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方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来我院治疗的60名确诊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医疗法,即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治疗。结果实行中医疗法的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症状缓解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心理焦虑也得到了充分的缓解。结论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疗效比普通治疗方法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中医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均可引起肝纤维化。实验证明,肝星状细胞的激活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而诱导活化的肝星状细胞凋亡可使肝纤维化发生逆转。国内外的一些研究显示,植物神经系统参与对肝脏功能的调控,可影响肝纤维化的形成。其中,肝星状细胞可能是植物神经递质的作用靶点。作用于植物神经系统的药物可能为临床治疗肝纤维化提供新的方法和策略。

  • 标签: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植物神经系统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用含有当归﹑川芎﹑陈皮的煎剂浴用剂,根据心率(HR)的周波数解析法,探讨与植物神经活动的相关性。方法观察对象为10名(平均年龄28.3±4.9岁)健康成人男性志愿者,其分别进行温水浴和药浴。卧位入浴,共45分钟,即入浴前15分钟(安静状态),入浴中15分钟,出浴后15分钟。计测项目心电图,根据监视仪的时系列曲线,记录心率5分钟的平均值。结果心率变动的能量光谱分析,低周波数成分和高周波数成分的比值,两组比较,药浴剂组在入浴中和出浴后(10~15分)显著增加,但未见有意差。而心率变动的高周波数成分,和温水组比较,药浴组在出浴后10~15分钟(p<0.05)有意义的减少了。结论在本研究中,药浴剂组的心率变化比温水组更加明显。还有﹑根据能量光谱分析结果,考虑主要是反映交感神经的活动变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头晕内科治疗的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36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头晕患者进行研究,全部患者均接受生脉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静脉滴注,对于伴有多梦、失眠、焦躁患者施舒乐安定片和谷维素片。结果36例患者中25例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消失或显著缓解,比例为69.4%;7例患者头晕头痛症状有所缓解,比例为19.4%;4例患者临床症状加重或未明显改善,比例为11.2%。研究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8%。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低分子右旋糖酐氨基酸注射液,能够显著缓解植物神经功能性头晕患者的症状,并显著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头晕
  • 简介:国际最权威的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在2014年的4月批准了口服植物神经酰胺治疗人体皮肤由衰老引起的皮肤干燥、皱纹、下垂、变薄等问题的临床应用,明确了植物神经酰胺使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同年美国著名的电视医学节目“Dr.OZ”专门就口服植物神经酰胺办了一期节目,称之为新的青春之泉(thenewfountainofyouth),并在国际上掀起了热潮。

  • 标签: 神经酰胺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植物 皮肤干燥 人体皮肤 临床应用
  • 简介:神经在临床上比较多见,从精神状态上看,主要表现为兴奋或抑制;从运动机能上看,主要表现为共济运动失调、痉挛、瘫痪,更多地表现为强制运动,如转圈运动、盲目运动、暴进暴退、滚转运动等。猪患脑脊髓炎、伪狂犬病、李氏杆菌病、食盐中毒等疾病后,都可能会表现出神经。主要的表现有:共济失调、阵发性痉挛、转圈运动、角弓反张、四肢呈游泳样划动等。临床上应仔细的鉴别,才能确保不出现误诊、误治。

  • 标签: 神经症状 鉴别 猪病 运动机能 防治 运动失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使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 2017.3-2018.12期间收治的 90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其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下降( P< 0.05),同时相关症状消失。结论: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依据心电图异常情况为患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电图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使用心电图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3-2018.12期间收治的90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纳入研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相比,其心电图异常率明显下降(P<0.05),同时相关症状消失。结论对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实施动态心电图检查,可依据心电图异常情况为患者诊断以及治疗效果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电图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56例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48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采用谷维素联合心可舒治疗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患者;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心率变异性,包括时域指标(SDNN、SDANN、RMSSD)及频域指标(LF、HF);同时,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的改善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对照组的SDNN、SDANN、RMSSD均显著大于观察组治疗前(P<0.05),LF、HF均显著小于观察组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心电图检查中以时域指标及频域指标作为判定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兴奋性,确定心率变异性,判断自主神经失衡的程度,对于诊断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具有特异性。

  • 标签: 心脏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心电图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96-01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发作性疾病与癫痫样异常放电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诊断为植物神经性发作儿童的24h动态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监测到69例患儿临床发作,痫样放电(棘波、尖波、棘慢、尖慢波综合)11例,间期6例,痫样放电率为10.2%,腹痛性发作痫样放电率较高(X^2=9.35,P〈0.01)。结论: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儿童植物神经性发作诊断和鉴别诊断有着非常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植物神经性发作 动态脑电图 病样放电
  • 简介:摘要人体在各种生理活动或对其他有害刺激产生的“防御、应激”反应时,均伴有心血管活动的变化,这种适应性变化主要受神经体液调节。这种调节机制的障碍与某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发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为直接心血管效应与反射性植物神经与体液反应的综合。

  • 标签: 植物神经 心血管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植物神经因其功能主要是控制和调节动、植物共有的新陈代谢活动,并不支配动物所特有的骨骼肌运动而得名,因其主要支配内脏的非随意活动,又称自主神经或内脏神经。和躯体神经一样,植物神经也有感觉和运动两种纤维成分,其运动神经又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植物神经虽不参与骨骼肌运动,但参与循环、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体温调节等多种基础生命功能,还参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因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性疾病的表现极具多样性。通过植物神经功能调制可实现异病同治,常可达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值得重视和深入研究。

  • 标签: 自主神经 神经调制 神经传导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