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将足月窒息儿随机分为早期干预组和常规育儿组进行比较观察,早期干预组从新生儿期开始接受早期干预,常规育儿组按常规方法育儿,未进行专门干预。在1.5岁、2岁时对智能发育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足月窒息儿精神发育指数(MDI)比常规育儿组高,1.5岁时平均高11.72分,2岁时平均高14.43分。2岁时早期干预组足月窒息儿中无一例发生智力低下,而常规育儿组有3例智力低下,占8.57%。研究结果显示是期干预可促进窒息儿智能发育,有利于防治其智力低下。

  • 标签: 窒息儿 早期干预 智力发展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营养管理促进早产儿智力发育与体格发育的作用。方法就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新生儿科收治的268例早产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4例接受常规健康检查和保健服务,其余134例接受早期营养管理。随访1年,根据婴儿智力发育对照表和营养不良、身高体重标准对早产儿发育情况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和体格发育情况。结果从每月检测的大动作、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的智力发育项目上来看,观察组早产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岁时,观察组患儿身高、体重情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且1岁期间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制定个性化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方案,做好智力发育及体格发育的动态监测,及时处理早产儿各种并发症,实施早期营养管理是促进早产儿智力与体格正常发育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早期营养管理 早产儿 智力发育 体格发育
  • 简介:目的:调查分析0~6岁农村儿童智力发育的现状。方法:随机对1124名0~6岁农村儿童进行入户调查,采用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对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四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结果异常或者可疑者询问母亲文化程度及孕期情况、儿童身体状况及受教育方式。结果:1124例接受调查儿童中,116例(10.32%)DDST测试异常,确证智力低下(MR)7例(0.623%)。其中,1~6月儿童1例(0.8%),-12月16例(13.79%),-2岁25例(21.55%),-3岁22例(18.97%),-4岁21例(18.10%),-5岁18例(15.79%),-6岁13例(11.21%)。曾患新生儿疾病42例(36.21%)、早产18例(15.52%)、低体重15例(12.93%)、营养性疾病13例(12.21%)、神经系统疾病9例(7.76%)、外伤17例(14.66%)、先天性疾病2例(1.72%)。母亲文化程度:高中32例(27.59%)、初中72例(62.07%)、小学12例(10.34%)。孕期情况:母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或其他疾病23例(19.83%)、怀孕早期患病(感冒或其他情况)服药史16例(13.79%),有妊娠反应但无明显其他异常77例(66.38%)。托幼及学龄前教育40例(34.48%)、教育缺失76例(65.52%)。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0~6岁儿童智力发育障碍,以便早期针对性干预,从而减少儿童精神发育迟滞的发生。

  • 标签: 丹佛发育筛查量表 农村儿童 早期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儿童早期生长、运动及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60例儿童按保健干预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指导,观察组行保健指导。结果:观察组儿童生长、运动、智力发育均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开展儿童保健干预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临床可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保健干预 智力发育 生长发育 运动发育 神经行为 营养性疾病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儿童早期生长、运动及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接收的50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健,观察组实施儿童保健。结果:在体格发育方面,观察组更明显;NBNA评分方面,观察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均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保健对儿童早期生长、运动及智力发育产生的影响较大。 

  • 标签: 儿童保健 NBNA评分 体质量
  • 简介:智力的高低决定于大脑的发育,而营养与小儿的大脑发育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脑细胞有两次分裂高峰,一次是在怀孕6个月左右,另一次是在出生后第3个月。出生后6个月内脑细胞都在继续增加。脑细胞的增加,需供给充足的营养,如蛋白质、核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研究证明,人脑的发育和活动需要

  • 标签: 小儿智力 影响小儿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智力发育迟缓是指个体在发育阶段,由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原因所引起,以智力发育不全或受阻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本文以较常见的幼儿智力发育迟缓个例为基础,对幼儿智力发育迟缓进行探索与分析。

  • 标签: 智力发展 迟缓 语言障碍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护理与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发育迟缓儿童的智力行为发育中的效果差异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6例神经发育迟缓患儿展开分析,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与生活指导,研究组接受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采用Gesell量表比较两组小儿护理后的发育商评分;采用韦氏智力测试比较两组小儿智力评分。结果:两组小儿干预前,发育商及智力评分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各项发育商核心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小儿发育商差异显著;两组小儿智力评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个体化健康教育可促进神经发育迟缓小儿更好地开展智力发育,提高小儿智力行为发育水平,实现远期健康效应,建议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个体化 健康教育 神经发育迟缓 智力行为发育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早产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及早期干预的作用。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维普数据库,检索起止时间均为1980年1月至2011年11月。由2名系统评价员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数据分析采用RevMan5.0.13软件,检验异质性,并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评价早产对儿童智力发育的影响,15项研究(16篇文献)评价早期干预对早产儿智力心理发育的作用。9篇文献提及随机分配方法,9篇文献提及分配方案隐藏,9篇文献提及对研究对象、治疗方案实施者、研究结果测量者采用盲法,12篇文献提及结果数据的完整性,10篇文献提及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没有文献提及其他偏倚来源。早产儿智商(IQ)明显低于足月儿(SMD=-11.62,95%CI:-13.21--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4.37,P〈0.001)。对胎龄与IQ的关系进行分层分析,发现胎龄越低,IQ越低,儿童期随访,IQ从胎龄34-36周的112.7逐渐降至胎龄25周的82.1。对早期干预的作用进行了评价,各组婴儿(早产儿纠正年龄)于生后6、12、18、24、36个月采用贝利婴儿发育量表(BSID)测定智力发育指数(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DI),结果表明早期干预组MDI与PDI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均〈0.01。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早产儿智力异常的发生率(OR=0.25,95%CI:0.15-0.41)。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早产儿IQ明显低于足月儿,并随着胎龄的降低而逐渐减低,对早产儿早期干预可明显改善早产儿智力水平,降低智力异常的发生率。但早产儿干预仍缺少长期的随访研究,需要进一步的评价。

  • 标签: 早产儿 智商 早期干预 系统评价
  • 简介:含铅食品铅是脑细胞的一大“杀手”。当血铅浓度达到每升50~150微克时,就会引起儿童发育迟缓和智力减退,而且年龄越小,其神经受损越重。含铅食品主要有爆米花、皮蛋、罐装食品或饮料等。爆米花的器具由含铅的合金制成,皮蛋的制作原料中含有氧化铅和铅盐,罐装食品或饮料的罐缝是用含铅的锡焊接的,长期贮存或内盛酸性食品,铅容易逸出。此外,长期饮啤酒的人,血液中的铅含量明显升高;孕妇饮啤酒过多,血液中的铅可通过胎盘到达胎儿大脑,损害智力

  • 标签: 食品 儿童 智力发育 脑细胞
  • 简介:妈妈们是否有这样的体会:总是担心孩子营养不够,长不高,长不壮,总是鼓励孩子多吃点、吃好点?每次只要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有那么一点异样,父母就担心缺这缺那,然后赶快买些补品补药。殊不知,营养不良会影响孩子生长发育,营养过剩也会降低孩子智商。专家指出,营养过剩已成为孩子特别是城市孩子发病的新趋势。

  • 标签: 营养不良 孩子 智力发育 营养过剩 生长发育 担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早期教育及营养指导与婴儿体格和智力发育的关系。方法将140例婴儿分为两组,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仅仅是常规例行检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早期教育及营养指导,观察婴儿体格与智力发育情况。结果第一,神经行为发育,1个月时,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1年时,观察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第二,1个月时与1年时,组间体格发育并无明显差异(P>0.05)。第三,统计缺铁性贫血与佝偻病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层早期教育及营养指导,不仅可促进婴儿体格及智力发育,而且可降低营养性疾病发生率。

  • 标签: 早期教育 营养指导 体格 智力发育 关系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运动、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脑损伤患儿90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患儿45例;两组患儿接受相同的育儿知识,干预组给予早期干预,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神经检查及智力测定。结果干预组在1岁和2岁时智力发育指数(MDI)为99.1±16.8、105.4±13.4,运动发育指数(PDI)为88.5±13.6、96.7±12.6,明显高于对照组(MDI)87.9±11.3、93.9±15.1和(PDI)81.2±9.8、87.2±16.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脑损伤综合征患儿进行早期综合干预可改善其运动及智力发育,从而减少伤残,很大程度降低脑瘫、癫痫的发病率。

  • 标签: 脑损伤综合征患儿 早期综合干预 运动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近些年围产期脑损伤患儿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严重影响婴幼儿的健康发育,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发展为脑瘫。因此关于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的早期康复护理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多专家学者在该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和理论研究工作,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果。本文对近些年关于早期康复护理对围产期脑损伤高危儿智力发育的影响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后续脑损伤高危患儿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损伤 高危患儿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健康教育以及营养干预对儿童营养、体格与智力发育的作用。方法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收治的80例定期检查的健康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40例新生儿实施常规健康检查或者保健服务,设为对照组;40例新生儿同时实施早期健康教育与营养干预,设为实验组。随访两组新生儿,观察和记录两组儿童的营养、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24月龄的PA、TRF、身高、体重、头围均优于对照组,数据比较显示具备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的RBP比较显示差异性不明显,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数据比较显示具备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儿童实施早期健康教育以及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营养、体格、智力发育情况,对促进儿童健康发育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健康教育 营养干预 营养 体格 智力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健康教育与营养干预对儿童营养、体格与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定期检查新生儿90例,平均分为两组,其中45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与保健服务,45例为实验组,施行早期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观察两组儿童发育情况。结果:对比24月龄儿童营养指标和体格发育状况发现,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意义(P<0.05),其中两组儿童TRF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实验组社交、适应性和精细动作等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病率6.6%,对照组发病率22.2%。组间比较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发育期间,应用早期健康教育和营养干预,可以改善其营养与体格、智力发育状况,在其发育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值得应用和借鉴。

  • 标签: 早期健康教育 营养干预 儿童发育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对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诊治的86例婴幼儿,入院时间均在2019.10月至2021.10月,利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n=43)与实验组(儿童保健干预,n=43)。对比分析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的身高、体重、MDI评分以及PD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保健用于婴幼儿的效果显著,临床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保健对促进婴幼儿早期生长智力及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200例婴幼儿,按照随机方法分成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在随诊和定期体检时对家长进行常规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专门的儿童保健服务。对比介入效果。结果 介入后,观察组发育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介入后,观察组智力发育指数和心理运动发育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保健的实施,能够促进婴幼儿发育,提高智力和运动能力。

  • 标签: 儿童保健 婴幼儿 早期生长智力 运动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