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氧化物染毒致大鼠肺泡蛋白沉积症的发病机制,为进一步制定职业接触限值以及防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8年8月,选择6~8周龄SPF级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200±10)g,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1.2 mg/kg)、中剂量组(3 mg/kg)和高剂量组(6 mg/kg),每组10只。常规饲养1周,给予非暴露式气管灌注染毒,每周2次,间隔3 d,连续染毒12周。染毒期间每周称量体重,观察体重变化;染毒结束后水合氯醛麻醉处死,留取肺组织、血清;肺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HE)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病理结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血清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肺组织中肺表面活性蛋白A(SP-A)、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6(KL-6)和血清中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含量。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气管灌注纳米氧化物后,对照组大鼠肺泡结构基本完整,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肺泡腔内可见均匀一致、嗜伊红的无结构细颗粒状物质,有巨噬细胞增生并且可见巨噬细胞增多,以高剂量组较明显。对照组大鼠PAS染色阴性,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均可见PAS染色阳性物质。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血清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染毒组大鼠肺组织中SP-A、SP-D和KL-6均明显升高,血清中GM-CSF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肺泡蛋白沉积症可能与纳米氧化物致肺泡巨噬细胞破坏,巨噬细胞对表面活性物质代谢清除障碍,引起大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聚集有关。

  • 标签: 大鼠 肺泡蛋白沉积症 纳米铟锡氧化物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质类
  • 简介:文章利用新颖的浓缩析出加煅烧工艺、制备了微米级ITO棒状粉末。借助X射线衍射(XRD)对棒状粉末进行了相结构研究;利用扫描电镜(SEM)对棒状粉末形貌进行了相关的表征;用能量分散谱仪(EDS)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对粉末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利用热分析仪(TG-DTA,TG-DTG)对粉末的受热行为进行了相关的表征。结果表明:绝大部分ITO棒的直径位于2~9μm,而且约95%的棒的长径比大于6;ITO棒中的Sn含量主要富集于表面,而且由棒的表面向核心区逐渐递减,这与Sn的引入方式有关;In(OH)3棒中应该存在含In的硝酸盐或亚硝酸盐;In(OH)3强烈的脱水发生在260~280℃,随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形成ITO固溶体。

  • 标签: 铟锡氧化物 浓缩 相结构 微米棒
  • 简介:摘要:随着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制备快速高效的气体传感器迫在眉睫。氧化基传感材料具有宽带隙、低电阻率和高导电性的特点,被广泛用于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本文综述了氧化基气敏材料的制备和改善性能途径两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氧化基气体传感器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对氧化基气体传感器的未来做出展望。

  • 标签: 氧化铟 气敏材料 纳米材料 气体传感器
  • 简介:泰公司的新植球膏BP-3106可在植球和其他应用中产生大量的沉积,所需设备仅为一台配有植球钢板的SMT印刷机。

  • 标签: 植球 锡膏 公司 印刷机 SMT
  • 简介:新型植球膏BP-3106可在植球和其他应用中产生大量的沉积,所需设备仅为一台配有植球钢板的SMTPP刷板。此植球膏应用于现有的设备,可通过增加拼版数目和提高印刷速度未提高产能,而不用购购买额外的BGA植球漏斗等昂贵的设备。BP-3106植球膏有良好的性能、很强的抗塌陷性和极低的空洞率。既可用于区域阵列,也可用于周边BGA,可在清洗前后通过表面绝缘电阻测试。

  • 标签: 植球 锡膏 公司 绝缘电阻测试 印刷速度 BGA
  • 简介: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用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了氯原子在氧化半导体表面的吸附作用.结果表明,经过氯原子吸附后的氧化表面功函数随着氯原子覆盖度的增大而线性地增大.电子局域态密度及电荷转移分析发现,氯原子吸附能够饱和氧化表面悬挂键,使得表面原子的电荷转移到氯原子上,在氧化表面形成一层电偶极子.表面电偶极子的形成导致氯吸附的氧化表面势能被抬高,从而提高了其表面功函数.

  • 标签: 氧化铟 氯原子吸附 第一性原理 功函数
  • 简介:采用硝酸、硝酸铜和高分子材料作为静电纺丝的前驱体溶液,经过静电纺丝及高温煅烧,获得一维氧化氧化铜复合纳米纤维,制成气体传感器,并对其气敏性进行测试及分析。

  • 标签: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气敏特性
  • 简介:研究氧化转化为氢氧化(III)粉末的等温分解过程。对非活化和机械活化这两种粉末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化试样具有较短的诱导期,利于较小晶粒尺寸的晶体生长;而非活化试样的诱导期较长,其特征是利于较大晶粒尺寸的晶体生长。DAEM结果表明,非活化和机械活化试样的分解过程可分别用表观活化能(Ea)两种不同密度分布函数线性组合的收缩模型及具有单一对称密度分布函数(Ea)的一阶模型进行描述。样品颗粒的特性不仅影响其分解机理,而且对其热力学性能产生显著影响。

  • 标签: 氧化锡铟 机械活性 化学制备 晶界 热性能 分解动力学
  • 简介:以SnCl4.5H2O作为反应前驱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nO2薄膜,对薄膜烧结的温度及时间等工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最佳的烧结条件,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薄膜进行了结构形貌表征。结果表明,当烧结温度为450℃时,纳米SnO2薄膜为金红石型结构,表面形貌最佳,平均颗粒约为39-45nm。

  • 标签: SNO2薄膜 AFM 烧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采用沉淀法,以Zn(Ac)2·2H2O和InCl3为反应物制备不同形状的纳米掺氧化锌(ZIO)。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能谱分析(EDS)确定In可进入ZnO晶格,且ZIO晶化度随In掺杂量的升高而降低。掺杂量为0.5%、1%(原子分数)的ZIO粉体显微粒度分别为20nm、50nm,由激光衍射粒度分析可知,后者的均一性更好、中位径更小。在透射电镜(TEM)和扫描电镜(SEM)下观察薄片状、类球状、六棱柱状的ZIO,并对不同形貌的ZIO形核机理进行探讨。

  • 标签: ZIO 沉淀法 In掺杂 粒度
  • 简介:文章通过对某厂阳极泥成份的分析,以及对阳极泥硫酸浸出、溶液净化、P204萃取、火法提铋的试验研究,提出了实际可行的阳极泥处理工艺,实现了阳极泥中主要有价元素In、Bi的分离,In回收率可达95%,Bi回收率可达80%,解决了某厂阳极泥资金积压问题。

  • 标签: 浸出 净化 萃取 火法炼铋
  • 简介:采用常压热蒸发粉的方法制备出尺寸均匀、表面光滑致密的SnO2纳米带。通过高温退火处理,氧化纳米带从Sn304和SnO2的混合相转变为SnO2金红石相。深入研究了SnO2纳米结构的光致发光性能,结果显示,退火前SnO2纳米带在600nm附近有一较强的发光峰,在375nm有一弱发光峰;退火处理后,375nm处的PL峰消失,此现象可能是由于退火后纳米带中晶格缺陷减少而导致。

  • 标签: 氧化锡 纳米带 光致发光
  • 简介:采用阴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和不同干燥法制备了掺锑氧化纳米粉末,用XRD,TEM和BET对粉末的物相、形貌、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乙酸异戊酯共沸蒸馏干燥是比较有效的脱水方法,可以用来制备比表面积大(82.665m2/g)的纳米掺锑氧化粉末.

  • 标签: 纳米粉末 掺锑氧化锡 干燥 煅烧 比表面积
  • 简介:以SnCl4·5H2O和SbCl3乙醇溶液为原料,采用离子交换除氯水解法及正丁醇共沸蒸馏干燥法制备得到了掺锑氧化纳米粉末,用FT-IR、XRD和TEM等方法对粉体进行了表征。

  • 标签: 掺锑氧化锡 离子交换 共沸干燥
  • 简介:通过空气无对流影响试验和气体流速0.2m/s影响试验,研究了氧气浓度梯度对脉冲激光法试制纳米氧化粉体影响.结果表明:氧气浓度梯度是影响熔化发生氧化反应时刻的重要因素,0.2m/s的空气流速,消除表面氧气浓度梯度,提升熔化发生氧化反应的时刻的一致性;氧气浓度梯度是影响氧化粉体生长速率一致性的重要因素,0.2m/s的空气流速,消除表面氧气浓度梯度,纳米氧化粉体的形状、尺寸等一致性较好.

  • 标签: IN2O3 纳米粉体 脉冲激光 O2 浓度梯度 氧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