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基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61—2016年2400多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根据百分位法确定极端降水,对中国夏季持续(持续2d及以上)和非持续(持续1d)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以江淮流域为代表,中国大部分地区极端降水量趋于增多,但华北、西南及西部部分地区趋于减少;除内蒙古中部、四川等地以外,中国大部极端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呈增多趋势。进一步对华北、江淮、华南、西南4个代表区域进行分析,发现华北、西南地区的持续和非持续极端降水量都呈减少趋势,持续极端降水量的减少更突出,极端降水更多以非持续形式出现;江淮、华南一带,两类极端降水量都呈增多趋势,持续极端降水量的增加更明显,极端降水更多以持续形式出现。

  • 标签: 中国 持续性极端降水 非持续性极端降水 趋势 极端降水持续性结构
  • 简介:利用PV-阻塞高压指数,研究了欧亚大陆阻塞高压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出现连阴降水的影响。结果显示:1978-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连阴降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区域连阴降水持续日数有比较明显的年际变化,2008年连阴降水持续日数远远超过历史同期;合成分析的结果显示,连阴降水较强年份,500hPa位势高度场上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西部地区同时有阻塞高压存在,但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对于南方各省连阴降水所起的作用不完全一样,冬季1月10日至2月2日,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频繁发生有利于湖北大部和江西、安徽局部连阴降水的增多,而不利于贵州北部的连阴降水发生;贝加尔湖地区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湖北南部和安徽西部一些地区连阴降水的发生;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偏多有利于贵州大部和湖北西部连阴降水的偏多。2008年1月10日至2月2日这段时间7省1市冬季的异常降水中,关键区阻塞高压所起的作用很复杂。贵州、江西地区异于常年的降水,可能与阻塞高压和其它天气系统的异常配置有关。

  • 标签: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连阴降水 阻塞高压 PV-θ阻塞高压指数
  • 简介:摘要从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分析钢材的适用和可持续,并通过钢材的产量以及用量说明钢材已广泛使用;钢材和钢结构是互补品,因而钢结构额定发展已成必然趋势。通过介绍目前最为常用的轻钢结构的特点以及存在问题,归结出未来钢结构的发展前景。

  • 标签: 钢材 性能 轻型钢结构 可持续发展
  • 简介:摘要暴雨是泉州市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常给当地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本文针对2015年8月28~30日强降水天气过程的特点和成因,通过物理量诊断,结合自动站资料、高空探测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强降水过程主要是受南海北部热带辐合带北抬影响,强降水地区具有明显的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

  • 标签: 热带辐合带 水汽条件 动力条件
  • 简介:摘要:本文评估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适应与可持续。绿色建筑技术的应用对于减轻气候变化影响、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和减少资源消耗至关重要。然而,在极端气候条件下,这些技术的有效和可持续可能受到挑战。通过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和案例分析,我们发现了绿色建筑技术在极端气候条件下的优势和局限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以增强其适应和可持续

  • 标签: 绿色建筑技术 极端气候 适应性 可持续性 评估
  • 简介:持续个体农业哈尔滨成人教育学院杨美云译几十年来人们倾向于改善一种称为绿色革命的农业型式,还提供价格昂贵的成套技术装置,不过所需要的资金、土地和规模条件,农户几乎都不具备。要想了解得更清楚一些,只需看一看拉丁美洲一般农民能拥有的土地量就可以了。一般地...

  • 标签: 个体农业 持续性 农业型 成人教育学院 规模条件 持续农业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可持续设计原则在汽车车身结构中的应用。随着全球对环境和资源的担忧不断增加,汽车制造业正积极采用可持续设计,以减少环境影响和提高产品的生命周期性能。我们强调了材料选择、长寿命设计、生产流程优化以及排放最小化等核心原则的关键作用。通过选择可再生和轻量化材料、优化设计以延长汽车寿命、简化生产流程并采用清洁能源,汽车制造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减轻环境负担,同时提高汽车的效率和安全。尽管面临一些挑战,可持续设计已经成为未来汽车制造业的重要趋势,为实现更环保和经济高效的车身结构设计打下坚实基础。

  • 标签: 车身机构设计 可持续 应用
  • 简介:摘要:建筑行业对环境的影响日益显著,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稀缺等挑战,可持续设计已成为建筑结构领域的重要趋势。本文通过综述可持续设计的原则、方法及其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分析了可持续设计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此外,还探讨了可持续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 标签: 可持续性设计 建筑结构 环境友好性 社会责任 经济可行性
  • 简介:摘 要:本文采用全国 584个台站 1961年~ 2011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将第 95个百分位降水量定义为极端降水阈值讨论全国的极端降水的年与四季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特征。同时将全国分为八个区域,讨论分析了 51年来中国极端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极端降水的阈值及极端降水量较大。从长期年变化趋势来看,在我国西北、华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均呈上升趋势,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呈下降趋势。而从季节变化趋势上看,春季在我国北方呈上升趋势,南方呈下降趋势;夏季在我国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华北地区为下降趋势;秋季除西北地区极端降水量为增加趋势,其他地区为整体减弱趋势,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尤为明显;冬季降水最少,却呈现出整体增加的趋势。整体上看,全国极端降水量的变化为增加趋势。

  • 标签: 阈值 极端降水 变化特征 空间分布 季节性
  • 简介:回顾了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降水事件变化观测研究的主要进展,结合全球变化的特点,重点讨论了中国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指出:最近50多年,我国降水强度普遍趋于增加,降水日数除西北地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显著减少。极端降水与总降水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很密切,西北西部、长江及长江以南地区极端降水事件趋于频繁,华北地区虽然极端降水事件频数明显减少,但极端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比例仍有所增加。连阴雨产生的年降水量在华北、东北东部和西南东部地区明显减小,在青藏高原东部和一些东南沿海地区则增加。降水日数和微量降水日数减少是近年来我国干旱化趋势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 标签: 气候变化 极端降水事件 观测
  • 简介:【摘要】随着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深入,精准扶贫政策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效果。但是扶贫不只有一时,如何维持和保持扶贫的持续发展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农甜“项目作为案例,分析在互联网背景下持续扶贫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 标签: 可持续性 互联网+农业 精准扶贫 电商扶贫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建筑结构的可持续设计与评估。可持续设计是指在建筑结构的规划、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可持续的原则和方法。该研究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介绍了可持续设计的重要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种综合评估框架。关键词:建筑结构,可持续设计,可持续评估,环境,经济,社会。

  • 标签: 建筑结构,可持续性设计,可持续性评估,环境,经济,社会
  • 简介:摘要:随着建筑工程领域的不断发展,现代预制混凝土结构因其高效、节能、可控等特点,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旨在深入探讨现代预制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并通过对其发展进行分析,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指导。通过对材料选择、工程施工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我们将全面评估预制混凝土结构在可持续方面的表现。

  • 标签: 现代预制混凝土结构,可持续性,材料选择,工程施工,环境影响
  • 简介:利用1960~2013年安徽21个气象台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对极端降水指数时空分布规律及区域极端降水环流异常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尺度上,安徽近54a持续干燥指数(CDD)呈微弱下降趋势,其余指数呈上升趋势,其中淮北持续干燥指数(CDD)下降显著,江南极端降水量(R95p)、5d最大降水量(RX5day)、日降水强度(SDII)上升显著,而江淮之间各指数变化趋势较弱;(2)空间尺度上,极端降水量(R95p)由北向南逐渐增大,5d最大降水量(RX5day)除蒙城和滁州外分布情况与R95p相似,持续干燥指数(CDD)则相反,平均日降水强度(SDII)在安徽北部和西南部较大,中部较小;(3)安徽极端降水量主要空间分布类型为整体一致型、南北差异型和淮北、淮南与江淮差异型;(4)安徽省极端降水量95%和99%分位阈值分别为25.52mm/d和39.06mm/d,年际变化呈微弱的上升趋势,5~8月是极端降水的多发期,尤其是6月下旬至7月中旬;(5)春季,安徽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受乌拉尔山和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活动影响;夏季,副高较强,低层安徽处于上升运动区,南海、孟加拉湾水汽由西南气流输送至安徽上空,同时,在北方冷空气南下的配合下,形成极端降水

  • 标签: 安徽 极端降水指数 极端日降水 环流异常
  • 作者: 于淼1康敏2
  • 学科: 社会学 >
  • 创建时间:2012-12-22
  • 出处:《赤子》 2012年第15期
  • 机构:于淼1康敏2(1、大连都市发展设计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2、大连城市创景景观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辽宁大连116000)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