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电离辐射对幼鼠海马齿状回(DG)区和CA1区树突形态及结构随时间变化的特点,为研究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详尽直接的形态学依据。方法给予21 d龄SD大鼠单次剂量10 Gy全脑照射,观察照射后1、3个月大鼠认知功能改变,海马DG区和CA1区中树突密度及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电离辐射对突触后致密蛋白(PSD95)的影响。结果SD幼鼠在照射后3个月发生明显的学习和记忆力损伤。海马DG区树突密度显著降低,照射后1、3个月分别降低了39.06%、29.27%(t=14.96、12.35,P<0.05)。海马CA1区底树突树突密度在照射后1个月降低了33.40%(t=10.39,P<0.05),而在照射后3个月其树突密度无明显变化;而CA1区顶树突树突密度在照射后1、3个月均无明显变化。此外,海马DG区和CA1区树突形态处于动态变化的过程;突触后PSD95在照后1和3个月分别降低了24.6%和50.5%(t=2.97、9.27,P<0.05)。结论电离辐射后幼鼠海马不同脑区树突密度及形态学变化提示PSD95可能通过影响树突的结构形态降低突触可塑性,从而参与放射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 标签: 电离辐射 海马 树突棘 突触可塑性 突触后致密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跑台训练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PF级雌性SD大鼠自然受孕,将孕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ON组)和跑台训练组(TE组),每组6只。CON组孕鼠安静饲养,TE组孕鼠给予3周的跑台运动干预,每天60 min,每周5 d。跑台训练设置参数:电动平板斜度为0°;履带传输速度前5 min为8 m/min,中间25 min为10 m/min,最后30 min为12 m/min。孕0 d(记为G0)开始每隔2 d记录两组孕鼠体质量变化。孕21 d(记为G21)时孕鼠置于安静环境中待产。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子代大鼠生后0 d、7 d、14 d、28 d(分别记为P0、P7、P14、P28)海马BDNF表达变化;P28采用高尔基染色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密度改变。采用SPSS 19.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孕鼠体质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神经元树突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高尔基染色显示,子代大鼠P28时,TE组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树突密度(11.330±0.558)较CON组(9.667±0.422)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4,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比较,TE组子代大鼠海马BDNF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在P0[(1.001±0.206),(2.027±0.240); t=3.244,P<0.05]、P7[(1.003±0.152),(2.077±0.172); t=4.669,P<0.05]、P14[(1.005±0.160),(1.562±0.178);t=3.329,P<0.05]、P28[(1.004±0.196),(1.790±0.191); t=2.875,P<0.05]时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期跑台训练能够促进子代大鼠海马神经元树突发育,可能与促进海马组织内BDNF表达有关。

  • 标签: 跑台训练 孕期 树突棘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子代 大鼠
  • 简介:所谓“币”,是因其形状很像两个“朿”字并排,其是否曾为货币,一直是钱币爱好者关注的问题。旧谱中早有“币”非币的说法。鲍康、李佐贤合编《续泉汇》:“此品未必属泉币……姑存以备异品”。丁福保编著的《古钱大辞典》在列出“币”等的图形后,影印本本身的“编者识”加以说明:“旧谱第一种谓之钱牌第二种谓之汉厌胜第三种谓之币第四种谓之藕心钱第五种谓之罄币实则皆为古代之铜器非币也不宜收入钱谱今存之欲以明其非币耳”。

  • 标签: 爱好者 丁福保 影印本 辞典 编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吸入亚麻醉浓度七氟烷对青少年期大鼠前额皮质树突可塑性的影响。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36只,24日龄,体重50~6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8):对照组(C组)和七氟烷麻醉组(S组)。S组吸入1.2%七氟烷3 h,氧浓度50%,流量为1 L/min,C组吸入50%氧气3 h,流量为1 L/min。麻醉3 d后行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随后处死大鼠,取大脑组织,分别采用TUNEL染色法、高尔基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测定前额皮质Ⅱ-Ⅲ层凋亡神经细胞计数、神经元树突密度和突触后致密蛋白95、桥尾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S组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停留时间、Morris水迷宫中平均游泳速度、逃避潜伏期和凋亡神经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树突密度增加,突触后致密蛋白95和桥尾蛋白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亚麻醉浓度七氟烷可增强青少年期大鼠前额皮质神经元树突可塑性。

  • 标签: 麻醉药,吸入 大脑皮质 神经元可塑性 青少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1月14日,以“炫彩黄水红漫干野”为主题的2015重庆黄水千野草场火旅游季在黄水旅游区启动,当天所有游客免收门票。黄水干野草场火旅游季在一片浓烈的秋色里正式拉开了帷幕。千野草场是重庆市目前惟一成规模累观的火观赏地。每年千野草场火烂漫的红艳都成为重庆醉美秋色。干野200万亩火广泛分布在石缝间、草地上、大树旁,景区内无处不在。启动仪式之后至明年3月底,游客进入石柱县对外开放的景点,均享受门票五折的优惠。

  • 标签: 火棘 旅游区 重庆市 对外开放 草场 石柱县
  • 简介:它主要包括十四项系列参数:1、资料分析期间的波检测;2、真时检测前——波卡片组;3、真时检测后——波卡片组;4、检测时间窗;5、每一回放波后的沉默时间;6、波记录彩色步骤;7、抗干扰异敏度;8、波检测灵敏度;9、肌电消除灵敏度;10、

  • 标签: 脑电地形图 棘波 卡片组 检测灵敏度 资料分析 系列参数
  • 简介:1996年我在宜宾市花市购入一天然象形为桩,经几年养护造型于2002年基本成型(图1),题名为《三江龙》。2003年春,我与几位桩友欣赏《三江龙》总觉得作品没有发掘树桩的自然之美。作品造型呆板,重心不稳,枝脉不清,景深不够,虽然有层次但疏密不分,是一件平庸之作,没有体现出神韵和灵气。

  • 标签: 火棘盆景 改作 作品造型 养护造型 宜宾市 树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腹部手术后小鼠海马神经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通路蛋白表达和树突密度的影响。方法24只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异氟烷手术组(Iso)、艾司氯胺酮手术组(Esk),分别给予无处理,异氟烷麻醉下开腹手术和艾司氯胺酮麻醉下开腹手术处理。术后第3天提取小鼠海马神经元进行高尔基染色和BDNF通路蛋白的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观察并记录神经元树突密度和BDNF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Control组、Iso组和Esk组的BDNF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95±0.25、0.31±0.16和0.46±0.15,pTrkB/TrkB在Control组、Iso组和Esk组分别为1.39±0.15、0.42±0.11和0.43±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56、20.01,均P<0.05)。Iso组和Esk组小鼠术后3 d海马神经元BDNF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Iso组和Esk组小鼠术后3 d海马神经元TrkB的磷酸化水平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Iso组和Es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组、Iso组和Esk组的海马神经元树突密度分别为(8.93±2.01)、(4.11±1.64)、(4.08±1.72)个/10 μm,3组的海马神经元成熟伞状树突密度分别为(5.03±1.67)、(2.02±0.88)、(2.77±1.16)个/10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3.49、22.16,均P<0.05)。Iso组和Esk组小鼠术后3 d海马神经元树突密度和成熟伞状树突密度均显著低于Control组(P<0.05),Iso组和Esk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联合腹部手术可降低小鼠术后3 d海马神经元BDNF表达水平和通路蛋白TrkB的磷酸化水平,并造成树突密度的减少。

  • 标签: 艾司氯胺酮 神经元 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树突棘
  • 简介:目的观察使用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对51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即保留韧带复合结构,使其一时离断,待椎板减压后再行复位缝合的术式。结果51例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术前平均(8.1±4.6)分,术后平均(24.0±4.7)分,改善率平均83%;随访50例,随访时间8个月至7年,离断的突复位后骨愈合率为88%。结论韧带复合结构成形术创伤小,术后脊柱结构基本稳定,功能影响少,费用低,对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具有临床实用意义。

  • 标签: 椎管狭窄 棘突棘韧带复合结构 减压术 椎板
  • 简介:目的观察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0例双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常规治疗后无效,且不存在其他系统的严重疾病以及手术禁忌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卧床4d以及进行基础背肌功能锻炼后,采取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腰椎全椎板切除减压术。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住院时间[对照组(11.23±2.56)d,观察组(7.02±2.30)d]和恢复工作的平均时间[对照组(360.36±6.99)d,观察组(55.36±3.3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06,264.250,P〈0.001),观察组术后疗效优良的人数显著多于对照组术后优良的人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15,P=0.025);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的SF-36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9,7.408,P〈0.05),比较两组患者各术前、术后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1,0.500,P=0.180,0.618);比较两组患者腰部慢性疼痛、神经根黏连和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36,0.720,3.554,P=0.098,0.396,0.059),对照组患者发生腰椎不稳的例数(10例)显著多于观察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13)。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对照组(1200.11±18.61)mL,观察组(800.22±20.32)mL]和手术时间[对照组(3.4±0.21)h,观察组(2.0±0.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55,38.829,P〈0.001)。结论保留突、上和间韧带的全椎板切除术在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明显优势,腰椎的稳定性较传统的手术方法高,且具有恢复快、损伤小、并发症少、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腰椎管狭窄症 全椎板切除 棘突 棘上和棘间韧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曾几何时,“乘车难、运货难”成为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伤痛,而如今“人便其行,物畅其流”则描绘今天道路运输市场的现状。如此强烈的反差折射出宜昌道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史。

  • 标签: 丁兵凌 《披荆斩棘写风流》 文学作品 散文
  • 简介:白菌素类药物是一类全新的抗真菌药,通过非竞争性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酶,干扰真菌细胞壁1,3-β-D葡聚糖合成,导致真菌细胞壁渗透性改变,细胞溶解死亡。2001年第1个白菌素类药物卡泊芬净获得FDA批准上市,目前已上市的该类药物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本文将概述这3种药的药动学、体外抗菌活性、疗效、适应证及安全性。一、体外抗菌活性

  • 标签: 棘白菌素 卡泊芬净 米卡芬净 阿尼芬净
  • 简介:火箭:死磕小牛阵窑姚明(中锋)、斯威夫特(大前锋)、麦格雷迪(小前锋)、德里克·安德森(得分后卫)、阿尔斯顿(组织后卫)、穆托姆博、贾沃·霍华德、苏拉、韦斯利、赫德战术自从上赛季麦蒂确立核心位置,以及韦斯利和麦克·詹姆斯到来之后,火箭队从一支放慢比赛节奏打阵地攻防著称的球队,逐渐向阵地战和快攻兼备转变,球队场均得分、助攻均大幅上扬,失误则明显降低。范甘迪对此不无得意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跳

  • 标签: 詹姆斯 比赛节奏 组织后卫 大前锋 安德森 火箭
  • 简介:排斥反应,特别是慢性排斥反应,是困扰器官移植的一大难题。诱导受者机体对移植物产生耐受反应是彻底克服器官排斥的理想措施。研究表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maturedendriticcells,iDC)在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中至关重要,其通过分泌内源性物质可诱导器官产生免疫耐受,

  • 标签: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慢性排斥反应 免疫耐受 器官移植 cells 内源性物质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启动免疫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还在调节免疫反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肝脏因其固有的移植耐受性而在免疫耐受研究中深受关注,肝移植物容易存活,伴有肝移植的其他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移植存活时间也较其单独移植明显延长.最近有人提出,在肝移植耐受中DC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因其难于分离培养,国外仅美国Pittshburgh大学在做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肝非实质细胞的分离:取6~8w小鼠,麻醉后无菌开腹,门静脉插管,用前灌液(PBS+肝素500μ/100ml)灌流2~3min,改用注射器缓慢推注2mlⅣ胶原酶(GIBCOL公司,0.05%);取材后剪碎,15mlⅣ胶原酶液(0.05%)体外消化30min.尼龙网过滤,PBS液清洗(400g×5min离心)两次,稀释成4~5ml细胞悬液.下铺细胞分离液Percoll(Pharmacia公司)制成的不连续密度梯度液,500g×30min离心后,细胞分三层,先吸弃最上层细胞碎片,再吸取两液体界面的肝非实质细胞,避免吸到最底层的血细胞,RPMI1640液(GIBCOL公司)清洗两次,400g×5min离心,即可得肝非实质细胞.2.肝树突状细胞(HDC)的培养:将肝非实质细胞用含灭活的10%胎牛血清(GIBCOL公司)的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5×106/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1ml,加GM-CSF(GIBCOL公司)10ng/ml.培养第三天轻轻吸去未贴壁细胞,换液.后隔天半量换液,培养第7~8d可收取HDC.结果与讨论每只小鼠可得肝非实质细胞约1.0~1.5×107个,细胞大小不一,类型较多.培养24~48hr后,有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少量HDC前体细胞半贴壁状散在分布,经筛选、扩增,第4d时HDC数量增多,出现6~8个细胞组成的小集落.第7~8d,HDC数量增多,此阶段细胞有一明显的增殖高峰,有大量半贴壁半悬浮的集落,集落表面的细胞有小的突起.第7~8d,每只小鼠HDC得率约为2~3×106个.因HDC难于分离培�

  • 标签: 分离培养 杆树突状 树突状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髂前下下撞击(SSI)失败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治疗的症状性SSI髋关节术后翻修病例42例,其中男13例、女29例,年龄22~35(28.1±3.9)岁,左髋19例、右髋23例。所有患者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并随访至少12个月。采用国际髋关节评分33(iHOT-33)评估患者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变化。通过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失败原因。结果通过翻修手术后,末次随访的iHOT-33评分由术前的(48.7±8.7)分增至术后的(78.4±6.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12,P<0.001);患者术后疗效不佳的主要因素为漏诊或误诊(64.29%,27/42)、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21.43%,9/42)、股骨前倾角异常(9.52%,4/42)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4.76%,2/42)。结论漏诊或误诊、股骨侧骨软骨成形术程度不足以及过度切除髂前下是SSI髋关节镜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

  • 标签: 髋关节 髂前下棘棘下撞击 外科手术,关节镜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