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破宫产中出的原因及有效的处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 128例破宫产中出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破宫产术后出血原因。结果:所选取的 128例破宫产术后出血患者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粘连。本组患者常规止血成功 112例,宫腔纱布填塞 7例,盆腔血管结扎 5例, 4例因止血后仍有阴道持续出血,行子宫全切;术后没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导致破宫产中大出血的原因非常多,主要因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在术前充分做好准备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剖宫产中出,针对病因针对性采取措施能够避免情况恶化,促进产妇尽快恢复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危险因素 术中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中出的应用价值。方法: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治疗 30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为研究组,随机选择 20例剖宫产中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作为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治疗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子宫复旧恶露排出正常,未见宫腔粘连。结论:垂体后叶素结合改良 B-Lynch缝合具有简单,止血迅速,安全易行的优点,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术,出血,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再次剖宫产中出的发生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03年~2008年283例再次、首次剖宫产病例导致中出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再次剖宫产组的出血量、中大出血发生率均高于首次剖宫产组(P<0.05);致再次剖宫产中出较高原因依次为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子宫切口撕裂;两次剖宫产相距时间<2年、再次剖宫产有腹腔粘连者中出发生率明显升高。结论首次剖宫产子宫切口情况、切口位置的选择和胎盘附着的部位,对再次剖宫产中出量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再次剖宫产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出的止血方案。方法76例剖宫产中出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止血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及宫腔纱布填塞,观察组患者接受子宫背带式缝合,对两组患者止血有效率及出血量、子宫切除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4.8%(28/33),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7.7%(42/43),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出量为(896.23±185.47)ml,显著多于观察组患者的(549.82±132.51)ml(P<0.05)。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为(4.52±1.05)h,对照组患者苏醒时间为(9.23±1.56)h,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子宫切除患者,对照组有3例患者需要进行子宫全切,切除率为9.1%(3/33),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中出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能减少出血量,及时控制出血,对降低子宫切除率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剖宫产 背带式缝合术 术中出血 子宫切除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脏部分切除是治疗肝脏肿瘤的有效手段,出血和控制出血是肝脏外科发展的主要问题。出血量与手术病死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显著关系。剖析肝脏外科的发展,肝切除的手术病死率已自早年的36%左右降至接近于零,因此熟练掌握各种控制出血技术是降低手术病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 标签: 肝脏手术 出血控制 并发症发生率 肝脏部分切除术 肝脏外科 控制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出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为挽救孕产妇的生命提供有力的保障和基础。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并出现中出现象的患者54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剖宫产中出的原因以及治疗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保障。结果发生剖宫产中出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重度妊娠征以及社会因素,各种因素因素所占的比率分别为35.2%、38.9%、14.8%、11.1%,而对出血实施治疗的常用方法为缩宫素和子宫缝合法。结论胎盘因素以及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患者发生剖宫产中出的主要原因,在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运用宫缩素并适时的采用子宫缝合法可降低中出的发生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剖宫产手术 术中出血 出血原因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出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2001~2004年剖宫产中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延长裂伤,凝血功能障碍。

  • 标签: 剖宫产 产时出血 术中出血 预防 出血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剖宫产中出出血的临床预防原则以及临床治疗措施关键词剖宫产;出血;预防;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525-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方法对评价剖宫产中出量的准确性,分析术后出血发生率及影响中出量的主要因素。方法:将本院需施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联合称重、羊水血细胞比容(HCT)换算法评估剖宫产中出量;对照组采用目测法评估剖宫产中出量,同时测定产前和产后6h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血小板数量,比较两种方法估值的准确性,并分析引起出血的因素。结果:试验组产妇中出量为(486.18±276.35)mL,对照组产妇中出量为(285.23±147.04)mL,两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6h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较产前有所下降,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血小板数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为41.0%和9.0%。出血原因统计结果显示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中出的主要原因,占总人数的63.50%。结论:目测法对评价剖宫产中出量具主观性和一定的误差,而联合称重法、羊水血细胞比容(HCT)换算法比目测法具有客观性和正确性。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中出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出血 目测法 联合称重法 羊水血细胞比容法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剖腹产中出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2年01月~2013年09月在剖宫产中出采用子宫压迫缝合法或宫腔填纱治疗的80例相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1例患者行子宫压迫缝合法有效;20例行宫腔填纱,19例行宫腔填纱有效,1例改行子宫切除。结论对于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应用子宫压迫缝合法效果显著,其中子宫体收缩乏力者应用子宫B-Lynch缝合法、Hayman缝合法治疗效果明显;子宫下段收缩乏力者应用子宫下段平行垂直压迫缝合效果明显。对于前置胎盘或胎盘粘连、胎盘剥离面持续出血者应用宫腔填纱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宫腔填纱术 子宫压迫缝合法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剖宫产中出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7 年 9月至 2019年 9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妇。其中, 384例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观察组, 299例不分娩镇痛的初产妇为对照组。记录两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阴道试产失败时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和剖宫产时的失血量。产妇因宫缩乏力缩宫素使用率、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及中出量。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缩宫素使用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剖宫产中出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因胎方位异常、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中转剖宫产,观察组胎方位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胎方位异常指征中,观察组产妇中转剖宫产手术时发现胎方位为枕前位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宫缩乏力的可能性增高,缩宫素的使用率增大,产妇剖宫产时中出量增多。分娩镇痛技术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但应注意防治由于宫缩乏力引起的出血,提前完善应对措施。

  • 标签: 分娩镇痛 宫缩乏力 剖宫产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中出的原因及有效的临床处理方法,挽救产妇的生命。方法将2009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中出的150例患者,对其出血原因及抢救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出的原因宫缩乏力115例,占76.7%;胎盘因素26例,17.3%;切口撕裂9例,占6%。本组患者常规止血成功132例,成功率为88%;宫腔纱布填塞9例,盆腔血管结扎6例,3例因止血后仍有阴道持续出血,行子宫全切;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结论剖宫产中大出血的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充分的术前准备可预防和减少剖宫产中大出血中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可降低产科子宫切除率,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出血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腹产中出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腹产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出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84例患者中,12例(14.29%)凝血障碍,9例(10.71%)子宫肌瘤,10例(11.90%)切口撕裂,19例(22.62%)胎盘因素,34例(40.48%)宫缩乏力。中平均出血量为986.4±29.8ml,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取相应的止血方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所有患者均脱离生命危险,且无严重并发症情况;结论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改善患者的出血状况,手术中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正确的止血,提高止血效果,临床上要合理使用宫缩剂,及时补充患者的血容量,降低采用子宫切除的几率。

  • 标签: 剖腹产 术中 出血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置胎盘剖宫产中出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120例前置胎盘需剖宫产的孕妇,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中采用常规止血措施为对照组,除了采用常规止血措施外,中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等方法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中出量、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中出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手术中仍可以采取延长胎盘娩出时间,但方法需得当,改良子宫浆肌层全层间断缝合,适时采取子宫动脉上行支缝合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中出量及子宫收缩乏力发生率。

  • 标签: 前置胎盘 剖宫产 术中出血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剖宫产中出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的55例剖宫产中出产妇,根据病情采取药物治疗、子宫动脉结扎、缝扎止血、宫腔纱条填塞、子宫切除等止血措施,分析中出原因、相关治疗措施和治疗效果。结果55例产妇中出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及手术切口撕裂。所有产妇根据具体病情采取不同止血措施,其中药物联合止血25例,宫腔纱条填塞止血15例,缝针止血8例,子宫动脉上行支缝扎止血5例,子宫切除止血2例,经对症止血治疗后,所有产妇止血效果良好,出血症状明显控制、生命体征平稳。结论剖宫产中出原因多,应根据具体出血情况和出血原因采取科学的止血治疗,有效止血,尽量避免产妇子宫切除,切实保障产妇生命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术中出血 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