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清代学术史上,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观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观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的理学观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

  • 标签: 方东树 理学观 援佛入儒
  • 简介:的诗学观点主要集中体现在其《昭昧詹言》一书中,此书可视为桐城诗学之大成。本文意在梳理的诗学渊源,主要从三个方面:家学、父执辈的影响及师承,通过对方诗学渊源的把握和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辨明桐城诗学的渊源和走向。

  • 标签: 家学 父执 师承 以文论诗
  • 简介:作为诗学理论的现实基础,对清代前中期诗学流派均有不同程度的批评,其主要特征:一是立足师古,崇雅贬俗、崇真黜伪;二是立足诗歌创作,强调创作与批评相统一。对“近代”诸家的批评,虽不免武断,但却体现了他对时代诗学问题的独特思考。商榷前藻,发明诗学奥旨,以期金针度人之心理诉求,是其著述《昭昧詹言》的主要动机。

  • 标签: 桐城派 方东树 《昭昧詹言》 清代诗学
  • 简介:分析了清朝中后期桐城派作家姚莹与在时代变迁之际的交游状况,通过他们的文集、书信、诗稿等文献资料探索了他们交往的心路历程,认为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学术探讨对后代学术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 标签: 桐城派 姚莹 方东树 交游
  • 简介:(1772—1856)字植之,别署副墨子,安徽桐城人。诸生。晚年取蘧伯玉五十知非、卫武公耄而好学之意,以“仪卫”名轩,人称仪卫先生。曾祖名泽,乾隆时的贡生,以诗文名於世,为姚鼐之师,其墓志铭亦出姚鼐之手。祖名训,父名绩,字展卿,县学生,皆以诗文名。及其父展卿,又转从姚鼐问学。他上上承家学,又师事姚鼐。

  • 标签: 方东树 文学思想 诗歌 文学创作 文体 文章风格
  • 简介:的"一佛、二祖、五宗"之说,概括了七言古诗自杜甫至陆游之间的流变过程,是对前人七古诗歌史认识的深刻总结,虽然只涉七古一体,但由此揭示了桐城派诗歌史论的特点,即以"诗文一理"观念为基础,以古文理论为视角来诠释传统诗歌史,由此形成了具有桐城文派特色的传统诗歌发展史,同时借助对诗歌史具体而微的诠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正确途径。这一提法貌似推崇宋诗,实则熔铸唐宋,是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有力回应。

  • 标签: 桐城派 方东树 诗歌史论 《昭昧詹言》
  • 简介:明末清初,鉴于王学末流空谈心性的弊端,顾、黄、王三大家均予以痛斥,揭橥"通经致用"的大旗,开有清一代之学风.迨至乾嘉,由于清廷屡兴文字狱,使大多数学者不敢过问政治,也无心于时事,乾嘉诸老弃"致用"扬"通经",从而使清初学风为之一变,形成盛极一时的乾嘉汉学.乾嘉汉学曾在诸多方面做出一定的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只注重繁琐考证的考据学已与整个学风的转向发生(牛氐)牾.道咸之间,著,立足于经世致用的宗旨,融通汉宋,集前人批评汉学之大成,第一次系统的对十九世纪的汉学弊端提出批评,从而对晚清学风从考据到经世的迁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标签: 方东树 十九世纪 汉学批评 汉宋兼采
  • 简介:是桐城派重要的古文学家,用文章之法来评诗是其诗学理论的特色,他对谢灵运诗歌“老成深重”的品评在历代诗评中较为独特。在诗歌的形式技巧上,对谢诗的起承转合与格局布置的探研十分精妙;在诗歌的情感内涵上,尤其推崇谢诗的真情及其诗歌内部的情感变化;在诗歌的文辞上,注重谢诗字句的琢炼及用典。从诗歌的外部技法到内部情感,均认为谢诗稳重老练,具有“老成深重”之风。进一步探究可知,此评与其追求诗文的有序、情实、学力等诗学思想密切相关。

  • 标签: 老成深重 谢灵运 方东树 诗歌风格 诗学思想 视界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塘好一口塘。方方正正白纸般齐整。池水很满,如同颜料,碧澄澄的一片,映出高远的夜天:幽蓝幽蓝的,一望无垠,很深很远;有云在飘,如银白烟灰,月牙儿在上面沉浮,扯动几粒星辰,闪烁着迷人的光;拂拂夜风儿吹过,泛起层层涟漪,那月牙儿就晃动得令人心颤,似一叶扁舟荡漾;岸边几株垂柳,挂下几丝绿来,倒映出一丛丛柔意的剪影;隐隐约约,又有一渠从远处而来,玉带般婉蜒,更添无穷韵味。几声蛙鼓悄悄弹起,夹着细微的水流声,旷野里愈见幽静,夜色从四面八浸来,如烟似雾,渐渐把人裹进了图画之中……记不清是走了多少次?也记不清是看过多少回?他总是把这口塘看不够。每次回校,他都要站在这塘口痴痴地看上半天,把这水中的云天看入眼、揣进怀、藏到心中去。真美啊!他在心中赞叹着。一天讲课的劳累,孩子吵闹的烦燥,在这一瞬

  • 标签: 方塘 层层涟漪 一丛丛 一叶扁舟 正白 屁股坐
  • 简介:美吾兄:济吾来,以尊诗见示,捧读再四,欣喜欲狂。弟自入蜀以来,人事多扰,所学几尽废,而每日必读诗,惟不敢轻试,以自揣力不能追古人也。尝以诗词为中土文艺之精髓,近日士子竞骛于支离破碎之学,此道或遂终绝。今读大作,兼清刚鲜研之美,大雅不作,或幸竟为杞忧矣。五四时代倡新文学运动者,对旧诗颇肆抨击。年来弟稍致力西诗,对时下诸公颇

  • 标签: 欣喜欲狂 杞忧 清刚 论诗 方东美 子方
  • 简介:1964年生,陕西西安人。先后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十一届研究生班、全国美术院校教师解剖造型高级研修班、油画系材料表现工作室(访问学者)、油画高级创作研究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文艺创作室美术创作员。多次参加全国、全军重大美术作品展览并获奖。曾获全国第十届美展银奖,第十届美展银奖.第三届青年美展优秀奖,建党八十周年、建军八十五周年美展优秀奖,全军第十届、第九届文艺新作品奖一、二等奖等。应邀赴卢浮宫等60余家世界级美术馆考察。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台北美术馆和中央军委、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等收藏。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作品选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中国油画学会 中国美术馆 北京电影学院
  • 简介:"诗哲"美极为重视道家的艺术精神。他以形象的比喻"太空"来描述道家妙不可言的胜境,此真理、真实之"太空"胜境,为道家艺术精神的指向。超越、解放与"坐飞机"升迁等,为道家艺术精神获取的途径。道家艺术精神运转无穷,像"同心圆"扩散一样,产生广泛的影响。

  • 标签: 方东美 道家 艺术精神 太空 坐飞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的中国哲学研究极富特色,学术路向尤为独特.他一反当时流行的实证主义做法,采取“形上学”的研究思路,通过对三种形上学即超绝型态、超越型态及内在超越型态的分析,敏锐地抓住了中国哲学的“内在超越”之特质,并围绕中国哲学的“四大主潮”之精义,最终建构了“有机生命哲学本体论”这一富有深蕴的哲学体系,为中国哲学现代化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 标签: 方东美 学术路向 特质 哲学构架
  • 简介:摘要地铁运营安全和客运组织管理工作对于地铁顺利运行十分重要,因此相关管理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这两项工作。

  • 标签: 地铁 客运组织方式 安全解析
  • 简介:一《巢》是温州青年作家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君本人将其定位为家族小说。巢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巢,《说文》中的字义为: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而"巢"这一个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它独特的意象意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巢是家

  • 标签: 家族小说 东君 青年作家 马家堡 叙事传统 时间线索
  • 简介:1一九八三年,从沈阳返回西藏的马原途经西安,和时在陕西财经学院教书的韩同登大雁塔。据韩后来的回忆,“在半空之中我们曾有一次谈话,是关于出人头地的……属于广义的英雄梦的范围,

  • 标签: 韩东 叶子 成一 陕西财经学院 出人头地 大雁塔
  • 简介:美认为西方哲学不重视时间问题,往往将时间空间化,这导致他们没有承续的历史,而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的《周易》则非常注重时间问题。相比于循环的时间观和线性的时间观,他将《周易》的时间观念概括为“回旋变易”,这一时间观集循环的时间观和线性的时间观的优点于一体,不仅使得中国历史呈现出接续性,而且对于儒家精神人格的培养以及中华文化在其演变中价值的保持和发扬光大都至关重要。

  • 标签: 周易 时间 回旋 变易
  • 简介:无论是作为一个具形上学倾向的哲学家,还是作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古典诗人",美充满玄思与诗情的著述总是围绕着一个核心命题展开,这就是"普遍流行的生命"。美把宇宙和自然看作是生生不已、新新相续的生命创造领域,其中包藏了无限的善性和美景(天地之大美)。作为哲学美感化表达的方案,诗是体现生命智慧的重要途径。美认为,道德、哲学与艺术的精神相通,艺术以象征化的手法体现生命的理想境界,创造与欣赏都能"直透"美的艺术精神。"诗"是以创造性想象来表现"生命之律动"的美感活动,诗的功能在于做"人生之梦"。氏既"化思入诗"又"援诗证慧",以古典诗学的审美化方式抒发了现代人生体验。

  • 标签: 方东美 哲学的审美化 生命哲学 生命诗学 普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