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是指无持续存在的病理学变化而迁延超过正常病程的一类疼痛。其临床过程较急性痛更长,临床表现更复杂和多样化,一般的治疗方法或药物不能完全控制疼痛慢性疼痛已经是现代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疼痛病史者可占人口的25%-31%,而老年慢性疼痛患者占老年人口的50%-75%。其中半数以上患者部分或全部丧失生活、工作能力可达数周、数月、数年,或者导致永久性的伤残,给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了极大的负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疼痛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第5个生命体征,日益受到重视。

  • 标签: 疼痛心理状态鼓励
  • 简介:摘要疼痛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近年来随着“以人为本”理念及“整体化护理”观念的提出,学术界对疼痛疼痛的处理越来越重视,第10届国际疼痛研究协会大会上与会专家达成共识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如何正确处理疼痛成为当前十分关注的话题。本文针对内科老年患者常见慢性疼痛的特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护理措施。

  • 标签: 老年人 慢性疼痛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疼痛患者人格特质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疼痛科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疼痛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进行情绪调节疗法。干预前运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RSC)对患者进行调查,对比干预前后患者正负情绪量表(PANAS)、情绪调节量表(ERQ)、数字疼痛评估法(NR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EPQ-RSC各维度评分、PANAS评分、ERQ评分、NRS评分和SCL-90评分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干预后,干预组PA评分、认知重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A评分、表达抑制评分、NRS评分以及SCL-90量表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偏执4个因子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艾森克人格特质问卷预测慢性疼痛患者的积极情绪,以此为依据对患者进行情绪管理,可有效调节患者情绪,引导患者恢复正性情绪,降低疼痛程度,改善临床症状,从而尽快恢复。

  • 标签: 慢性疼痛 人格特质 疼痛程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疼痛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一种疾病,该病发病率较高,持续时间较长,可引起患者情绪较大的波动,降低其生活质量,因此,在临床上备受关注。疼痛属于较为复杂的一种主观感受,长期如此会引起患者不良情绪,多半是消极、低沉的心理状态。本次介绍慢性疼痛的流行病学研究,分析慢性疼痛与心理障碍的关系,进而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的目的。

  • 标签: 慢性疼痛 心理状况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并发症。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老年 慢性疼痛患者 护理策略
  • 作者: 王定梅 罗庆梅 通讯作者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4-05-25
  • 机构: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邮编401420
  • 简介:摘要: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慢性疼痛问题日益凸显。这种疼痛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生理并发症。因此,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策略对于改善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生活状态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针对老年慢性疼痛患者的个性化护理方案,以期提升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老年 慢性疼痛患者 护理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慢性腹壁疼痛(CAWP)的病因经常被误诊为由肠道来源的疾病引起,导致不适当的诊断花费,不必要的外科治疗的介入和不满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大约有15%的慢性非特异性腹痛是腹壁来源的,其中28%的患者去看普外科.Thomson和Francis[1]报道,24例患者中有23例做了剖腹术检查,并未发现肠道疾病.

  • 标签: 腹痛 诊断 流行病学 诊断 治疗 病因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疼痛作为一种人的主观体验,是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长期反复或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即诊断为慢性疼痛,该病患者长期遭受疼痛折磨,极易影响患者心理健康,降低生活质量。经相关调查发现,我国慢性疼痛发病率居高不下,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且近三年来少有相关规范的社会层面流行病学调查,亟待完善。慢性疼痛的治疗方式及治疗途径多样,但其治疗效果受病程、病因、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影响。本文通过总结慢性疼痛患者相关社区全科管理现状的文献,在了解慢性疼痛诊疗进展的同时对我国慢性疼痛流行病学进行部分总结,发现目前我国慢性疼痛患者社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方向。同时,社区基层慢性疼痛病人的早期识别需要更多经过专业培训的全科医师,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

  • 标签: 慢性疼痛 社区 慢病管理 全科
  • 简介:摘要:本研究围绕“妇科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评估与管理”展开,旨在探讨妇科慢性疼痛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问题的成因,以及相应的心理管理策略。通过心理评估工具和方法的应用,研究分析了妇科慢性疼痛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并探究了这些问题的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个性化的心理管理方案,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干预措施。研究还通过实践案例分析,总结了心理评估与管理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妇科慢性疼痛   心理评估   心理管理   认知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慢性疼痛患者心理及疼痛改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分析我院2018年1~10月之间收治100例慢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护理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疼痛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心理和疼痛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抑郁程度改善率为60%,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抑郁程度改善率为40%,护理满意度为78%,两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止痛药减少和疼痛缓解程度等疼痛改善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疼痛患者接受疼痛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疼痛程度,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慢性疼痛 心理改善 疼痛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管理治疗对慢性疼痛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社区内患有慢性疼痛病症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社区护理镇痛治疗,实验组采用社区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和患者家属参与的护理镇痛治疗,在治疗半年后对患者进行走访调查,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有明显的提升。结论由社区专业护理人员指导和患者家属共同参与的社区管理对于治疗慢性疼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精神状态好,生活的质量也提高了很多,可以进行积极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社区管理 慢性疼痛治疗 生活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疼痛发生的几率,用数字分级法(NRS法)判定疼痛程度与其疼痛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改善带来新的曙光。方法针对透析中心共70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是否伴发慢性疼痛分两组,疼痛组(Ⅰ组)32例和非疼痛组(Ⅱ组)38例。针对疼痛组(Ⅰ组)①进行疼痛专科调查,应用NRS法判定疼痛程度;②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针对非疼痛组(Ⅱ组)①应用贝克德抑郁自评量表(BD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程度;②应用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然后进行组间比较及PSQI、BDI评分之间相关性分析。结果①对长期血液透析伴有慢性疼痛患者疼痛专科调查示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疼痛的机率约45.7%,经常主诉许多症状。一些则透析之后更痛。疼痛强度用NRS法(1-10)评定95%的可信区间为5.71±1.86。②应用BDI量表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抑郁程度,两组BD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应用PSQI判断长期血液透析患者的失眠程度,两组PSQI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常常伴发慢性疼痛疼痛的部位不固定,血液透析也以可变的方式影响着患者疼痛强度,而且大多数表现为中度疼痛。两组患者的BDI评分比较及PSQI评分比较提示有显著性差异,且长期血透患者抑郁、失眠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可能预示治疗疼痛有利于改善抑郁及睡眠。

  • 标签: 血液透析 慢性疼痛 数字分级法 抑郁 失眠
  • 简介:目的:探讨社区管理对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慢性疼痛为目标筛查某社区慢性疼痛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列。观察组采取由社区护士指导,社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对照组由社康中心常规镇痛治疗。3个月后采用简式疼问卷表以及简式健康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评定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疼痛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社区护士指导,社工、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能改善患者健康信念,保持乐观情绪,积极配合治疗,有效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疼痛 社区管理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