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霉病是水产养殖冬季常见的疾病,会导致鱼体表面出现白斑、溃疡等症状。霉病又称为白毛病、肤霉病等,传染性极强,主要是真菌寄生在鱼体体表上,低温期就是霉病高发时期。非常容易造成鱼类大量死亡,造成经济损失。现介绍一些有效的预防措施,帮助您避免霉病的发生。

  • 标签: 水霉病  预防  注意事项
  • 简介:霉病(Saprolegniasis)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鱼病,最常见的病原体是霉属和绵霉属的一些种类.霉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是池塘养殖业中一种严重的鱼类流行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 标签: 水霉病 鱼类 防治 真菌性鱼病 霉菌感染 一年四季
  • 简介:在白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isPallas)受精卵至发眼期间,为了替代甲醛,采用浓度分别为0mg/L(对照组)、600mg/L、900mg/L、1200mg/L、1500mg/L、1800mg/L的双氧水预防水霉菌的发生。消毒时间为隔天一次上午7:00-8:00,持续时间15min后换至正常流水孵化。在水温(4.5±0.4)℃,水体溶解氧(6.75±0.35)mg/L,pH(6.6±0.45)的情况下,经过40d的孵化,对各处理组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认为在浓度为1200mg/L可以有效预防水霉菌的发生,发眼率、上浮率和畸形率分别为89%、80.6%、0.7%、,而对照组相应为72%、70.2%、0.45%。当双氧水浓度低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正相关;高于1200mg/L时,受精卵孵化率和双氧水浓度呈负相关。另外,在孵化后期,发眼卵死亡率、仔鱼死亡率和畸形率则随着双氧水浓度的增加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

  • 标签: 双氧水 白点鲑卵 消毒 孵化率
  • 简介:北方地区由于气温的原因,春秋两季鱼类极易感染竖鳞病和霉病,如果防治不及时,极易引起大面积死亡,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来的工作经验,介绍一下竖鳞病和霉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仅供参考。一、竖鳞病1、发病原因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球病、松鳞病。该病是因水质污浊、鱼体受伤后被细菌感染,引起鳞囊内积聚液体导致鳞片竖立的一种疾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草鱼、团头鲂等。

  • 标签: 竖鳞病 水霉病 松球病 细菌感染 北方地区 假单胞菌
  • 简介:蚕的曲霉病是丝状菌病的一种,酒和醋的酿造所用原料是利用曲霉的寄生而制造的。对曲有意义的研究,文政10年(1827)笺注倭发现了曲霉种类有五十四种,在这时就开始研究曲,曲霉在饮饮上起作用的记载为酒母。蚕体上的曲霉病有很长的历史。这期间

  • 标签: 曲霉病 曲霉菌属 文政 蚕体 稚蚕共育 蚕丝业
  • 简介:霉病(aspergillosis)的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多见于血液科和ICU,是免疫功能严重失衡患者重要的致残因素和死亡因素。曲霉病的诊断和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一个难点。本文全面阐述了曲霉病诊疗的基本现况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临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曲霉病 侵袭性曲霉病 实验室诊断 治疗方案
  • 简介:原发性皮肤曲霉病(PrimaryCutaneousAspergillosis,PCA)是皮肤曲霉病的一种类型,是皮肤科少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主要致病真菌为黄曲霉。PCA的早期诊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十分重要,如果能了解PCA发病的危险人群,认识危险因素,将该病纳入可疑皮损的鉴别诊断范围,给予患者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阻断其进一步向播散性曲霉病发展,降低该病较高的死亡率。本文将对PCA的流行病学、特定人群PCA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分别介绍。

  • 标签: 原发性皮肤曲霉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点 诊断 治疗
  • 简介:随着AIDS的全球性流行以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大,马尔尼菲青霉病将有可能从区域性地方病向更广大的范围扩散。因此有必要对该病进行系统的认识以便诊断与鉴别诊断。本文从病原学、免疫学与发病机制、病理学、临床表现以及鉴别诊断诸方面对马尔尼菲青霉病的特征进行阐述。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马尔尼菲青霉 深部真菌病 机会性感染
  • 简介:在丝状真菌所致侵袭性感染中,曲霉占首位,居第2和第3位者分别为毛霉和镰孢霉。在66个移植中心报告至美国国际血液和骨髓移植研究中心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中,RICHES及其同事确诊了52例镰孢霉病和72例毛霉病,均发生在移植后1年内。这些感染者仅占所有移植受者的1%。与对照组(11856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未出现非曲霉属感染的患者)相比,毛霉病组患者年龄较大,

  • 标签: 毛霉病 曲霉属感染 侵袭性感染 居第 移植受者 侵袭性曲霉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以巨峰葡萄为试材,采用几种杀菌剂,进行了葡萄霜霉病的药效对比试验。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10天左右喷洒一次,果实采收前20多天停止用药,共喷药8次。试验结果表明,乙磷铝、代森锰锌兑万分之一的洗衣粉,疫霉灵600倍液+代森锰锌1000倍液+万分之一洗衣粉对葡萄霜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防效分别达到91%和94%,均优于波尔多液、福美锌和克菌丹。

  • 标签: 葡萄 霜霉病 药剂防治 危害 药效对比试验 果实采收
  • 简介:摘要:西红柿的营养含量是非常丰富的,是当前蔬菜品种中非常受欢迎的一种,因此选择西红柿进行种植的种植户也越来越多,西红柿种植过程中要想能够获得较高的种植收益,除了要不断对种植技术进行完善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各类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处理,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导致西红柿的正常生长受到影响。灰霉病是西红柿生长中感染率最高的一种疾病,且该类病害的发生会对西红柿的产量以及质量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加强对于西红柿灰霉病的控制,对于种植户的经济收益保证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西红柿灰霉病的防治要求方面入手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西红柿种植人员的工作开展提供部分参考。

  • 标签: 西红柿 灰霉病 综合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由于免疫抑制或受损的病人越来越多,马尔尼菲青霉病的发生率明显升高,预后常不佳,而早期有效地用药对遏制疾病的迅速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寻找有效低毒的抗真菌药是控制病情的关键。本文就马尔尼菲青霉病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马尔尼菲青霉病 治疗 综述
  • 简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葡萄种植面积在南方也逐年增加,但是由于南方湿热的气候特点,葡萄霜霉病发生的早且严重。霜霉病在葡萄的整个生长期都能发生危害.是葡萄最主要病害之一,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会造成葡萄过早落叶枯枝,严重影响树势,甚至造成减产。轻者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30%~50%。为了选择防治葡萄霜霉病的有效药剂,笔者在2005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采用乙磷铝等6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葡萄霜霉病 药效对比试验 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面积 气候特点 发生危害
  • 简介:通过对葡萄霜霉病病叶的保存试验,结果表明:在0℃以下保存可以长时间保存病叶和病征,但存在孢子囊变形率高、叶片组织离解腐烂的问题。在100%+常温下保存,材料腐烂和杂菌生长都很快:在100%+10℃下保存,尽管杂菌生长少,但材料腐烂快;在(100%、80%、60%)+2℃下保存,腐烂指数增长慢,叶片组织不离解腐烂,杂菌少,而孢子囊变形率比较高。

  • 标签: 葡萄霜霉病 保存 试验
  • 作者: 王俊君 李南 田茜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09-28
  • 出处:《科学新生活》2022年10期
  • 机构: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农业农村局
  • 简介:摘要:霜霉病为葡萄的第一大病害,对葡萄生产为害极大,对此,本文总结了该病的发生规律、为害特点和防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多项高效防治技术。

  • 标签: 葡萄霜霉病 防治技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