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如何提高儿科新进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对新进儿科护士在心理护理、技术水平培训、以及交流的技巧培养,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结果经过短期培训,从角色的适应、岗前培训、缓冲心理压力措施、提高新护士的专科技术水平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新进护士在老护士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急救技术、动脉采血技术、头皮输液技术、静脉留置针技术的练习等几个方面进行培训,儿科新进护士能在短时间内适应儿科护理工作。结论通过针对性的对新进儿科护士在心理护理、技术水平培训、以及交流的技巧培养,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 标签: 提高 儿科新进护士 工作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透室新进护士培训的有效方法,严把专科理论,专科操作与实践,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院感控制,应急处理这五关,为规范血液透析室新进护士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新进护士 培训 五关
  • 简介:目的通过护理操作技能集中培训,使新进护士掌握规范、统一的护理操作技能。方法选取2007-2008年新进护士48人作为集中培训组,2004-2006年新进护士38人作为传统培训组,两组均在6个月内完成50项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对两组进行的必考项目院内CPR、吸痰、静脉输液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集中培训护士的考核优秀率及考核成绩均优于传统培训组护士。结论对新进护士进行操作技能的集中培训提高了护士的操作能力,提升了护士的沟通能力和带教老师的带教能力。

  • 标签: 新进护士 操作技能 自信心 沟通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新进护士护理风险意识现状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干预措施以提高新护士风险意识,保障护理安全工作。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自设问卷调查表,对云南省某三甲医院2022年55名新进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风险意识水平多数集中在中等至好区间;新进护士在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处理这三个方面较为薄弱,对于工作风险认知及法律风险认知水平良好。结论 新进护士需要不断加强风险教育,工作中学会总结及积累经验,能够熟练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独立处理风险,科学地优化工作流程,才能保障护理安全。

  • 标签: [] 新护士 护理风险意识 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手术室新进护士执业前的培训模式。方法改变过去培训模式“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在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白班两个月进行中小手术的配合,采用“集中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后再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由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p班(16-24)两个月的模式,并对两种培训模式进行效果比较统计分析。结果巩固了新进护士的无菌观念、掌握了无菌技术操作,手术配合能力和应激能力明显提高,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手术室新进护士实行集中岗前培训理论和操作后再一对一带教”一个月后,由高年资护士指导下上p班(16-24)两个月的培训模式后,新进护士的计划性、应激能力明显提高,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新进护士 培训体会 手术室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对儿科新进护士独立上岗能力提高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4年儿科 20名新进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选择 2015年 24名儿科新进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独立上岗能力。 结果 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组的新进护士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护理患儿的整体能力均比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应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独立上岗前培训,有利于提高儿科新进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业务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此方法确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案护理 儿科新进护士 独立上岗能力 岗前培训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CBE培训模式对提高新进护士留置针静脉输液水平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新进护士40名,20名采取CBE培训模式;20名采取传统培训方式,从理论、操作、病人满意度三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CBE培训后的护士三个方面得分显著高于传统培训方式,与培训前相比提升显著。结论CBE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新进护士留置针静脉输液水平。

  • 标签: CBE 新进护士 静脉输液 培训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个案护理对儿科新进护士独立上岗能力提高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 2014年儿科 20名新进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选择 2015年 24名儿科新进护士作为实验组,采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比较分析两组护士的独立上岗能力。 结果 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岗前培训组的新进护士其理论和操作成绩及护理患儿的整体能力均比传统教学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 应用以个案护理为内容进行独立上岗前培训,有利于提高儿科新进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儿科业务知识水平和相关技能,此方法确实可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案护理 儿科新进护士 独立上岗能力 岗前培训 .
  • 简介:摘 要:目前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工作量逐渐增加,工作期间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对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通过分析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为保证医护人员职业安全提供参考。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胜任力为导向进行口腔正畸新进护士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至2019年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新进轮转护士60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名行传统入科教育,为对照组;另外30名进行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入科教育,该组作为实验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法律法规和核心制度认知、基本技能、基本理论评分、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评分、总分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针对口腔正畸新进护士进行胜任力为导向的入科教育,不仅能提高护士的岗位胜任力,提高护理质量,同时可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养,有利于提高护理团队的整体素质。

  • 标签: 以胜任力为导向 口腔正畸 新进护士 培养方法
  • 简介:目的:调查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熟知程度、掌握程度,以制定对新护士静脉输液新技术、新知识的指导与培训方案。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136名在某三甲医院工龄一年以内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护士对静脉输液新技术的了解缺乏,在临床实习期间有关知识讲解少、临床应用少、实际操作少是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结论应加强对新护士静脉输液相关知识的指导与培训。

  • 标签: 新护士 静脉输液新进展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新进护士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对我科新进护士实施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教学,为期半年,共58人。分为观察组26人,对照组26人。观察组采用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导师式方法培训,比较两组护士出科考核成绩、科室医生对护士满意度评价、住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培训考核成绩,科室医生对护士的评价以及住院病人对护士满意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PCMC教学模式与案例分析法结合培训,新进护士不但能尽快掌握专科理论知识和技能、急救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护士,而且能提高新进护士的安全服务意识,使其成为全面优秀的护士,同时也全面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体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新进护士培训PCMC教学模式案例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儿科新进护士工作及动手能力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首要进行观察分析新进护士在理论技术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有效措施。结果通过系统的带教和培训在短时间内提高儿科新护士的护理工作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结论通过观察分析新进护士在理论技术及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并实施有效的培训不仅提高了她们的动手能力从而也提高了患者对其的满意度增强了她们工作信心、责任心及积极性。

  • 标签: 儿科新护士 工作及动手能力 原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对新进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11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品管圈活动,比较其活动前后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及造成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活动后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较活动前明显升高,差异显著(P<0.05);活动后静脉留置针穿刺失败率较活动后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品管圈可有效提高新进护士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成功率,改善服务质量,从而减轻患儿疼痛,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穿刺成功率 小儿头皮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全科医学的在目前的医学发展中越来越受重视,同样在口腔医学中,全科口腔门诊可以治疗综合性口腔疾病,凡是口腔内涉及到的疾病均可以在全科口腔门诊中得到初步治疗和解决。同时,这样的口腔门诊相较于专科口腔门诊,对于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实践技术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门诊护士需要配合口腔科医师完成分诊、护理处置,因此对于新入职的护士来说进行一套完整的岗前培训后正式后再进入临床岗位,才能完成对患者的护理并配合医师完成临床工作。故本文对目前新入职的护士在进行入职前培训应该选择哪种教学方式对其在将来的工作中帮助最大进行探讨。

  • 标签: 口腔全科门诊 新进护士 岗前培训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模式的工作坊培训对手术室新进护士培训效果。方法选择42名进行规范化培训的护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1名)和对照组(21名)两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的传统训练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CDIO模式下的工作坊式培训。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培训后,两组手术室知识考核成绩分别为(72.31±2.16)分、(73.61±2.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操作技术得分为(7.42±0.13),高于对照组的(6.62±0.11)分;观察组操作后的处置得分为(7.12±0.20),高于对照组的(6.27±0.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专业素质得分为(7.41±0.25),高于对照组的(6.55±0.22)分;观察组应变能力得分为(7.06±0.22),高于对照组的(6.35±0.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DIO模式的工作坊培训对手术室护士的培训是有效的,联合应用效果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有利于实践技能的提高。

  • 标签: CDIO 工作坊 护士培训 手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