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为探究拉萨市本地气候变化对植被覆盖度的关系,并找出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国家气象局收集了2000年到2020年的拉萨市气候日数据(包括降水、气温、光照强度)为基础,利用美国地球观测系统计划中的EOS所携带的MODIS[1]传感器观测的250米的地面分辨率得到2000年到2020年的植被覆盖度,之后进行偏相关性分析得出气候因子影响,在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2]得出各因素对降水的预测模型,本文以拉萨市为例。

  • 标签: 气候变化 植被覆盖度 偏相关性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
  • 简介:摘要:现代空气污染严重,受全球变暖等气候因素影响,现代园林风景设计需要投入更多的关注。根据风景园林的实际净化要求,结合空气变化水平,逐步改善环境,提出符合气候环境变化的多项积极操作方案。依据气候因子,分析风景园林设计的变化要求,提出符合风景园林设计的参考价值思路,分析直接威胁气候的各类问题。依据气候因子要素进行品谷分析,进而提出符合风景园林设计的操作思路,打造舒适的环境,更好的降低建筑成本,控制能源消耗量,提出符合城市居民健康体系发展的依据。按照本课题的实际气候因子规范要求,重视风景园林设计策略化水平评估,提出符合气候因子分析的风景园林设计方案,结合相关要点给予必要的支持。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首先梳理了气象要素和人体健康之间关系,并重点分析了白云区气象湿度、温度、日照、风、气压等气象要素特点,探究了白云区康养气候资源优势,得出白云区整体气候舒适,非常适宜康养。

  • 标签: 气候环境 健康 气候康养 白云区
  • 简介:[摘 要]:吉田慎悟曾在环境色彩设计一书中提到对快速发展的中国,建筑、道路景观、交通枢纽等城市中的环境色彩都是塑造美丽城市的关键【1】。从1991年我国开始对城市色彩进行探索与保护,直至现在城市色彩规划在城市风貌设计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专项规划地位,寻找不同气候地域发展的城市色彩的共性与特性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基于色彩地理学理论的基础对东北严寒地区和其他不同气候区共二十座城市色彩进行全面调研和分析研究,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实际调研和整理数据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基于中国二十个城市的街景地图数据与现场调查数据。

  • 标签: [] 城市色彩 特色比较 千城一面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选取1961~2020年盐津县国家气象站日暴雨降雨资料和2012~2020年盐津县区域自动气象站的日降雨资料,对盐津县暴雨的变化特点分析,结果表明:60年来,盐津县暴雨日数年平均为3.1次,暴雨的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年、月、日变化特征,暴雨时间分布上跨度长达6个月;暴雨全部出现在雨季4~9月,主要出现在主汛期6~8月,且8月出现暴雨频率最高,秋冬季中的10~3月没有暴雨;大暴雨全部集中发生在雨季;在日暴雨中来看,盐津暴雨具有显著的夜暴雨特征,当然白天也有出现暴雨的可能。空间上也具有显著的变化特点,地区分布不均匀,单点型暴雨突出,境内暴雨呈现出西多东少的分布特性。

  • 标签: 暴雨 盐津 气候 特征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通信网络建设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地区都逐渐安设了通信网络基础设施,这其中还包括某些高原和高寒地区。高原、高寒地区的气候环境极为特殊,变化无常,对通信电源的正常工作造成了较大影响。本文以高原、高寒地区的通信电源应用为研究对象,探究特殊气候环境下通信电源的创新应用,并由此分析将来特殊气候环境下的通信电源发展方向。

  • 标签: 特殊气候环境 通信电源 影响 创新应用
  • 简介:摘要:川芎的别称香果、芎藭、胡藭等,为伞形科藁本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主产在四川(彭县,今天的彭州市,现道地产区有所转移),在广西、湖北、云南、贵州、江西、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均有栽培。川芎也就是一种中药的植物,常用于了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等等。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通达、解郁、止痛等功能。

  • 标签: 川芎产量 气候条件 分析
  • 简介: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帮助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为切入点,立足于地理课堂的设计,从气候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初中地理气候教学的整体把握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 标签: 初中地理 气候教学 整体设计 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呼玛县常遭受洪涝、干旱、冰雹、低温冷害、雷电等等气候灾害,给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损失,切实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全面提升防灾减灾的能力和水平。

  • 标签: 洪涝 干旱 冰雹 低温冷害 雷电,防灾减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孕不育症患者血中的核因子κB(NF-κB)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及生殖道(宫颈分泌物、精浆)解脲支原体(UU)的含量,分析其在不孕不育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不孕不育夫妻30对为观察对象,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间段,在过去两年内有生育史的健康夫妻30对,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中 NF-κB、TNF-α含量,采用脲酶比色法检测生殖道分泌物UU。结果观察组UU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孕不育症患者UU感染者血中NF-κB[(16.72±1.23)mg/L]、TNF-α[(12.00±0.98)ng/mL]水平高于UU阴性者[(11.84±0.48)mg/L、(8.03±0.56)ng/mL)] (t=-44.347、-36.461,均P<0.01);观察组NF-κB[(15.82±2.21)mg/L]、TNF-α[(11.27±1.8)n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0±0.71)mg/L、(1.75±0.21)ng/mL] (t=40.511、37.474,均P<0.01);且NF-κB水平与TNF-α水平呈正相关(R2 = 0.9547,P<0.05)。结论UU感染可导致患者体内细胞因子NF-κB、TNF-α表达异常,细胞因子平衡失调,降低生殖能力,从而引起不孕不育症。

  • 标签: 不育症 感染 核因子κB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因子类 妊娠 生殖健康 解脲支原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信阳市1980-2020年近40年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时数气象资料为基础,进行分类汇总、距平处理后,对各气象要素做回归分析、5年滑动平均做趋势分析。结果表明:(1)近40年信阳的气候变化主要特征为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日照时数明显下降,1990年以后这种变化趋势更为明显。(2)气温年际差异较大,上升幅度为0.10℃/10a,1993年以后上升趋势明显。年平均气温主要存在三种不同尺度的震荡周期:3—5年、16—17年和30年以上。在16—17年周期上,存在2个较明显冷暖交替周期,1980—1986年间为偏暖期(1982年前后最暖)、1987—1995年间为偏冷期(1992年前后最冷)、1996—2007年间为第二个偏暖期(2001年最暖)、2008—2020年间为第二个偏冷期(2012年前后最冷)。17年、4年分别是气温变化的第一、第二主周期,30年以上可能是真正的第一主周期,但需更长时间序列资料来验证。(3)降水年际差异较大,呈显著地周期性波动变化,多雨期和少雨期大致交替出现。年降水量主要存在2个周期:4—6年、15—20年。在一次大的降水量年之后几年降水量大量减少。1980—1985年呈下降趋势,1985—2005年又呈上升趋势,2005年以后基本呈下降趋势,多雨少雨期交替明显。降水的小波方差图中存在两个峰值,6年为第一主周期,15年为第二主周期。(4)年日照时数总体呈阶梯状下降变化,下降速率为-11.9h/10a,年日照时数年际间差异达

  • 标签:
  • 简介:摘 要:通过对永州市近40年来雨季气候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就雨季气候特征的南北差异,分别列出了以道县、零陵为代表站的南北雨季气候特征值,进而对二者进行了对照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初步提出了以永州南北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防汛抗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次侧重问题,为气象科技服务与防汛抗旱提供了一定技术支撑。

  • 标签: 雨季,气候特征,旱涝关系,永州
  • 简介:摘要:本文利用攀西地区国家气象站1971-2018年的气象观测资料,重点针对该地区气候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年平均气温自北向南整体呈升温趋势;降水分布表现出中部最多向东西两侧逐渐减少的特点;月大风日数呈西多东少、北多南少、中部相对较多等特点。平均风速与大风日数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一致。攀西各地区气候舒适度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攀西中部(西昌、德昌、普格、宁南)以3~4月及9~10月最为适宜,西部(木里、盐源)以5~8月份最为适宜,东部(雷波、金阳)以5月和9月份最为适宜,北部(甘洛、冕宁、越西、美姑、雷波、木里)以9月份最为适宜,南部(会理、会东、仁和)以4月和10月份最为适宜,各个地区12月与1月气候均偏冷。

  • 标签: 攀西地区 气象 舒适度 气候
  • 简介:摘要:基于2019-2020年奇台县部分气象站点逐日监测数据以及冬小麦生育期数据的观测,对2020年冬小麦生长过程从气象条件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冬小麦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平均气温、≥10℃积温、降水量、气温日较差,确定各自权重并建立了评估模型,在加权计算后评估该季种植区冬小麦品质为特优。

  • 标签: 冬小麦 气候品质 奇台
  • 简介:摘要:红茶是世界上产量和消费量最多的茶类。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制作红茶的国家。祁门红茶因其独特的地形、土壤质地和小气候环境造就了红茶的优秀品质。祁门红茶被列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更是世界三大高香茶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山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和政府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红茶 品质 气象因子 关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开展有效的应急管理的重要步骤,风险管理是应急管理的起点。引入风险管理的应急管理模式和方法,更有利于资源配置和任务管理的优化。开展风险评估,首先要确定风险评估的方法。综合国内各类风险评估的相关研究成果,发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研究团队已经认可社会风险由多致灾因子和承灾体脆弱性两个方面构成。本文同样采用这一理论基础进行社区风险模型的构建。

  • 标签: 社区 致灾因子 评估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