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于2015-2017年,在乌拉盖管理区境内选择34个样地,采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提出的草地生物多样监测方案进行草地植被调查,基本摸清了乌拉盖草原植物群落多样现状.这将对乌拉盖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绿色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拉盖草原 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 植物群落多样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金山岛位于上海西南角的杭州湾中(E121°24′-25′,N30°41′-42′),面积0.3km2,最高点的海拔高度为105.03m,是上海市地面最高点.该岛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受东亚季风以及太平洋暖湿气团的影响,四周被水域包围,属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6℃,最冷月(1月)平均温度为3.3℃,年平均降雨量大于1000mm.Kira的温暖指数(WI)为130.2℃·月,寒冷指数(CI)为-21℃·月.土壤为地带的褐色山地黄壤,厚约1m,pH值4.5~4.7.

  • 标签: 上海 大金山岛 自然植物 群落多样性
  • 简介:为了评价东营城市生态绿地的植物群落特征,对有代表的6类生态绿地中23个样方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详细分析了其群落结构及优势种数量特征。发现东营市典型生态绿地中共有植物82种,分属40科65属,其植被类型以针阔叶混交类型为主。除广场公共绿地灌木层配置稀少外,其余样地植物群落均具有乔灌草层的垂直空间分布,其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乔木层>灌木层。乔木层物种主要有:黑松、白蜡、法桐、大叶女贞、毛白杨、国槐及苦楝等;灌木层主要配置月季、石楠、紫薇及紫荆。由于城市湖边河漫滩土壤全盐量较高且偏碱,对其植物群落种类构成起着关键决定作用;而城市生态绿地客土绿化植物群落结构稳定。

  • 标签: 植物群落 滨海盐土 城市绿地 东营
  • 简介:内蒙古高原草原区湿地具有不同于典型湿地的特征,同时还兼具草原的一些特征,在保持生物多样和珍惜物种资源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样方调查,以重要值为数量特征,采用指示种分析法和多样指数测定,对内蒙古高原典型内陆河流——锡林河中游河漫滩湿地植被群落特征及物种多样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1)锡林河中游河漫滩湿地植被依微地形由高河漫滩向低河漫滩可分为芦苇+羊草,黄花苜蓿+无茫雀麦,灰脉苔草+早熟禾,水甜茅群落,小糠草+蒙古扁穗草等5个群落,以禾本科、菊科、豆科三大草本为主,建群种有别于典型湿地和典型草原群落.(2)植物水分生态类型以湿生、中生为主且无水生类型,具有典型湿地和草原的双重特征;(3)湿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均匀和丰富度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多样和丰富度较草甸草原低但高于典型草原;(4)锡林河河漫滩湿地植物群落是典型河流湿地和典型草原之间的过渡类型.表6,参28.

  • 标签: 锡林河 河漫滩湿地 生物多样性 微地形
  • 简介:为了揭示因水文条件改变而发生变化的洲滩植物分布规律,以洞庭湖洲滩植物为研究对象,沿泥沙洲滩、泥沙-湖草洲滩过渡带、湖草洲滩、湖草-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洲滩过渡带、芦苇洲滩的带状顺序,分析植物群落α多样和β多样特征,研究群落多样与土壤水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从泥沙洲滩到芦苇洲滩,土壤含水量呈递减趋势;随着土壤含水量递减,群落物种丰富度不断增加,但群落Shannon-Wiener指数并没有显著改变(p〉0.05);从泥沙洲滩到湖草-芦苇洲滩过渡带,群落间相似显著增强(p〈0.05),物种替换率变化幅度不明显(p〉0.05),而从湖草-芦苇洲滩过渡带到芦苇洲滩,群落间相似显著降低(p〈0.05),物种替换率明显变大(p〈0.05),β多样增大。一旦湿地水文条件改变,洞庭湖洲滩植被分布也将发生变化,并促使原有植被发生逆向演替。

  • 标签: 植物群落 洲滩 群落多样性 土壤水分含量 洞庭湖
  • 简介:暖温带河滨湿地植被以草本植物群落为主。以黄河下游河滨湿地的河漫滩和背河洼地的15个草本植物群落为调查对象,研究河滨湿地不同草本植物群落的组成及多样。结果表明,15个草本植物群落中共有31科73属94种植物,包括2科蕨类植物植物和29科被子植物植物,其中,禾本科植物最多(12属17种);丰富度最高的是狗尾草(Setariaviridis)群落;15个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介于0.22~2.07之间,人工群落荷花(Nelumbonucifera)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低,仅0.22,而另一人工群落水稻(Oryzasativa)的Shan-non-wiener指数却最大,达到2.07;典型湿地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较高,如扁秆藨草(Scirpusplaniculmis)、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水烛(Typhaangustifolia)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都大于0.6;Simpson多样指数最高的是荷花群落,而最低的是水稻群落;15个群落中,多样指数、丰富度、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各群落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河滨湿地自然草本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高于人工草本植物群落,而Simpson多样指数则是前者低于后者,但人工草本植物群落与自然草本植物群落间4个多样指数的差异并不明显。

  • 标签: 河滨湿地 草本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人工植物群落 自然植物群落 黄河下游
  • 简介:于2015年8月和2016年7-9月,以吉林省向海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在采样区内,从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沿土壤水分梯度,设置采样线和植物调查样方,共设置1m×1m的植物样方60个,开展植物物种多样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采样区内共有草本植物16科33属38种;从草甸→沼泽化草甸→沼泽,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加,优势物种分别为羊草(Leymuschinensis)和乌拉草(Carexmeyeriana)、碱蓬(Suaedaglauca)和乌拉草、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香蒲(Typhaorientalis),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逐渐减小,而Simpson优势度指数逐渐减小,Pielou均匀度指数呈波动变化;土壤水分梯度变化是导致研究区植物群落物种变化的主要原因,草甸和沼泽化草甸中的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较小,而沼泽中的植物群落中的物种组成与前二者差异较大。

  • 标签: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水文梯度 沼泽 沼泽化草甸 草甸
  • 简介:通过样地法对小浪底水库库区山地生态系统不同群落间的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1)、Margalef物种丰富度(D2)、种间相遇概率(P)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sw)等多样指数进行研究,利用统计方法分析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指数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1)物种多样指数和丰富度指数与群落类型有密切关系,同一类型的群落中,多样指数随演替时间表现出复杂的关系;2)土壤含水量对H'、P、Jsw、D1等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土壤厚度与H'、D1、P呈显著正相关;多样指数与坡度无相关;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与多样指数H'、D1有显著的正相关;3)多样指数H'与乔木、灌木群落生物量表现为正相关关系,草本群落与D1相关不显著;4)乔木林群落的恢复时间与Jsw、H'呈正相关关系,其余多样指数(P、D1、D2)与恢复时间关系不显著(p〉0.05);恢复时间每增加10a,群落物种数平均增加约6种;5)物种多样指数H'与灌木的盖度和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有些单优群落随高度增加和盖度提高,多样指数反而表现出降低;6)草本植物群落的高度和盖度与物种丰富度指数D2与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H'相关不显著。

  • 标签: 物种多样性 退化生态系统 土壤因子 植被恢复 低山丘陵区
  • 简介:为了分析和探讨海拔对植物多样的影响,沿海拔梯度(1600-2600m),设定14个样地,对每个样地内对植物物种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随海拔升高,群落优势种变化依次为:辽东栎、油松、白桦、红桦、华北落叶松和云杉.群落内乔木树种的平均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单峰变化.群落内不同生活型树种(针叶树和阔叶树)的最大树高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阔叶树最大胸径无明显变化规律,针叶树最大胸径不断减小.中海拔群落内,针叶树种的最大树高和胸径高于阔叶树种.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均表现为单峰变化,中海拔群落(1900-2200m)植物多样最高,高于低海拔群落(1600-1900m)和高海拔群落(2200-2600m).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反映出的植物α多样变化与海拔高度显著相关.在研究地区,植物多样变化与群落所处的海拔显著相关,此外,还与群落结构、物种组成、树种特性和人为干扰有关.

  • 标签: 物种多样性 海拔梯度 群落 关帝山
  • 简介:采用样地法对福建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的福建青冈天然群落进行植物物种多样研究。结果表明:该群落植物物种多样指数和均匀度指数较高,但乔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较低;福建青冈为群落绝对优势树种且分布均匀,在群落中处于主导地位;群落稳定性好,对于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保护,特别是对珍稀植物福建青冈种质资源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福建雄江黄楮林自然保护区 福建青冈 物种多样性
  • 简介:选择榆中-兰州-永登(线路1)、兰州-皋兰-白银(线路2)、兰州-中川-景泰(线路3)三条调查路线,采用线路调查与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地区的植物优势种组成、植被类型、物种多样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内共有植物187种,分属48个科,124个属,其中乔木38种,灌木40种,草本107种;优势科为菊科、豆科、蔷薇科、禾本科,所属的植物种占调查范围内所有种的15.14%、11.35%、11.35%、10.81%;柽柳、柠条、红砂、白榆、束伞亚菊、冰草、滩地韭、长芒草、阿尔泰狗哇花、蝎虎霸王、莳萝蒿在三条线路中均出现,并且重要值均较高;各条线路中植物群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演替,而群落更新不明显;调查区内植被类型可划分为9种类型,即4种天然植被类型和5种人工植被类型;三条线路中,草本层的植物多样均大于乔灌层,线路2的Margalef丰富度、Simpson多样、Shannon-wiener多样低于线路1和线路3,而生态优势度高于线路1和线路3。

  • 标签: 黄土丘陵区 兰州 植物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沿海南省东线高速公路设置13个样地,对其进行植被群落物种多样调查,并采集样地土壤,测定含水量、pH、有机质、全N、电导率等指标,探讨植被群落物种多样群落类型以及α多样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地共调查到植物43种,分属17科41属,其中,禾本科、豆科分占物种总数的23.25%、18.60%.狗牙根、蟛蜞菊、野扁豆、紫茎泽兰在其群落中重要值都在0.2以上.根据TWINSPAN分类结果,将样地植物划分为四个群落类型:厚藤-蕨-蟛蜞菊,狗牙根-蟛蜞菊-假马草,紫茎泽兰-野扁豆-土牛膝,黄花稔.高速公路边坡的α多样偏低.Margalef指数、Shannon—Weiner指数与含水量正相关,Pielou指数与含水量负相关.Shannon—Weiner指数、Simpson指数与有机质、全N、pH、电导率正相关,与C/N负相关,Margalef指数刚好相反,表明土壤含水量是边坡植被α多样差异的最主要影响因子.

  • 标签: 植物群落 Α多样性 土壤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 简介:对三亚自鹭公园绿化植物群落结构和多样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调查的白鹭公园区域中共有乔木树种44种,隶属于25科、36属;灌木36种,隶属于31科36属;草本60种,隶属于19科53属.群落结构以椰子为乔木层主体树种,灌木以粉单竹、江边刺葵、佛肚竹和黄金榕为主,草本植物以地毯草最多.三亚市白鹭公园绿地的树木径级主要为中、大级,小径级立木较少.Shannon—wiener指数(H’)和Simpson指数(D)总体趋势由大到小的顺序相同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白鹭公园后期管理中应适当栽植小径级乔木物种,以增强绿地的可持续.增加灌木植物的种类和栽植均匀,提高整体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以期自鹭公园人工植物群落形成一个更加稳定的生态群落

  • 标签: 三亚白鹭公园 群落结构 径级 物种多样性
  • 简介: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将植被恢复阶段划分为演替前期、演替中期和演替后期,并测定每一阶段植物群落特征及多样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演替进行,地上生物总量和中旱生物植物生物量显著增加(P<0.05),中生植物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后期>前期(P<0.05),旱生植物生物量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2)随演替进行,Shannon-wiener多样指数(H)、Simpson多样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Simpson均匀度指数(E’)与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减小(P<0.05),物种丰富度指数(S)的大小顺序为中期>前期>后期(P<0.05);(3)随演替进行,群落优势种狗尾草(Setariaviridis)和狗芽根(Cynodondactylon)的重要值显著增加(P<0.05).

  • 标签: 演替 群落特征 生物多样性
  • 简介:采用实地踏查的方法选取了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中4大类植物群落景观进行生物多样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中物种丰富度平均为7.1031;物种均匀度平均为0.7483;Simpson指数平均为0.8876、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为3.0993.各区域的植物群落配置各有特点,其中,微地形、滨水空间的物种多样较大.

  • 标签: 黑龙江省森林植物园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 简介:摘要  在机场内通过样方调查法对草本植物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遵义机场围界内草地植物有24科、60属、63种。结合调查的植物特征和鸟类活动,分析机场内不同区域、不同植物群落类型对昆虫、鸟类活动的影响,从而得出机场不同区域植物群落对鸟类觅食关系,在明确鸟类植物食物源方面和预防鸟击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 简介:利用极点排序法对宁夏盐池县四儿滩湿地交错带的边界进行确定,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植物的生物多样.结果表明:1)沿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的生境梯度,交错带划分结果为北样线交错带样方为N8~N13,南样线为S15~S24,东样线为E13~E22,西样线为W23~W30.2)4条样线多样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表现为交错带>旱生带>湿生带,均匀度指数均表现为旱生带>交错带>湿生带,优势集中性指数均表现为湿生带>交错带>旱生带.3)受人为干扰和地形差异的影响,不同方向植物群落差异较大,北样线和东样线丰富度指数、多样指数、均匀指数较高,优势集中性指数较低.

  • 标签: 极点排序 生物多样性 湿地 交错带
  • 简介:为了探讨酸雨引起的水体酸化对新安江流域屯溪段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丰度以及多样的影响,对该流域3个采样站点以及流域附近一小型人工湖泊内浮游植物(同源不同)进行调查并模拟酸胁迫(pH值4.50、5.65)处理。经酸化处理24h后,各采样站点浮游植物与未经模拟酸雨处理的对照组相比种类及丰度呈降低趋势;较低pH值下(4.50)金藻门、黄藻门种类消失,优势种类硅藻门和绿藻门浮游植物受到的影响较大,种属数降低范围为0%~75%和27.3%~79.2%,蓝藻门受影响较小,裸藻门、甲藻门种属数未受影响;整体上各站点辛普森多样指数、香农-维纳指数经酸化处理后均呈降低趋势。水体酸化对浮游植物种类与丰度的抑制效应在高NH3-N和总磷水平下较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门类浮游植物对酸胁迫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群落组成不同的水体,短期酸化处理都会显著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降低浮游植物丰度以及多样。作为长期受酸雨胁迫较为严重的地区,酸雨引起的水体酸化将可能成为影响新安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 标签: 模拟酸雨 水体酸化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丰度 多样性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