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哈密二红洼镁铁-超镁铁地表分南北两个,深部可能连为一,可划分为两个侵入期、四个岩相.第一侵入期构成的主体部分,分异良好,由重力结晶分异形成自橄揽岩相、橄榄辉长岩相向含石英苏长辉长岩相的分异趋势,基性程度依次降低.岩浆多次贯入使得纵向上橄榄岩相和橄榄辉长岩相重复出现.第二侵入期辉长苏长岩相分异程度低,性稳定,为岩浆快速冷凝的产物.岩浆属于拉斑玄武系列,发生过金属硫化物熔离,有利于铜镍硫化物成矿.

  • 标签: 二红洼 镁铁-超镁铁岩 分异趋势 重力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多次贯入
  • 简介:湖北梅川体位于扬子地块与秦岭-大别造山带会聚带之东南麓,其从老到新可分为陶斯垴、南泉、杨铺、赤铜山、宋家埂、鹊儿坡、赵俊等7个单元,归并为梅川超单元.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研究表明.梅川具I型花岗岩特征,为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依据本次野外地质观测,并结合前人研究显示,该体形戊于燕山期造山后的伸展环境。

  • 标签: 梅川杂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背景 同源岩浆成分与结构演化序列 早白垩世
  • 简介:  诗是另类特殊的诗体,形式种种,各具情趣.兹举几例,以共赏读.  一是宝塔诗.以"一字至七字诗"为基本形式,因形如宝塔,故称"宝塔诗".例如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三月,白居易被罢免了刑部侍郎之职,任命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洛阳.临行前,他的老朋友裴度等人为他置酒送别.席间,有人提议在座每人写一首一字至七字诗.白居易即以"诗"为题、为韵,写下了下面这首诗:……

  • 标签: 体诗趣 杂体 诗趣谈
  • 简介:刚玉矿化位于穆兹科尔(Muzkol)变质体内.该近纬向展布在帕米尔中部阿尔卑斯褶皱带的东部,属蓝晶石-夕线石型阿尔卑斯带变质.地质填图发现有4个变质区:低绿片岩相(白云母-绿泥石)区,高绿片岩相(黑云母-绿泥石)区,绿帘石-角闪岩相区,角闪岩相区,而刚玉矿化集中在绿帘石-角闪及周围角闪岩相变质体内的交代蚀变区.交代蚀变区内的刚玉矿化通常与层面或大型同倾斜褶皱轴面平行.根据母成分可将含刚玉交代分力3类,分别位于万解石大埋内、日云石大理内及片内.在大理内,刚玉成粉红色,与白云母、黑云母、方柱石、钙长石、正长石、金红石、电气石、磷灰石、黄铁矿及石墨共生,以Al含量变化大和Fe含量低为特点.在片内,刚玉成蓝色,与黑云母、绿泥石、电气石及磷灰石共生各种类型的含刚玉岩石均以KNa,Mg的含量较高而Fe含量较低为特点.根据P-T-XCO2图估算含刚玉交代的稳定范围在610℃<T<660℃,4.5kPa<Ptot<6kPa及0.16<XCO2<0.46内.K-Ar法测得云母的刚玉矿化年龄在2~17Ma.多波段流体反应器数值模拟显示含刚玉交代的主要形成过程为含大量硅酸盐矿物或泥质缝隙的大理的脱硅过程,是通过深部铝、硅不饱和流体实现的.

  • 标签: 交代蚀变区 矿化作用 角闪岩 刚玉 变质杂岩
  • 简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龙门隐伏碱性墙、岩床或脉产出,侵入于延长组及以下地层,主要由霞石正长斑岩、角闪二长正长、霓辉二长斑岩、白榴正长斑岩、角闪二长闪长和碱性长石正长斑岩组成。地球化学特征为:Si02含量51.25%-63.87%,K20+Na20含量7.23%-12.55%,A1203含量17.74%-20.12%,YREE含量96.19×10^6~620.57×10^-6,(La/Yb)。比为8.68~251.42,6Eu为0.62—0.98。大离子亲石元素和放射性生热元素Th含量普遍较高,Ni,Co,Cr等地幔富集亲铁元素(相容元素)相对亏损。龙门隐伏碱性主要为A1型及少量I型,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主量元素、稀土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物质来源可能为发生上涌底侵后熔融的亏损软流圈地幔,锆石U-Pb年龄为(241.6±1.9)Ma和(108±1)Ma。研究表明,鄂尔多斯西南缘早中三叠世存在局部拉张环境,早白垩世由于区域性拉张作用使地壳减薄,地幔岩浆上涌,早期形成的花岗岩部分熔融,I型花岗岩开始向A1型花岗岩转变,使得I型花岗岩具碱性地球化学特征。

  • 标签: 鄂尔多斯盆地 碱性杂岩体 岩石类型 地球化学特征
  • 简介:<正>1983年5月至1987年6月,为了弄清岷江上游支流谷河下游流域墓的文化内涵及同岷江中、下游地区东汉墓的关系,阿坝州文物管理所先后数次分别对汶川县克枯乡河坝村及龙溪乡和理县桃坪乡古城村以及理县薛城乡墓进行了调查。河坝村墓位于谷河东北岸,距汶川县城4公里,分布于河坝村附近南北长约500米的范围内,从

  • 标签: 杂谷 石棺葬 调查简报 岷江上游 汶川县 墓道
  • 简介:南黄变质核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黄变质核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核为上太古界南黄片麻岩套,中间韧性流变层由中元古界大理段及上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震旦系沉积盖层零星出露于南东,指向构造反映由北北西往南南东的剪切滑动。同构造期闪长玢K-Ar法年龄147±4.4Ma,表明南黄变质核是燕山运动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属陆内造山型变质核

  • 标签: 扬子地块 变质核杂岩 中间韧性流变层 伸展作用
  • 简介:李伍铜锌矿产于江浪变质(核)内[1],含矿系(李伍群)变质程度较高,已达绿片-角闪岩相,属中压变质相系,原恢复比较困难。分析认为李伍群原建造应归入火山-沉积建造,产于扬子陆台西缘元古代裂谷系的一个分支裂谷带中(已消亡)。

  • 标签: 穹隆体 变质杂岩 原岩建造 江浪 李伍
  • 简介:《学古书五十六》书法长卷是现今十分罕见的明代典型的装饰化书体墨迹。本文首先参考吴国豪先生的释读对其作一梳理考订;接着将其置于书体历史发展的阶段中,与此前的“书”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历代各书有传承,更有“随意增之,皆妄穿凿”的现象;最后论述其装饰化手法更具抽象的书写意义,具有十足的书法意味。

  • 标签: 五十六体 书法 装饰化
  • 简介:喀拉塔格南变质核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构造,该核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拉塔格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拉塔格群片麻岩、兴地塔格组片和长城系星星峡群变碎屑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拉塔格变质核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摘要:麻栗坡老君山变质核具有G.A.Davis 郑亚东定义的变质核特征,具有双层断层,核部由下元古界猛洞群、南捞片麻岩、上元古界新寨组和加里东期片麻花岗岩、燕山期的花岗岩组成,盖层为寒武系、泥盆系和石炭系。老君山变质核是越北古陆北部的一部分,它的形成与越北古陆、特提斯及华南加里东运动密切相关,其伸展运动和岩浆的形成是古特提斯洋打开及古特提斯俯冲越北古陆的结果,其核部变质是特提斯运动及加里东运动的结果。越北古陆在区域地质研究中一直是个难解的课题,通过对老君山变质核形成过程的阐述也较系统地说明了越北古陆的发展历程。

  • 标签: 形成过程,特征,变质核杂岩
  • 简介:变形模量是工程设计最重要的参数之一。相比原位测试法,运用建立在原位测试、相关地质特征和室内岩石力学试验基础上的经验关系方法来确定变形模量则显得更为方便快捷,更适合于中小型工程实际应用。本文探讨了采用极易获取的钻孔芯RQD来估算变形模量的可行性,以山东某核电基地为实例,在Zhang和Einsten估算公式的基础上,对RQD在0-60%区间内,提出了预测变形模量的估算公式,改善了Zhang和Einsten估算公式在此RQD区间样本数据较少的缺陷,结果表明两种公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最后利用实测的不同方向变形模量,探讨了不同方向变形模量比值与RQD的关系。

  • 标签: RQD 变形模量 岩体
  • 简介:宋代有位名叫米芾(fú)的大书法家,为文奇绝,妙于翰墨,尤擅画山水。年轻时曾做过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县令。有一年,赶上旱灾,又遭蝗祸。本来没长多少的庄稼,又被蝗虫糟蹋一空,百姓叫苦连天,悲痛不已。

  • 标签: 杂体诗 打油诗 书法家 河南省
  • 简介:摘要:光亮铜是指含铜量在99.95%以上,从电镀溶液中电镀所得到颜色发红并且光亮的一种铜。其本质上还是铜,只是人们根据含铜量以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将铜划分为红铜、紫铜、黄铜、镀白铜等。就目前而言,国内铜行业针对光亮铜的检测方法一般采取目测品位法和中频炉熔融取样两种方式进行。

  • 标签: 光亮杂铜 熔融取样 石英试管 剪切
  • 简介:人虽然渺小,人生虽然短促,但是人能学,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贵在人自身。人的那点灵光,也微弱得只够我们惶恐地照见自己多么愚暗。人的智慧自有打不破的局限,好比猫儿的聪明有它打不破的局限。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佳宝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1-09
  • 机构: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 简介:摘要:软弱工程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仍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深入,软工程越来越多,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软成因不一,类型繁多。虽然软地下工程都表现为围岩变形量大,但其变形机理是不同的。所以,本文针对软弱工程特性,首先要对软进行适当的分类,并研究不同类型软弱工程中软的破坏包括(围岩变形规律、失稳形态和失稳规律),进而因地制宜的提出对应的支护理论与技术,以及提供后期工程中的监测与反馈系统,有助于正确及时地对软弱工程稳定性做出评价,最终达到信息化施工。

  • 标签: 软岩分类 软岩破坏 软岩支护 监测与反馈
  • 作者: 李佳宝 全凯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0-27
  • 机构:四川乐西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 简介:摘要:软弱工程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仍主要采用工程类比法设计。近年来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深入,软工程越来越多,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软成因不一,类型繁多。虽然软地下工程都表现为围岩变形量大,但其变形机理是不同的。所以,本文针对软弱工程特性,首先要对软进行适当的分类,并研究不同类型软弱工程中软的破坏包括(围岩变形规律、失稳形态和失稳规律),进而因地制宜的提出对应的支护理论与技术,以及提供后期工程中的监测与反馈系统,有助于正确及时地对软弱工程稳定性做出评价,最终达到信息化施工。

  • 标签: 软岩分类 软岩破坏 软岩支护 监测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