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纳博科夫早期诗歌六首汪剑钊译灵感灵感──那是人性的“我”情欲的冲动:高涨的幸福多么热烈,──片刻的销魂。情欲的冲动──肉体的灵感,机敏恰似那精神:你豁然省悟,进发出来,──颤抖着消隐。可是,一旦雷击般的快感消失,你恢复平和,──新的生命密室中出现:心...

  • 标签: 纳博科夫 早期诗歌 后现代主义小说 《洛莉塔》 《普宁》 喧哗与骚动
  • 简介:在1963年出版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巴赫金分析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语言,提出了他著名的复调理论,进一步阐释了他的对话思想。他说,“复调小说整个渗透着对话性。”本期刊出三篇文章,分析审美活动中的对话性。

  • 标签: 审美活动 对话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 诗学问题 小说语言 复调理论
  • 简介:1930年代苏联文艺界对肖洛霍夫早期作品的评介,国内由于资料匮乏,了解甚少。针对这一时期肖氏的创作,苏联评论家们主要从社会学角度予以评析。但在主流声音的掩盖之下,却也不乏一些论述精到的“杂音”。评论主要围绕作品的主题、创作手法、对经典作家的继承与创新等方面展开。本文试图立足于此展开述评。

  • 标签: 社会学 主题 创作手法 经典作家
  • 简介:评论界普遍认为巴赫金和纳博科夫的文艺美学思想存在一定差异性。巴赫金对复调小说推崇备至,而纳博科夫则认定作者的绝对权威。然而,巴赫金对于审美活动的“他者”与“我”,即作者和主人公的对话模式分析是动态而多元的。如果说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中侧重于作者和主人公的平等对话关系,那么在《审美活动中的作者和主人公》中则强调了作者对主人公和作品整体性的超视建构,彰显了审美主体间的非平等、“非复调”关系。而在纳博科夫声明作者始终在场的同时,自然也指明了作者与主人公的强弱对立。可以说。就探讨审美活动主体关系性这一问题,巴赫金与纳博科夫的思想是共性中存在差异,差异中又存在共性。鉴于此,本文试图以巴赫金审美主体非平等对话视角来分析纳博科夫小说《防守》中作者与主人公的博弈关系,以期拓展对巴赫金理论和纳博科夫创作的阐释空间。

  • 标签: 巴赫金 纳博科夫 《防守》 审美事件 主体对话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