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左翼记者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记者团体.1932年在上海成立,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于1936年自行解散。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针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

  • 标签: 中国共产党领导 新闻记者 联盟 左翼 第二次国共合作 1927年
  • 简介:<正>朋友从台北回来,问起他对于台湾媒体报道"3·11"东日本大地震的观感,他直摇头,觉得用词还有记者画外音的语调过于煽情,甚至有点让人感到恐慌。我不觉得奇怪,因为这就是台湾媒体的风格。因为竞争激烈的关系,也因为收视率的压力,而形成了一种新闻媒体形式化的采访模式。也因为这样,台湾记者在东京机场紧追台湾留学生,最终要由警

  • 标签: 采访模式 东日本 外滩画报 被采访者 保安人员 核危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谁是第一个报道南京大屠杀的新闻记者?长期以来,许多学术著作都说是美国《纽约时报》的记者弗兰克·提尔蔓·德丁。因为他在这份具有国际影响的美国第一大报《纽约时报》上发表了著名的报道《所有俘虏均遭屠杀》,震惊了世界。但经仔细检阅与研究,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新闻记者 《纽约时报》 学术著作 国际影响 弗兰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素质教育工作以及社会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校报新闻工作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由于校报不但是反应高校思想政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更是反应高校生活的重要方式。因此,高校校报的质量问题就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主要对我国高校校报新闻摄影记者的素质培养的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并为其提供了一些合理化参考建议。

  • 标签: 高校校报 新闻摄影 记者 素质培养
  • 简介:新闻采访是一种以人际交往为基础的特殊调查研究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信息的获取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互动和交流。因而了解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尽量消除对方不良的心理情感以及针对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和各种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采访方式成为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心理修养必不可少的要素。只有这样,才能架构起与受访者心灵的桥梁,进入对方的世界,以保证新闻采访活动的顺利进行。

  • 标签: 新闻采访 记者 受访者 心灵的桥梁
  • 简介:在中国,大量记者投入社交媒体,成为新兴的在线行动者。这是在哪些结构性力量的作用下展开的?他们的实践又因此呈现出怎样的特征?本文认为,在中国的微博场域中,权力控制、组织利益、个人诱惑呈现出新和旧的交织。职业新闻人群体在这些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得以成为行动者。在记者实践和中国场景的互动中,“职业抗争”成为了极有效的话语策略,帮助记者跨越职业伦理约束,从记录者转变成行动者。

  • 标签: 记者微博 行动者 微博研究
  • 简介:平日里,我们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的新闻都是记者们的大作。有一些记者终日伏案写作,也有一些记者为了获取第一手资料并尽快地将它们报道给世人而被派往重大事件的发生地。

  • 标签: 记者 新闻 报纸
  • 简介:早在20世纪初,中国新闻从业者的职业化道路开始萌芽,但受各种政党关系、国外势力的干扰以及国人自身文化体系的影响,一直发展缓慢。“记者座谈”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闻记者自己的组织,参与者是在职的普通新闻记者,他们自发参与组织,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术修养、探讨新闻理论、确定自我价值。1935年之后,“记者座谈”投入较多精力关注日本侵华事宜。在《记者座谈》专栏上,他们对日本的新闻事业进行详细介绍。后期还有较多文章从职业道德层面对日本媒体进行批判。关于抗战压力下的记者工作如何进行的探讨也曾在《记者座谈》专栏上出现,关注抗战这个特殊背景下新闻记者职业道德操守问题。

  • 标签: 记者座谈 新闻职业化 抗战
  • 简介:无论是炮声隆隆的战场,还是万众瞩目的奥运赛场,新闻热点在哪里,记者的身影就会在哪里。记者的种类有很多:体育记者、娱乐记者新闻记者……这个职业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呢?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赴港生子”的是与非近日,香港某媒体刊登了港人抵制内地“双非孕妇”赴港生子的文章,其言辞之激烈引起了众多网友关注。据新华网报道,2010年在香港出生的88000个新生婴儿中,约有41000名为内地“双非孕妇”在香港所生,接近在港出生婴儿数量的一半。

  • 标签: 记者 出生婴儿 2010年 是与非 香港 新华网
  • 简介:新闻资讯全球化时代,微博等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使“人人都是记者”的“公民记者”理念被推崇和追捧。诚然,“公民记者”的出现确实体现大众在网络时代一定的自主权、表达权和知情权等。但“公民记者”真的是前景一片光辉灿烂吗?本文试从传播学理念及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以资商榷。

  • 标签: 微博 公民记者 乐观
  • 简介:请大家仔细想一想,新闻里的那些事是怎么得来的呢?没错!是辛勤工作的记者,在事件发生的最前方,为我们发出一条条报道。每年的11月8日,就是他们的节日——中国记者日。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乡村小旅馆的墙上有黑漆漆的大脚印,顶灯透出蓝光,像古老的符咒,白地砖渗出屎红色,像蟑螂的肚皮。我缩在被窝里,真冷,外面很安静,但有风,呼啦啦吹过荒草和别的东西。老邓还没敲我的门。这一趟,我们花了十一个钟头,车在大山里奔走,闯过羊肠小道,趟过石块和洼坑,底盘乒乓响,帕萨特2.0差不多快散架了。抵达乌盟的时候,我脑子里嗡嗡嚣叫。

  • 标签: 李果 记者 乌盟 聂小倩 新闻社 卫生间
  • 简介:从我开始写作时起,就因稿件的往来与许多文学期刊和报社的文艺编辑交上了朋友。但是翻检十几年的用稿记录,我发现自己在各级报纸发表的文艺性稿件,大大多于文学期刊。扪心白问,做出这样的选择不单是因为报纸的时效性更强,且有更多的读者,更重要的是,自青年时代起,自己内心深处就在做着一个绵长的记者梦。

  • 标签: 记者 文学期刊 文艺编辑 青年时代 文艺性 时效性
  • 简介:我们经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记者拿着摄像机和我们面对面讲述来自四面八方的新闻消息。你知道吗?每年11月8日的记者节跟护士节、教师节一样,是我们国家仅有的三个行业性节日之一哦!

  • 标签: 记者节 职业 电视画面 新闻消息 面对面 摄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