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者男,44岁,四肢皮疹半年余,加重半月。每次发作均与饮酒或进食刺激性食物有关。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性,证实为毛发。本文讨论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鉴别诊断。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角化 病理
  • 简介:6岁女性患儿,全身丘疹伴轻痒1周余,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可见灶状角栓,轻度角化过度,表皮轻度增生,真皮浅层血管周围少量单一核细胞浸润,可见少量噬色素细胞。诊断:幼年型毛发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幼年型 早期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58岁。主因躯干、四肢红斑伴瘙痒、脱屑3年余,阴囊及肛周肿物1年余,于2011年1月5日就诊。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闪,额部、颈部及双手背出现红斑、脱屑,伴瘙痒,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鲍恩样丘疹病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对毛发伴发皮肌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总结治疗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毛发伴发皮肌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将上述选取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给予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中医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1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两组间上述三项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毛发伴发皮肌炎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能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且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及预后的改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毛发红糠疹 皮肌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患者男,58岁。头面部、躯干及四肢红斑、鳞屑伴瘙痒1年。曾误诊为毛发并给予治疗无效。3个月前因头部出现浸润性结节,遂再次就诊行皮肤活检、流式细胞及免疫组化检查,诊断为亲毛囊性蕈样肉芽肿。予以干扰素+维A酸胶囊+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依巴斯汀片+曲氯乳膏方案治疗,治疗过程中行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目前病情基本控制,仍在随访中。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病理 免疫组化 治疗 毛发红糠疹 误诊
  • 简介:眼下正值甘蔗上市的季节,不少市民对美味可口的甘蔗十分青睐。但最近有网友发微博称:“千万别吃发红的甘蔗,会中毒!”一时间,吃发红的甘蔗会中毒的说法被网友迅速传播。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卫生所副所长腾仁明称,甘蔗发生霉变才会发红,而霉变后的甘蔗中又含有节菱孢霉菌,其产生的3.硝基丙酸是一种剧毒物质,若误食可导致丙酸中毒,后果十分严重。

  • 标签: 甘蔗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节菱孢霉菌 酸中毒 剧毒物质 硝基丙酸
  • 简介:报道阴囊花斑1例,表现为阴囊散在小片状淡红斑、覆细小鳞屑、伴瘙痒。皮屑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确定为花斑,经抗真菌治疗后痊愈。

  • 标签: 花斑糠疹 阴囊 马拉色菌
  • 简介:摘要玫瑰是一种红斑丘疹鳞屑性急性炎症性皮肤病,皮损以被覆糠秕状鳞屑的玫瑰色斑丘疹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及青年人,病程呈自限性。我院在外用酸莫米松乳膏的基础上,采用内服四物消风饮治疗风热血燥型玫瑰40例,并与口服氯雷他定片治疗40例对照观察。

  • 标签: 玫瑰糠疹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玫瑰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0月,对象玫瑰66例,依照护理方式差异分组。33例选用常规护理,进入对照组;余33例选用全面护理,进入实验组。对比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与满意度较高,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面护理对玫瑰患者有较好护理效果,有效率及满意度高,值得运用。

  • 标签: 玫瑰糠疹 全面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玫瑰。玫瑰属于自限性皮肤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少数人的皮损只限于头颈或四肢部位发生。另有一类病人发病急骤,无前驱斑,多在下腹部及大腿内侧大片红色斑片或斑丘疹,有剧痒,损害迅速扩展躯干与四肢,这些损伤渐渐在中央部位出现结痂,这种病人可能是自家敏感性反应所引起,故称之为玫瑰型自家敏感性皮炎。发病后约4-8周,严重时会造成全身感染,从而导致高热皮肤瘙痒,大面积皮肤起母斑凸起,病程长,给患者带来全身痛苦。方法作者采用MEBO外用治疗5例,经过外用治疗效果明显,用药后能够尽快减轻皮肤瘙痒,去掉死皮,更能起到局部抗感染,扩张血管,增强局部血流,改善皮肤微循环,使局部免疫力增强,加快消退,缩短疗程等作用。结果愈合后无疤痕,治愈率100%皮肤无任何后遗症反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玫瑰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4例玫瑰患者临床全身和局部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4例患者联合治疗,痊愈17例,显效1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1.12%。结论因病程有自限性,治疗的目的是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热水烫洗,勿外用刺激性药物。

  • 标签: 玫瑰糠疹 全身治疗 局部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玫瑰(pityriasis rosea,PR)是一种较常见的自限性丘疹鳞屑性皮肤病。迄今为止,PR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有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药物因素、遗传过敏因素等多种假说,大部分研究认为与人类疱疹病毒感染及病毒感染后诱发的细胞免疫失衡有关。

  • 标签: 玫瑰糠疹 人疱疹病毒6型 人疱疹病毒7型 细胞免疫
  • 简介: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主因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1月余,于2009年6月11日来我院就诊。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背部出现红斑、丘疹,渐累及全身,且出现水疱、脓疱、结痂,自觉瘙痒,外涂"酸莫米松乳膏"后症状稍缓减,但停药后加重。既往健康,否认家族成员有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一

  • 标签: 糠疹 苔藓样 痘疮样 急性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32岁,躯干、四肢皮疹半年来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起红斑、小丘疹,上覆细薄鳞屑,部分丘疹顶端水疱、破溃,形成溃疡、结痂,痂皮脱落后遗留瘢痕,皮疹成批发生。曾在外院诊断为湿疹,用中药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4℃,脉搏73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5.6/10kPa。

  • 标签: 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 临床表现 皮肤组织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玫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54例玫瑰患者,采用掷骰子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7例。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对照组,以接受常规护理干预与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研究组,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有效率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

  • 标签: 玫瑰糠疹 临床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