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制备氮平-聚氰基丙烯酸正纳米粒,研究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水平。方法用界面聚合法制备氮平-聚氰基丙烯酸正纳米粒,单因素初选及正交设计分析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比色法测定氮平的包封率、载药量。结果影响氮平-聚氰基丙烯酸正纳米粒质量的因素有:氮平用量、表面活性剂浓度、反应溶液pH值、α-氰基丙烯酸正单体用量、搅拌时间、搅拌速度。结论氮平用量、α-氰基丙烯酸正单体用量、介质的pH值、表面活性剂的浓度是影响氮平-聚氰基丙烯酸正纳米粒质量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氯氮平 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 影响因素 正交设计
  • 简介:乳酸正是一种重要的α-羟基酯类化合物,主要用做合成香料和工业溶剂.由于常用商品乳酸中含有15%~20%的水,反应过程中又有水生成,不利于酯化反应的进行,同时乳酸和乳酸正均为双官能团的化合物,易发生副反应,故此,乳酸与其它羧酸相比较合成较为困难.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少学者在这方面进行过研究和报道,同时也出现不少重复研究、重复报道的现象.为推动乳酸正生产的发展,本文对已查阅到的有关合成方法进行综述与评价.

  • 标签: 乳酸正丁酯 催化合成 复合型固体超强酸 物质的量 合成研究 稀土化合物
  • 简介:摘要:是一类新型的污染物,它的水解物能产生类似于丙醇的丙醇类物质,而丙醇对人体器官及生殖系统具有毒作用。本文通过食品当中丙醇的发展史了解丙醇的危害,以及通过国家制定的标准对我国食品当中的含量安全性进行一次简单调查。

  • 标签: 食品  气相色谱/质谱法  食用油  奶粉  污染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用甲基磺酸代替硫酸作为合成醋酸混合的催化剂,在不改变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可以生产出气味清淡的净味醋酸混合,而且含量达到98.5%以上,醇类控制在1.0%以内不变情况下,杂质从0.1%降低至0.01%左右,在一定的情度上改善了副反应产物的产生的缺点,是生产醋酸混较为理想的选择。

  • 标签: 醋酸混合丁酯(简称醋酸混丁酯)甲基磺酸(MSA) 催化剂
  • 简介:将钛酸异丙催化剂用于柠檬酸与正丁醇的酯化反应,并与浓硫酸、钛酸正等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钛酸异丙作催化剂时,柠檬酸的转化率和产物纯度均较高。考察了催化剂用量、酸醇摩尔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单因素工艺条件对催化合成柠檬酸三的影响,并经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合成工艺条件为:酸醇摩尔比1:3.5,催化剂钛酸异丙用量为柠檬酸用量的0.5%,反应时间6h,在此条件下,柠檬酸转化率可达到96%。

  • 标签: 柠檬酸 正丁醇 柠檬酸三丁酯 钛酸异丙酯
  • 简介:综述了对甲苯磺酸、氨基磺酸、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六水氯化铁、二水氯化亚锡、十二水硫酸铁铵、一水硫酸氢钠、硫酸钛、固体超强酸、杂多酸和分子筛等催化剂催化合成丁酸正的合成方法,并建议对近年来开发的有应用前景的催化剂进行扩大试验与筛选.

  • 标签: 固体酸 催化合成 丁酸正丁酯 催化剂
  • 简介:摘要:丙烯酸装置工艺生产条件逐渐成熟,但装置内部腐蚀仍然严重,在全社会倡导节能减排的背景下,令生产装置高效率运行,已然成为新的研究目标。本文简单介绍丙烯酸装置反应系统,并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其腐蚀现象以及原因,给出相应措施,减少腐蚀风险。

  • 标签: 丙烯酸丁酯 装置反应系统 防腐
  • 简介:摘 要:丙醇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潜在的危险因素,丙醇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污染物质,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食品中。日本 Econa烹调油由于3-丙醇含量高而被迫停止销售,这说明它已经对油脂工业造成了重大的冲击。本文提出了我国有关部门应积极介入,积极迎接这一挑战,积极开展有关丙醇的安全性问题,为指导我国油脂食品的生产与消费提供科学依据,促进我国油脂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 标签: 氯丙醇酯 食用油 食品安全 
  • 简介:摘要以顺丁烯二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选取合适的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顺丁烯二酸二。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顺丁烯二酸二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条件甲苯20m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正丁醇和顺丁烯二酸酐的摩尔比2.5∶1,硫酸氢钾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二酸酐的7%,在此条件下产品的产率为93.64%,气相色谱测得含量为88.31%。用阿折光仪测定了产物的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适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顺丁烯二酸二

  • 标签: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硫酸氢钾 合成 表征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