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9 个结果
  • 简介:藏传因明与汉传因明虽同源印度,由于汉藏两地文化背景的差异,发展成为两种不同理论体系的因明学说。本文分析这两种因明学说在发展历史和思想理论方面的异同,旨在进一步探求因明学说的发展走向和寻求因明研究的合理方法。

  • 标签: 汉传因明 藏传因明 异同
  • 简介:因明处"由昙无谶(Dharmaksema)第一次带入汉语体系;玄奘的译讲及使用,使得"因明"业已成为佛教论辩、推理体系的主题词;"因明处"和"因明"所对应的原语面世的确切时间至今尚无定论。

  • 标签: 因明 因明处 起源
  • 简介:印度佛家逻辑因明学在中国的传播有汉传和藏传之分。汉传因明由玄类输入,其对象为印度大乘瑜伽行派论师陈那创建的新因明。藏传因明弘扬的是陈那之后的法称因明。法称法师对陈那因明有重大革新,完成了因明由类推到演绎的转变。

  • 标签: 因明研究 王肯堂 正理论 新因明 汉传因明 因三相
  • 简介:对唯识学派而言,“唯识”的成立是首要大事。唯识家将因明逻辑引入对“唯识”的论证,促进了唯识思想的发展。在唯识学史上,“唯识”概念大致包括三层含义,这集中体现在三个命题,即“唯有表象”、“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本文认为,无性、护法、玄对唯识的因明论证,代表了三种理论范型,体现了不同的哲学倾向,显示了“唯识”义理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无性对唯识的因明论证包括“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两层含义,护法的四比量则专证“境不离识”,玄的“真唯识量”则创造性地将“境不离识”转换为“我们所认识的,只能是意识中的对象”,在认识论意义上予“唯识”以完整的证明。唯识家并没有用因明的方式彻底论证“唯识无境”和“境不离识”,他们成功论证的,只是“唯有表象”。

  • 标签: 真唯识量 唯识无境 唯识学 “色” 所缘缘 《大正藏》
  • 简介:试释“七因明”宏度因明是在论辩中产生的。论辩有着时间、地点、辩论之事、参加人员等等条件的限制,即所谓“七因明”:一、论体性:辩论之性质,有其六种。(1)言论,即世间的语言。(2)尚论,即世间崇尚、高尚、景服之论议,是人们乐闻信从,没有过失,与理相应之...

  • 标签: 言词 语言 言论 应具备的条件 前后颠倒 资格限制
  • 简介:一个美丽的女孩子,郑重地立下了一个誓言:这辈子绝对不与自己不爱的男人接吻。否则,就把自己的嘴唇割掉。有一个男孩子爱上了她,并且趁其不备,大胆地吻了她的嘴唇。这件事使她惶惑又痛苦,因为她现在面临要不要遵守誓言割掉嘴唇的严重选择。她向一位智者求教,智者告诉她:一切都取决于她对"爱"这个词的正确认识。——那么,爱的定义是什么呢?她迷惑地问。——在他嘴唇接触你的瞬间,你感到快活么?——是的,似乎是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这样给爱情下一个定义:凡与之发生吻的动作时,能使我感到快活者,就是我爱的人。因此我不必为此举割掉嘴唇。

  • 标签: 定义 爱情 智者 誓言 母亲 接吻
  • 简介:为了舒适、便捷,人们想出了种种新点子。于是,脚不用走路了,因为有“代步”工具:汽车、火车、飞机;气温可以随心所欲,因为有空调器;黑夜比白天更有魅力,因为有璀璨的灯光……

  • 标签: 小学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新新点子》
  • 简介:逃命之兔一只狮子去抓一只兔子,兔子逃跑了,于是众兽笑它:你不是百兽之王吗,怎么连一只兔子都抓不住?狮子说:"这只兔子对我来说不过是一顿早餐,我只会用一顿早餐的力气去追;对于兔子,是生命的全部,它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在跑,不是吗?"

  • 标签: 早餐 狮子 骆驼 寓言 鲸鱼 生命
  • 简介:唐玄奘于贞观二十一年(647)八月把商羯罗主(sankorasvoanin)的《因明入正理论》译为汉文后,又于贞观二十三年十二月把“新因明之父”陈那的《因明正理门论本》(义净译为《因明正理门论》)翻译过来,这是古印度因明学在中国肇兴之始。商羯罗主是陈那的弟子,按理说,应当先译《门论》,后译《入译》,但恰恰相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入论》比《门论》容易看懂。

  • 标签: 《汉传因明二论》 佛教 因明学
  • 简介:因明是在印度婆罗门教正理派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佛教逻辑体系。随着佛教传入中国汉地,被佛教列为“五明”之一的因明也一起传入了汉地。汉传因明的传播和发展经历了南北朝时期的初传、唐初的鼎盛、清末民国时期的复兴和建国以来五十年的发展等阶段。

  • 标签: 因明 佛教传入 婆罗门教 复兴 南北朝时期 逻辑体系
  • 简介:藏汉因明的比较是近代以来中国因明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因明本身而言,比较研究可以加深对因明义理的理解,有助于解决一些长期困扰学界的因明疑难,实现新的综合。从更广泛的文化角度而言,有助于理解汉藏两民族的思维形式有哪些同异之处,这些差异对各自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何影响等。从现实意义看,有利于汉藏民族间的沟通和理解,有利民族团结与和谐相处。本文从宏观体系、逻辑论和知识论三个角度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多维视角比较的设想。

  • 标签: 藏传因明 汉传因明 比较
  • 简介:本文是关于印度佛教逻辑(hetuvidya,因明)研究的概述。因明是由六、七世纪两位杰出的佛教逻辑学家陈那(Difinaga)和法称(DharmakTrti)所创立。诚如舍尔巴斯基所指出的,佛教学者自己称这门学问是关于“逻辑的原因(hetuvidya)”或“正确知识的来源(prama.na—vidya)”的学说。他进一步指出,陈那之后有三个学派解释他的著作,而法称是最重要的诠释者。舍尔巴斯基说。其中的一派仅仅满足于解析文本本身,不考察其中所含的宗教或哲学的意义;而另外两派则致力于强调知识论研究的宗教价值。本文的讨论主要聚焦近百年来印度现当代学者研究因明的学术史。这些具有同样贡献的学者包括威提布萨那(S.C.Vidyabhusana)、伽特吉(S.C.Chatterjee)、罗喉罗(Pt.RahulSankrityayana)、穆克纪(SatkariMookerjee)、夏斯特利(D.N.Shas—tri)、潘迪(R.C.Pandey)、巴林戈(S.S.Barlingay)、巴特(S.R.Bhatt)与梅赫罗特拉(AnuMehro—tra)、R.普拉萨德(RajendraPrasad)、特里帕提(C.L.Tripathy)、巴拉德瓦伽(VijayK.Bharad·vai)、谷克乐(PradeepK.Gokhle)、H.S.普拉萨德(MangalaR.ChinchoreH.S.Prasad)、秦乔芮(MangalaR.Chinchore)以及一位印度裔牛津学者马提拉(B.K.Matilal)。本文将介绍他们有关佛教因明的研究及其对于因明学术史的贡献与影响。

  • 标签: 佛教因明 佛教逻辑学家 陈那 法称 正确知识的来源
  • 简介:本文的美国因明研究概况主要是有关佛教认识论和逻辑学研究的趋势,其研究奠基在巴利文、梵文和藏文原典的基础上,以及美国佛教研究学者有关方法论讨论的内容和评价上。在欧洲和俄罗斯早期出版物中发表的关于因明的研究基础上,美国的因明研究继续对佛教研究领域进行分析。主要代表学者有波特(K.Potter)、鲁滨逊(R.Robinson)、威曼(A.Wayman)、齐思贻(R.Chi)、亨廷顿(C.Huntington)、卡比宗(J.Cabez6n)、加菲尔德(J.Garfield)、布鲁门沙(J.Blumenthal)、德雷福斯(G.Dreyfus)、邓恩(J.Dunn),等等。他们中的一些人相信在佛教逻辑认识论的传统研究中使用符号语言和西方逻辑的概念的必要性(如波特、鲁滨逊、加菲尔德等人),而另一位学者亨廷顿则认为.龙树运用逻辑是为了否认推论思维。鲁滨逊则论证了龙树长于运用公理知识与推理规则。并用于实证形而上学的概念。

  • 标签: 遮诠论 佛教知识论与逻辑 美国的佛学研究 佛教意义论 佛学研究方法论 因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都小学五年级了,还没有正式下过厨房。记得有一次,我请几个同学到家里来玩,碰巧妈妈不在家。我硬着头皮上阵,看着一堆堆荤素食材发愁,

  • 标签: 《新新厨星》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
  • 简介:谁也无法给活跃在当下城市中的新新女性下准确定义.有了棉棉、卫慧等人的轰动,人们很难绕过他们的存在,面对这群含着糖长大的宝贝,人们有些尴尬,有些陌生,有些似曾相识.

  • 标签: 新新女性 新女性写真
  • 简介:永远搞不清自己有几张信用金卡,永远要银行的朋友提醒才想到缴纳湖边别墅的分期付款,永远会在倒车的时候把敞篷标致撞到会所外面的大理石圆柱子上,这样你就会听到马仔崇拜地、女友温柔地、下属亲近地说“你呀,真是个生活白痴。”而你也可以坦然地在公司烧烤晚会上承认:“今天的事情我可不在行。你们都知道,我是生活白痴。”可如果你是最小的小蚂蚁,肯定在上司面前藏拙还来不及呢,巴不得说自己是全能选手,哪里会不打自招,承认自己是生活白痴呢?

  • 标签: 分期付款 大理石 白痴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