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咽和鼻标本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将25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咽和鼻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检测方式下的检测结果。结果 对比发现咽与鼻检测准确率与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对比差异不显著,鼻检出效果略优于咽。(P<0.05)结论 咽核酸检测与鼻核酸检测的检测效果均较为显著,两种检测方式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且咽的检测效果可能要优于对照组,不过考虑到本次研究中研究对象较少,研究结果还需要进一步证实。

  • 标签: 临床检测效果 核酸检测 咽拭子标本 鼻拭子标本 新型冠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接触式培养皿和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人员在配置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手套表面进行采样、培养、技术,并将医护人员分为两组,观察组实施接触式培养皿、对照组进行手套表面细菌的检测,将两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暴露时间10分钟细菌阳性率25.00%低于对照组、20分钟、30分钟细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段菌落数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手部细菌较少情况下,实施接触式培养皿进行手套表面细菌检测具有显著效果,值得研究。

  • 标签: 接触式培养皿 棉拭子 手套表面细菌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擦拭消毒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台面消毒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静脉用药配置台面共12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台,观察组采用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观察两组不同擦拭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擦拭消毒合格率均符合消毒标准,而观察组采用的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刚结束、结束30min、结束1h的消毒合格率均高于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结论:采用医用表面擦拭消毒及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均符合消毒标准,但医用表面擦拭消毒的时间更为持久、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擦拭消毒 静脉用药配置台面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标本和鼻标本核酸检测用于新冠肺炎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00例(检次384次),依据不同检测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92次。观察组予以肛标本核酸检测,对照组予以鼻标本核酸。比较两组核酸检测结果、同时阳性的CT值。结果:鼻阳性检测率为110次(28.65%),肛阳性检测率为135次(35.16%),可得出:肛核酸结果准确率高于鼻(P<0.05)。肛和鼻标本同时阳性共119次,经分析取得:肛标本Ct值>鼻Ct值共45次,肛标本Ct值<鼻Ct值共63次,肛标本Ct值=鼻Ct值共1次,可知:肛病毒载量更高(P<0.05)。结论:相比鼻标本核酸检测,应用肛标本核酸检测用于新冠肺炎中效果显著,获得的病毒载量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肛拭子标本 鼻拭子标本 新冠肺炎 阳性CT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病患者咽、肛标本病毒的检出率。方法:抽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04例手足口病患者,为患者采集咽、肛标本,且使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科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及其他肠道病毒检查(EV),对比两种标本的肠道病毒检出率。结果:904例患者中咽标本阳性检出率是84.29%(762/904),肛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是94.36%(853/904),肛标本的阳性检出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咽标本与肛标本均为检验病毒的有效方法,能够提升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诊断检出率,建议联合采集咽及肛,避免漏诊或者延误治疗问题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患者 咽拭子 肛拭子 标本病毒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比使用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护士消毒效果。方法采血车上工作的采血护士150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A组、B组与C组各50例,A组选择应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B组选择含乙醇、氯己定消毒湿巾消毒,C组选择洁仕夫医用外科消毒凝胶揉搓手。结果A组、B组与C组的手部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0%、90.0%和100%,C组的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结论采血护士采用洁仕夫医用外科消毒凝胶进行消毒效果好,有助于提高采血护士消毒规范的依从性。

  • 标签: 消毒方法 采血护士 手消毒 消毒效果 洁仕夫医用外科手消毒凝胶
  • 简介:目的:比较碘伏喷雾与擦拭消毒皮肤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方法:对30例实验对象左右肢体的相对应部位随机分组,一组采用喷雾,另一组采用擦拭,通过细菌培养了解其消毒效果;通过成本核算了解其费用成本.结果:喷雾和擦拭消毒合格率分别为100.00%、96.67%(P>0.05),消毒效果差异无显著性.喷雾组每次消毒100~1200cm2皮肤的平均成本为0.05~0.36元,较擦拭组用18×13cm2纱块蘸碘伏消毒皮肤的成本0.74元,降低51.35%~93.24%.喷雾组每次消毒小于100cm2皮肤的平均成本为0.05元,较擦拭组用普通棉签蘸碘伏消毒的成本0.09元降低44.4%.结论:碘论喷雾与擦拭消毒皮肤的效果相同,喷雾的成本较低.

  • 标签: 碘伏 喷雾 擦拭 消毒 疗效 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比取样方法与组织取样方法判断糖尿病足(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菌种类的一致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和万方数据自建库至2021年3月25日发表的相关文献,由2名独立的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评价,并提取数据进行分析。使用RevMan5.3及STATA13软件计算取材方法判断DF是否感染病原菌及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根据感染的深度进行亚组分析。采用t检验分析病原菌数量、χ²检验分析革兰染色分类的差异。结果共纳入了6篇研究的725个样本。在评价取样方法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时,敏感度合并=0.94(95%CI为0.82~0.98),特异度合并=0.59(95%CI为0.33~0.81);取样方法确定病原微生物的敏感度合并=0.71(95%CI为0.46~0.87),特异度合并=0.28(95%CI为0.14~0.49),集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拟合曲线下面积0.45(95%CI为0.41~0.60)。在亚组分析中,浅部感染组的敏感度较深部感染组高(P<0.01),两种取样方法在得到的病原菌数量、革兰染色分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取样对判断是否感染病原菌具有较高的价值,但其准确识别DFI病原微生物的效果较差,取样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组织取样方法。

  • 标签: 糖尿病足 感染 棉拭子取样 组织取样 病原微生物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新冠肺炎疫情的快速发展,我国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 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开展规模化核酸检测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必要举措。 由工作量巨大,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也由传统的手工和纸质材料传报方式,迅速发展为使用兼具注册登记、扫码绑定和结果反馈等全流程为一体的信息化系统——核酸咽采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为规模化和常规核酸检测工作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传统咽采集方式是医务人员穿戴整套封闭式医用防护装备后近距离接触患者进行取样,工作环境舒适度极差,并且有较高的职业暴露风险。 更加安全和舒适的新的咽采集方式和设备需求迫切。本文就近年来咽的采集装置研发进展进行综述,以期给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核酸 咽拭子 采集 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咽与鼻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一致性,为准确、高效地开展流感检测提供数据参考。方法采集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重庆市万州区7家医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口咽和鼻咽,采用荧光定量PCR进行流感病毒核酸检测,分析两种采样阳性检出结果一致性,并比较是否发热、是否咳嗽、不同年龄组、不同就诊医院类型的两种采样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共计420例受试者中,15~49岁人群(23.70%)、发热人群(27.09%)和前往综合医院就诊人群(24.89%)的流感病毒检出率较高。口咽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5.24%,鼻咽检测流感病毒阳性检出率为16.19%,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24%,Kappa值为0.897,一致性较好。不同人群中两种方法一致率相似。结论口咽与鼻咽流感病毒检测一致性较好,两种具有可替代性,在临床与流感监测工作中若无法实现双采样,可按照实际情况采用任一方,以提高检测工作的效率。

  • 标签: 流感 口咽拭子 鼻咽拭子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应用鼻与咽子产生的实际作用。  方法:选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同时进行鼻与咽两种方法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在2020年1月至2020年3月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住院患者,共88例。分析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鼻取样标本检测后阳性率和咽样标本检测后阳性率无明显差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与咽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筛检中均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能够及时控制病原蔓延。

  • 标签: 鼻拭子 咽拭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核酸筛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在核酸口咽标本采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至我院接受核酸口咽标本采集的受检者共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2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酸口咽标本采集的受检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核酸口咽拭子标本采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伤后手部功能锻炼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52例严重外伤患者,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合理术后手部功能锻炼,随访6个月分析患者术后一般情况变化及功能恢复程度。结果经运动疗法及辅助疗法实施手部功能锻炼,手部触觉缓慢恢复,临床症状如水肿、疼痛等均消除,无肌肉萎缩症状;外伤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段间一般情况及手部功能恢复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选取各种合理措施主动进行功能锻炼,6个月左右患者手部往往会得到明显恢复效果

  • 标签: 手外伤术后 运动疗法 辅助疗法 功能锻炼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暴露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1.67%;医疗用品100.00%;物体表面96.00%;医护人员98.2%;使用中消毒剂96.00%;压力蒸汽灭菌器100.0%。结果显示,本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 标签: 消毒 灭菌 医院感染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舒适护理干预在核酸咽标本采集质控中对采集者与受采者的影响。方法 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间来我院进行新冠核酸检测的受采者(n=96)通过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8)与实验组(n=48)。对照组在核酸咽标本采集质控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核酸咽标本采集失败情况及受采者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核酸咽标本采集失败率为2.08%低于对照组16.67%,P

  • 标签: 核酸 咽拭子标本 舒适护理干预 新冠
  • 简介:故障现象:最近将显卡升级为铭碹的R9550,谁知麻烦由此开始。开机将系统的MX440的驱动卸载,关机,用R9550将MX440换下,然后再开机,提示找到新硬件,装好驱动后重启,笔者发现竟然不能上网。

  • 标签: 安装顺序 驱动 硬件 MX440 故障现象 开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咽核酸持续阳性的无症状和轻型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肛核酸检测结果,为疫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5月1日至24日在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方舱医院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管理病区收治的93例入组前咽核酸持续阳性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的资料,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临床症状、病毒感染与肛门采样间隔时间、住院时间、咽和肛核酸检测结果及转阴时间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93例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者,其中男性30例(32.3%),女性63例(67.7%);年龄8~72岁,平均(46.0±16.0)岁;完成2~3剂疫苗接种者65例(69.9%),接种1剂疫苗和未接种者分别为2例(2.1%)和26例(28.0%);存在基础疾病者20例(21.5%),其中高血压〔13例(14.0%)〕及2型糖尿病〔6例(6.5%)〕最常见。无症状感染者24例(25.8%);轻型感染者69例(74.2%),以咳嗽〔50例(53.8%)〕和咽痛〔28例(30.1%)〕等呼吸道症状为主,仅6例(6.5%)出现消化道症状(5例为单纯腹泻,1例为腹泻伴呕吐)。在病毒感染第8~16天〔平均(11.55±2.27)d〕同期采集咽和肛,咽核酸阳性者79例(85.0%),肛核酸阳性者5例(5.4%)。所有患者咽核酸转阴时间为(14.7±2.9)d,肛阳性患者的咽核酸转阴时间为(14.2±1.9)d;所有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6.7±2.9)d。结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核酸持续阳性的感染者中轻型多于无症状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状,消化道传播的风险较低,消化道症状与病毒RNA在消化道中存在的相关性尚不确定。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变异株 肛拭子 咽拭子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