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羊肉是我国人民主要食用的肉类,并且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质开始丰富起来,对羊肉品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羊肉品种选育工作成为了决定肉羊品质高低的关键,杂交利用是品种选育的主要手段,通过杂交可进一步培育和改良本地肉羊,是满足生产销售需求的一种直接手段。伴随着国内市场和销售需求的不断递增,传统的培育模式已经显出疲态,无法满足目前的生产要求。为此应当对肉羊的品种选育措施进行进一步更近,考虑简单杂交、三品种杂交、引入杂交等手段的实用性,尽快培育出繁殖性能好、适应能力强的肉羊品种。

  • 标签: 肉羊 品种选育 杂交
  • 简介:鲷鱼人工杂交育种开始于1964年4月,那时是采用天然亲鱼的卵进行人工受精。鲷鱼不同种间并不容易进行人工杂交,那时人工培育真鲷种苗技术也未被开发。1955年9月,把在明石市沿岸捕获的天然稚鱼,运送到和歌山县白滨的近畿大学养殖场养殖。9年后初次采卵,一部分采用养成的黑鲷精液进行杂交

  • 标签: 鲷鱼 人工杂交 选育 品种 采卵 真鲷
  • 简介:绿帝1号沙打旺是通过远缘杂交育种,父本膜荚黄芪,母本斜颈黄芪.F1代后经多代集团选择选育而成.选择标准是植株高、分枝多、叶量大、花序多、开花期早、成熟穗多,茎秆黄绿色的直立型白色花株群体.选育的新品种与对照沙打旺比较在牧草产量上增产10%以上,牧草品质上有大幅提高;种子成熟早,种子增产300%以上,新品种根可替代黄芪入药.在耐瘠薄、耐干旱、耐严寒、抗风沙等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等于或高于对照沙打旺.

  • 标签: 杂交育种 集团选择 植物学特征
  • 简介:1983年齐齐哈尔市园艺研究所从泰来东方红林场引入中国沙棘实生苗定植试栽,1993年从俄罗斯布里亚特共和国乌兰乌德市果树浆果试验站分两批引入沙棘品种9个,一个雄性品种,试验证明:俄罗斯大果沙棘在黑龙江、内蒙等地引种栽培是很成功的。在山东济南北京等地也大量结果。

  • 标签: 中国沙棘 引种选育 俄罗斯大果沙棘 杂交种 沙棘品种 实生苗定植
  • 简介: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杂交玉米新品种鲁玉31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以及栽培技术要点。通过对亲本的选择、杂交组合的配制、后代的选择与鉴定等步骤的阐述,展示了鲁玉316的选育成果。同时,结合云南省的实际种植环境,提出了针对性的栽培技术,旨在为农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玉米新品种。

  • 标签: 杂交玉米 鲁玉316 选育 栽培技术
  • 简介:本研究从组配的多对桑树杂交组合中,选育出C6×C5组合,该组合的一代杂交种苗木,经过连续多年的观察和比较试验,杂交优势稳定。主要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超过对照沙2×伦109,并克服了沙2×伦109一代杂交苗木在重庆地区易受冻害的弱点。该组合是适合四川和重庆蚕桑生产使用的一对强优势桑树杂交组合。

  • 标签: 桑树 杂交优势 C6×C5组合 选育
  • 简介:一、选育经过1992年,我们对已搜集的50余份红菜薹材料进行观察鉴定,从中选出熟性(从播种至开始采收商品薹)在40~60天之间的早熟材料5份,综合性状优良、熟性在60~90天的材料16份,1993年获得不育株系2个.

  • 标签: 杂交红菜薹 “鄂红2号” 选育方法 熟性 商品性 品质
  • 简介:赤研12号为中早熟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果实牛角形、黄绿色、微辣、风味佳、商品性好。经多年多点区域试验及生产示范,表现出高产,耐贝宁运,抗TMV、CMV,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产量表现露地每667m^2为3000~4000Kg,保护地每667m^2为6000~7000Kg。

  • 标签: 辣椒 一代杂交种 赤研12号 选育
  • 简介:沈研13号是利用100%雄性不育系A9911和恢复系S4—1—7配制的一代杂交种。具有早熟、抗病、高产、商品性优良、适应性广的特点,一般667m^2产量5000kg,适宜春秋保护地及露地栽培。

  • 标签: 辣椒 雄性不育 恢复系 杂交种 沈研13号
  • 简介:以引进的蒙古大果沙棘乌兰格木为母本,中国沙棘为父本,于1995年开展了杂交选育研究,共选育出45个优良单株。入选的优良杂种单株大部分的树高、地径、冠幅均显著高于母本乌兰格木,但低于父本中国沙棘。杂种2年生枝棘刺数为0~6个,界于父母本之间。优良杂种单株果实百果质量为20.10~63.17g,其中8个单株出现超亲现象,其余均明显小于母本,但较中国沙棘提高0~206.75%。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优良杂种单株生态适应性、经济价值分别明显高于母本引进品种、父本中国沙棘,生态经济价值十分优良。

  • 标签: 沙棘 蒙古沙棘 中国沙棘 杂交育种 生态经济型
  • 简介:I特优3381是福建省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I龙特甫A作母本。新恢复系龙恢3381作父本杂交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谊组合具有米质较优,高产,稳产,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广等特点。2003—2004年经福建省晚稻新品种区域试验,2a平均产量471.89kg/667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6.03%。达到显著水平。奎生育期129d。2006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求。

  • 标签: 杂交水稻 晚籼组合 I特优3381 选育
  • 简介:湘研美玉是以R05-35A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母本、2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一代.该品种中熟,果实粗牛角形,果实由绿色转红色,果长约14.1cm,果宽4.7cm左右,果肉厚0.4cm,平均单果质量80.3g.该品种适合在江苏、广东、云南、海南等省区作露地地膜覆盖越夏栽培.

  • 标签: CMS 三系配套 辣椒 湘研美玉
  • 简介:湘研806是利用R9814A胞质雄性不育系和甜椒自交系206配制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一代,中熟,果实粗牛角形,果色由绿色转红色,果长约16cm,横径5.5cm左右,果肉厚0.35cm,平均单果质量140g左右。该品种适合于在江苏、海南、云南等地栽培。

  • 标签: CMS 三系配套 辣椒 湘研806
  • 简介:摘要:众所周知,玉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粮食作物,其香甜可口的特点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而且人们还可以利用玉米来做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想要充分提高玉米的产量,就要充分掌握玉米杂交技术,这不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能有效的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以下我们针对杂交玉米师单8号在种植过程中的高产技术进行分析。

  • 标签: 杂交玉米 品种师单8号 选育 栽培技术
  • 简介:沈研15号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02-7为母本,以恢复系0840-7做父本配制而成的三系甜椒杂交种。该品种早熟,果实方灯笼形,果面光滑,味甜。辽宁省辣椒区域试验平均总产量3710.4kg,平均增产11.0%;国家辣椒区域试验2a平均总产量2753.5kg/667m^2,比对照冀研6号平均增产2.8%。沈研15号适应早春大棚、秋延迟、越冬温室等多种栽培方式。

  • 标签: 甜椒 沈研15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 三系杂交种
  • 简介:本文采用电泳方法对德国镜鲤,选育镜鲤及杂交种的肝组织Pod、Mdh、Est三种同工酶进行分析,三种鲤的Pod同工酶谱只有一种表型,Mdh酶谱中选育镜鲤在MDH-2出现杂交。Est酶谱中选育镜鲤Est-6有基因多态现象,德国镜鲤Est-1和Est-5有多态现象,两个亲本在生化遗传上比较接近。

  • 标签: 同工酶 基因多态现象 德国镜锂 选育镜锂 杂交后代 生长优势
  • 简介:“S001草实兼用杂交野大豆”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和通辽市国有查金台牧场共同培育的草实兼用型新品种,于2013年在内蒙古注册登记。该杂交育种工作是从1980年开始的,经过多年连续单株选育,形成稳定株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品系“S001”,奠定了培育新品种的基础。育种的目的是为了在利用中有效保护渐危的野大豆种质资源,并为短周期草田轮作和促进农区草牧业发展提供豆科品种材料。通过2011-2012年在查金台牧场、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萨拉齐三地的品比与生产试验,认为品系“S001”干草产量和籽实产量都较野大豆有很大提高,品质未下降,适应区域大幅扩展。登记品种后的试验表明,“S001草实兼用杂交野大豆”既可以作为饲草利用,也能作为籽实饲料利用,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野大豆 野大豆杂交 草实兼用 品种选育 品种比较
  • 简介: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产品组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新的品类,具有某些让消费者迫切想拥有的功能。这种看似随机无意的混搭,能够产生惊人的效果,实际上是经过了品牌经理无数次探询和试验,才得以“灵光乍现”。

  • 标签: 产品组合 品牌经理 消费者
  • 简介:本文记述了11个引进马铃薯品种的试验结果。试验中对各试验马铃薯的植物学特性进行了观测,对经济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一些品种的预期效果。结果表明,编号为BS4的品种在腾冲表现为抗病、高产,亩产达4.02吨(是当地亩产的2—5倍);编号为BS11的品种产量高,品质佳,深受薯农欢迎,产量达到每亩3.53吨,并有可能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单产。

  • 标签: 马铃薯晚疫病 品种 植物学特性 经济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