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当患者因皮肤或粘膜接触致敏原产生过敏后,在同一致敏原或化学结构类似、具有相同抗原性物质在接触到体表的任何部位,就将很快在接触部位出现皮肤炎症改变,此即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试验就是利用这一原理,人为地将可疑的致敏原配置成一定浓度,放置在一特制的小室内敷贴于人体遮盖部位(常在后背、前臂屈侧),经过一定时间,

  • 标签: 斑贴试验 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 成分 金属 皮肤炎症 致敏原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湿疹皮炎试验的护理要点。方法对122例慢性湿疹皮炎的临床资料、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居常见致敏原前5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0.1%硫柳汞、5%硫酸镍、7%芳香混和物、1%甲醛(水溶液)、1%肉桂醇。结论严格执行班试验前、试验中以及试验后的注意事项是取得试验成功的关键;注意对息者试验结果的解释和对患者进行生活护理。

  • 标签: 湿疹 皮炎 斑贴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慢性皮炎湿疹患者中常见的接触性变应原并探讨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北京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252例慢性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试验,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常见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慢性皮炎湿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皮疹发生部位、个人过敏史和家族过敏史的相关性.结果252例患者试验总阳性率37.70%,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5位的依次是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男性患者重铬酸钾、对苯类混合物和卡巴混合物三种变应原的阳性率高于女性患者.老年组(≥60岁)的卡巴混合物阳性率高于非老年组;非老年组的硫酸镍阳性率明显高于老年组.有个人过敏史、皮疹泛发的患者的总阳性率较高.结论慢性皮炎湿疹患者试验的总阳性率<40%;主要变应原为硫酸镍、芳香混合物、对苯二胺基质、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变应原阳性率的高低与患者的性别、年龄、个人过敏史及发病部位有一定关联.关键词慢性皮炎湿疹;试验;变应原Analysisonpatchtestresultsin252patientswithchronicdermatitis/eczemaYANGMin,BaoYing-qiu,CHANGJian-min(DepartmentofDermatology,BeijingHospital,Beijing10073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commonallergensamong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tientsandthecorrelationbetweenthesecommonallergensandpatients’gender,age,andclinicalcharacteristics.MethodsWeusedRuiminstandardallergensseriestopatchtest252patientswithchronicdermatitis/eczemainouroutpatientdepartmentfromJuly2013toDecember2014.Correspondingstatisticalmethodswereusedtoanalyzethecorrelationbetweenthepositiveratesofcommonallergensandpatients’gender,age,durationofthedisease,locationanddistributionofthelesion,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andfamilyhistoryofallerGgy.ResultsTheoverallpositiverateoftestedallergensin252patientswas37.70%.Thefivemostcommonpositivetestedallergensare(fromfirsttofifth)nickelsulfate,fragrancemix,4-phenylenediaminebase,potassiumdichromate,andcarbamix.Malepatientshadhigherpositiveratesforpotassiumdichromate,paraGbensin,andcarbamixcomparedtofemalepatients.Thepatientsinelderlygroup(above60yearsold)hadhigherpositiverateforcarbamixandsignificantlylowerpositiveratefornickelsulfatecomparedtonon-elderlygroup.Thepatientswith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orgeneralizedrashhadhighertotalpositiverateoftestedalergensthanthosewithnohistoryofallergyornon-generalizedrash.ConclusionThetotalpositiverateofpatchtestingin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Gtientsis<40%.Themainallergensfoundinourstudyincludenickelsulfate,fragrancemix,4-phenylenediaminebase,potassiumdichromate,andcarbamix.ThepositivKeeryatweosrodfsseveralallergenswererelatedtopatients’gender,age,individualhistoryofallergy,andthedistributionofrash.chronicdermatitis/eczema;patchtest;allergens中图分类号R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02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试验是寻找并明确接触性变应原的金标准。随着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认识的加深,以及试验规范化应用要求的提高,有关共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是在2015年版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尤其细化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完善了结果判断和解释,增加了延迟检测及患者教育等,以进一步规范试验的临床应用并提升其价值。

  • 标签: 斑片试验 皮炎,变应性接触性 变应原 专家共识
  • 简介:在性犯罪案件中,经常遇到精和阴道分泌物混合的检材,而且精子量少,检材条件陈旧,不宜作DNA指纹图。对于这样的案子在目前没有更好的方法分离混合的条件下,我们采用中和结合解离判定精型属,取得比较满意的结果,

  • 标签: 混合斑 检材 中和法 性犯罪 阴道分泌物 个体识别
  • 简介:腕击球是集静棒、脚、腕力这三种击球的优点于一体的击球。静棒击球是槌头前端面直接向前击打自球击点,没有后拉动作,它减少了槌头先后拉、再前冲容易出现的摆动。脚击球是击球员左脚前伸,使槌头外侧微左脚内侧前部凸出部位,并使槌头前、后端面准确地放在四点一线的瞄准线上,形成正确的击球轨道,这样有助于防止击偏的问题。腕力击球是击球员的两个大臂夹紧胳肢身躯,小臂贴紧前腹部,使大臂固定不动,小臂相对固定,只用手腕力量击球,以减少槌头前冲时的晃动,提高击球精度。将静棒、脚和腕力三种击球的长处合而为一地加以熟练掌握,是对原有击球的改进和完善,击球效果会明显提高。在掌握这一击球时要注意三点:

  • 标签: 击球员 贴脚 前冲 前腹部 后端面 瞄准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部湿疹患者的潜在病因以及试验的护理要点。方法应用“瑞敏”试剂盒对手部湿疹患者进行试验检测对常见接触性致敏原的敏感性及护理。结果受检的104例患者中有86例(82.69%)试验出现阳性反应,居常见致敏原前5位的化学物质分别是氯化钴(26.55%)、硫酸镍(25.99%)、重铬酸钾(22.60%)、Cl+Me-异噻唑(卡松CG)(12.99%)、芳香混和物(11.86%)。结论手部湿疹患者阳性率高,试验是寻找手部湿疹外源性致敏因素的一种可靠方法,严格执行试验的注意事项,解释和交待试验须知,可提高试验的准确性,对于指导医生治疗尤其重要。

  • 标签: 手部湿疹 斑贴试验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皮炎湿疹类皮肤病患者的变应原,以期更好地诊断与治疗。方法对530例皮炎湿疹类患者进行瑞敏标准变应原系列试验检测。结果530例患者试验总阳性率87.2%。变应原阳性率位居前8位的分别是硫酸镍(35-8%)、重铬酸钾(34.9%)、卡巴混合物(31.3%)、芳香混合物(31.1%)、甲醛(15.1%)、硫柳汞(14、3%)、苯唑卡因(13.8%)及对苯类(13.0%);男女性患者试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卡巴混合物(46.8%,26.6%)、硫酸镍(26.6%,37.2%)、黑橡胶混合物(18.5%,10.6%)、对苯类(25.8%,9.1%)、甲醛(16.9%,7.9%)、苯唑卡因(20.2%,11.8%)及硫氢基混合物(11.3%,2.0%);引起手部及面部皮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应原分别为甲醛(14.1%,6.1%)、黑橡胶混合物(18.6%,7.1%)、硫柳汞(8.3%,17.3%)。结论硫酸镍、重铬酸钾、卡巴混合物、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皮炎湿疹类患者的主要变应原。卡巴混合物、黑橡胶混合物、对苯类、甲醛、苯唑卡因、硫氢基混合物是男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硫酸镍是女性患者的主要变应原。甲醛、黑橡胶混合物主要引起手部皮损,而硫柳汞则主要引起面部皮损。

  • 标签: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斑贴试验 变应原
  • 简介:本论文以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沙棘籽油作为化妆品原料制成的沙棘化妆品为研究对象,探讨沙棘化妆品的安全性。经实验测定各项微生物及卫生化学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通过人体皮肤实验的人体安全性检验研究添加沙棘籽油的化妆品的安全性。结果表明产品对皮肤没有刺激性,对人体皮肤未引起不良反应,沙棘化妆品是安全性很高的产品。

  • 标签: 超临界CO2萃取 沙棘籽油 沙棘化妆品 人体安全性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湿疹的病因及其与变应原的关系,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394例湿疹患者采用标准筛选抗原进行试验。结果394例患者中332例对20种标准筛选抗原中的17种出现1种或1种以上抗原阳性反应,总阳性反应率为84.32%,其中以硫酸镍阳性率最高,达30.71%,其余阳性率较高者依次为重鉻酸钾(29.50%)、芳香混合物(23.46%)、卡巴混合物(18.94)、硫柳汞(15.21%)。结论硫酸镍、重鉻酸钾、芳香混合物是目前引起湿疹的主要变应原,试验有助于明确湿疹类变态反应性疾病的致敏原及其性质。

  • 标签: 湿疹 斑贴试验 病因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皮肤病中试验的价值及常见变应原的特点,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选用包括了20项中国地区常见过敏原的试剂,对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试验。结果:11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91例试验阳性,总阳性率为78.45%。阳性率较高的前3位过敏原依次是:甲醛(36.26%)、芳香混合物(31.87%)和硫酸镍(28.57%),其中芳香混合物和硫酸镍在女性中多见。结论:试验在过敏性皮肤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试验提示甲醛、芳香混合物和硫酸镍是现今过敏性皮肤病的常见变应原。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斑贴试验 变应原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激光散照相在液体浓度测量中的应用。该方法基于散现象,通过分析散的强度和形态变化来推断液体的浓度。研究中,我们将激光光束照射到不同浓度的液体样品上,在照相仪器的观察下捕捉散图像。通过对散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和特征提取,我们得到了一系列与液体浓度相关的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散图像的强度和形态变化与液体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我们针对不同液体的浓度制备了标定曲线,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此外,我们还对激光散照相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光源的波长、入射角度以及液体的折射率等因素对散图像的特征有一定影响。 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浓度测量结果。总而言之,激光散照相是一种非侵入式、准确、快速测量液体浓度的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它具有简便操作、高精度和不会破坏样品的优势。我们相信在液体浓度测量领域,激光散照相将具有广泛应用的前景。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该方法的可行性,并优化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 标签: 激光散斑照相法 液体浓度测量 非侵入式 准确 快速
  • 简介:毛泽东生前十分喜爱《三希堂》。早在延安时,毛泽东就看过《三希堂》字贴。说起这本字贴很是有趣。这本字贴是一位青年爱国作家在奔赴延安途中,在被日本军炸毁的废墟中捡来的,同时捡得的还有莎士比亚的四册著作和一本《石索》碑贴。到延安后,在曾任上海文委左翼戏剧联盟领导人朱光的举荐下,见到毛泽东。

  • 标签: 左翼 戏剧 莎士比亚 作家 爱国 延安
  • 简介:目的探讨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化学过敏原的种类及其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10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试验,并对性别、年龄和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试验总阳性率为54.8%,变应原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硫酸镍、硫柳汞、异噻唑、溴硝丙醇、氯化钴。结论试验能帮助大多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查找到过敏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常见过敏原提供相关参考。

  • 标签: 皮炎 变态反应性 斑贴试验 过敏原
  • 简介:一、材料与方法材料;黑龙江省公安厅法医科1979~1988年受理的强奸、强奸杀人案件408例精检材,其中腐败精12例,强奸杀人纵火焚烧尸体1例,精量在0.2×O.5厘米以下的微量检材52例。方法:详见《刑事技术资料》1976年第1期第21页。二、检验结果408例中,340例为精,68例结果阴性(见下表)。

  • 标签: 析法精斑 检验确证 氧化铝析法
  • 简介:摘要:耐酸砖铺砌时必须错缝排列,同层中纵缝应错开砖宽度的1/2,最小不得小于1/3;两层以上砖衬砌不得出现重缝。层与层之间纵缝与横缝都应错开砖宽度的1/2,最小不得少于1/3;相邻两砖高差不得大于1mm。采用勾缝铺,缝宽一般在8-10mm之间;采用挤缝铺,缝宽一般在5mm。耐酸砖的不同于普通的墙地砖,在普通民用建筑中应用很少,但在石油、化工等行业中很常见。中石化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项目3#实验楼内流体流变性能评价实验室(储层改造)、流体基本性能评价实验室(储层改造)、大管道流体流动回路实验室(储层改造)房间为耐酸砖墙面,通过对防腐工程的考察和研究,也采用了相同施工方法,并加以改进,质量、安全、经济创效等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耐酸砖工在本工程取得了良好的技术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进行推广。

  • 标签: 耐酸砖 铺贴 施工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