,但出现反复发热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考虑肺部感染合并BO,最终因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死亡。通过对本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及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淋巴瘤伴发PNP的认识及治疗的探索。

  • 标签: 天疱疮 白血病,淋巴细胞,慢性,B细胞 肿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