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夏尔·戴高乐作为一个领导反对极权主义和帝国主义、争取祖国独立的无双战士,是众所周知的;他所象征的价值和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任何人都无可怀疑的。但戴高尔在1945年作为共和国临时政府的元首和1958年至1969年间作为第五共和国的奠基者,关于对内政策范围内的改革事迹,则似乎很少为人们所知道。

  • 标签: 戴高乐 共和国 极权主义 深远影响 对内政策 改革
  • 简介:袁中道散文写得漂亮,炼字如金,一个“挺”字,便将其独立特行,四面受敌的处境,形容出来。于是,这位骑在虎背上的改革,显然,下来是死,不下来也是死,他只有继续“挺”下去的一条路好走。我想他那时肯定有一种理念在支撑着,他估计不至于马上与死神见面,只要不死,他就继续当首辅。只要在这个座位上,一切都可以从长计议。

  • 标签: 改革家 张居正 袁中道 漂亮 特行 处境
  • 简介:在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制盐业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手工业重要行业之一;而运销食盐又是商业的重要门类,是豪商富贾竟相涉足的领域.食盐是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须品,其销售量大,转输渠道复杂,供求关系难以平衡,同时盐税也是国家中央和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源泉.因此,中国历代统治阶级都十分重视对制盐、运盐、售盐的控制和管理.

  • 标签: 道光帝 陶澍 清盐 盐商 封建统治 家庭手工业
  • 简介:陶德琨(1883~1970),字仲涵,湖北襄阳人。自幼聪明,能诗善文,14岁参加府试即获第一名。湖北省学政王同愈爱其才华,推荐他到总督张之洞创办的武昌经心书院深造。

  • 标签: 币制改革家 我国币制 改革家陶德
  • 简介:汤鹏是中国近代地主阶级改革派的重要成员,杰出的思想家、改革。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能面对现实,尖锐地批判和揭露封建专制王朝的各种弊端;勇于变革,提出以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富民政策为中心的改革设想;倡言平等,强调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要地位。他和魏源、龚自珍等人一样,是对中国由古代走向近代发挥了重要作用、又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家。

  • 标签: 汤鹏 近代 中国 思想家 改革家 改革主张
  • 简介:商鞅,是一个善处事而不善自处的人,或者说,他能做大事,却只能做小人。处事练要,为人刻薄。为国谋,善;为己谋,拙。以小人的方法去做大事,事成了,人却败了。

  • 标签: 商鞅 改革家 百姓 处事 小人
  • 简介:吕惠卿(1032-1111年),字吉甫,福建泉州晋江人。嘉祜二年(1057年),进士及第,授真州推官,熙宁二年(1069年),参与王安石变法。变法失败后,长期就任地方官。政和元年(1111年)卒,年八十,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文敏。吕惠卿为官50多年,历经仁宗、神宗、哲宗、徽宗四朝,

  • 标签: 改革家 王安石变法 述评 政治 北宋 地方官
  • 简介:宇文虚中(1079—1146),成都广都(今成都双流)人,字叔通,别号龙溪居士,是一位活跃于宋金时期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他历经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是一位极具政治眼光的政治家。

  • 标签: 宇文虚中 改革家 金代 政治家 宋徽宗
  • 简介:2015年8月10日,北京三伏天中难得的一个晴天,白云朵朵,日头当空。这一天,是最后送别张德勤局长的日子。我站在张局长的遗体前三鞠躬,痛上心头,情深难舍。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张局长,1992年至今,23年来的最后一面。1992年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年代。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改革春风吹遍中华大地。国家和社会开始发生一系列转折,很多人的人生轨迹也开始发生转变。按柳传志的说法,邓小平两次南巡,第一次诞生了"联想",第二次则诞生了"92派"这批企业

  • 标签: 张德勤 张局长 这一天 传志 中国嘉德 最后一次
  • 简介:范仲淹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军事,也是诗文革新家。北宋初文坛上流行着形式主义的创作文风,这是五代时期形式主义创作文风的继续发展。形式主义创作文风常常是统治阶级腐朽堕落、骄奢淫逸在文学创作上的反映。齐、梁、陈、隋、初唐、晚唐、五代都由于这种原因,在文坛上一度出现过形式主义创作文风。赵宋统治者在夺取政权之后,公开提倡奢侈豪华,甚至以此作为条件,换取文臣武将不搞政变。西昆诗派就是在这种历史条件下产生的。西昆派作者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就是这样一

  • 标签: 范仲淹 诗文创作 形式主义 文学创作 北宋 创作精神
  • 简介:田家英,原名曾正昌,1922年1月4日(农历十二月初七)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3岁丧父,9岁失母,后靠哥嫂抚养,13岁辍学,在药铺当学徒。但他没有停止学习,立志坚持自学,“走遍天下路,读尽世上书”。他15岁就用田家英的笔名在当时成都的《华西日报》副刊

  • 标签: 田家英 档案工作者 创新意识 管理体制改革 历史档案
  • 简介:本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概述造成明代中叶以后出现的困难局面的主要原因,揭示张居正组织领导政治、社会改革的时代背景。第二部分主要是论述张居正组织领导改革的指导思想,即崇本尚质、务实致用以及在此指导下的“以法绳天下”的思想。第三部分是通过分析、列举和论述张居正为实现改革而要求“以法绳天下”的几个主要方面的思想和主张,着重从法律思想的角度,阐明“以法绳天下”的实际内容。最后一个部分是提示通过对张居正的改革和法律思想的全面考察,可以从中获得的几点带规律性的认识。文章在对有关张居正的史料细心发掘的基础上,把重点放在于第三、第四两个部分,试图通过对张居正的改革和法律思想的初步研究,从中汲取于我们今天有所裨益的经验与教训。

  • 标签: 张居正改革 法律思想 经验与教训 时代背景 组织领导 主要方面
  • 简介: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和谐社会中,科教兴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再一次被明确和强化。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教育担负责“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拨尖创新人才”的责任,教育的这一责任不仅是重大的而且是不可替代的。

  • 标签: 教育改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高素质劳动者 现代化建设 培养人才 科学技术
  • 简介:1教育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综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二十一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需要发展各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历史阶段决定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高层次的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在各行各业进行技术传播和技术应用、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这一艰苦的历史重任,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中最迫切的任务.

  • 标签: 教育改革浅见
  • 简介:<正>解放以后,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大、中、小学几倍、几十倍、几百倍的增长,人才辈出,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谁也不能否认的。但是,伟大成就的后面,也存着严重的隐患。正视、承认隐患,采取对策,消除隐患,使教育改革稳健发展,乃是全国各族人民最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我的浅见。

  • 标签: 民院 教育改革 小学教师 危房 民族教育 教育界
  • 简介:摘要对于当前中国的教育事业。我们要坚持什么样的教育制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事业。

  • 标签: 教育 制度 人才
  • 简介:不是创立人,也不是家族成员,却以惊人的领导能力和高超的数字化营销手法带领巴宝莉短短5年收入翻倍,她就是现任巴宝莉行政总裁安吉拉·阿伦德茨。中国目前是巴宝莉增长最快的市场,安吉拉寄望其未来五年成为集团最大的市场。

  • 标签: 安吉 改革家 家族成员 营销手法 领导能力 行政总裁
  • 简介:在2008年的“第五届陕西省艺术节”上,由王军武编剧,朱炜合、田明导演的新编秦腔历史剧《商鞅立信》,以曲折动人的戏剧情节,尖锐的矛盾冲突,为我们塑造了在秦孝公的支持下锐意进行新政变法,为实现秦国富国强兵的理想不懈奋斗,坚持诚信为本、立信为民的改革商鞅的鲜活形象,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

  • 标签: 历史剧 改革家 商鞅 诚信品格 秦腔 戏剧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