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作为一种具有靶向性的生物大分子,单克隆抗体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病毒感染和抗移植排斥等.但鼠源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受限于诱导产生人抗鼠抗体、肿瘤渗入量低、亲和力低和半衰期短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向各学科的渗透,通过基因操作技术对抗体进行改造,可使其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抗体人源化已经成为治疗抗体的发展趋势,同时各种抗体衍生物也不断涌现,它们从不同角度克服了抗体本身的应用局限,也为治疗人类疾病提供了利器.本文简要介绍上述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和治疗抗体的研究进展.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展示技术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医疗行业逐渐发展,已经研究出了多种药物,治疗抗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药物类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肿瘤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当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从延长抗体半衰期入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改造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半衰期 改造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当前医疗行业逐渐发展,已经研究出了多种药物,治疗抗体作为其中一个重要药物类型,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关注,它可以应用于传染性疾病、肿瘤疾病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当中,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了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应当从延长抗体半衰期入手,本文将就这方面的改造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半衰期 改造措施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新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已被列为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核酸检测在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其对实验室和技术人员要求高、操作繁琐以及存在“漏检”可能等,应联合特异性抗体对疑似患者和密切接触人群实现大规模批量筛查,且抗体的检测可降低医务人员在呼吸道标本采集过程中的暴露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中和性抗体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新型治疗抗体在免疫调节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通过对治疗抗体的基本概念、免疫调节治疗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介绍,探讨新型治疗抗体在调节免疫系统、治疗自身免疫病、抗肿瘤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分析新型治疗抗体可能的作用机制,为免疫调节治疗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新型治疗性抗体 免疫调节治疗 作用机制 免疫系统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治疗抗体药物开发中的安全评估与临床转化挑战。通过分析当前治疗抗体药物开发中的安全评估策略和面临的临床转化挑战,旨在全面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治疗性抗体 药物安全性评估 临床转化 挑战 药物开发
  • 简介:目的探讨IL-18抗体(IL-18Ab)对小鼠阿霉素肾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及治疗组以阿霉素(ADR)尾静脉注射建立小鼠类似人类微小病变肾病模型,尿液做24h尿蛋白定量测定。实验第42天处死小鼠,检测血生化指标,并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IL-18Ab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尿蛋白明显减少,血脂降低,肾脏病理损害减轻。结论IL-18Ab能降低ADR小鼠尿蛋白排泄量,改善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减轻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的损伤。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8/免疫学 抗体/治疗应用 多柔比星/副作用 肾疾病/化学诱导/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与抗体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抗体技术的发展有100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共有三代抗体。一代抗体是多克隆抗体,引起特异性不强,只用于一般的抗原检测及被动免疫治疗;二代抗体,即杂交瘤细胞抗体,是1975年Kohler和Milstein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针对单个表位的抗体,具有高度特异性及重复性,已广泛应用基础研究、临床诊断及治疗、免疫预防等领域。但是,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鼠源mAb应用于人体,易造成HAMA;分子量大,组织穿透力差,因此降低了其靶向性;制作工序复杂,难以大量生产,价格昂贵;难以获取稀有抗体。三代抗体是基因工程抗体,80年代初,由抗体基因结构和功能的研究成果与重组DNA技术相结合而产

  • 标签: 中抗体 免疫治疗中 多样化高效性
  • 简介:某个伟大善良的大人物遇刺的时候,每个人都记得他们当时在哪里,在做什么。甘地、教皇、撒切尔——只要你年纪够大历史在你的感官上刻下了痕迹。你可以杀死一个政治家,但是他们的思想通常都能流传下去——它们获得了自己独立的生命。那么,数学家们的思想又要危险多少倍呢?

  • 标签: 抗体 政治家 数学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对成人免疫血小板减少紫癜(IT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对大剂量地塞米松(Dex)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大剂量Dex治疗的94例(ANA阳性者26例)ITP病例资料,比较ANA阳性与阴性患者之间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的差异。结果ANA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无影响。ANA阴性ITP对大剂量Dex治疗总反应率高于ANA阳性者,但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1)。ANA阴性ITP的完全反应(CR)率显著高于ANA阳性(P<0.001),并且ANA阴性ITP患者血小板的平均增值(109.838×109/L)显著高于ANA阳性者(49.423×109/L)(P<0.001)。结论ANA可以作为预测大剂量Dex治疗ITP疗效的有效指标,ANA阳性ITP患者对大剂量Dex治疗的初始疗效较差。

  • 标签: 抗核抗体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大剂量地塞米松
  • 简介:韦格纳氏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WG)、变应肉芽肿血管炎(Churg-Strausssyndrome,CSS)、微型多血管炎(microscopicpolyangitis,MPA)、局限于肾脏的血管炎(renallimitedvasculitis,RLV)等患者血液中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阳性率高达80%以上,临床也将这些疾病称之为ANCA相关血管炎(AAV)。AAV至今仍是一类可危及生命的的严重疾病,它可以导致器官衰竭而使患者死亡。近年来对其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已取得令人瞩目的进展,但治疗方法仍分为三个阶段:诱导治疗、维持治疗、复发的认识和防治,而治疗主要目标已向减少药物副作用和远期器官功能保护转移。本文就AAV近几年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变应性肉芽肿性血管炎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治疗进展 syndrome 韦格纳氏肉芽肿 微型多血管炎
  • 简介: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常使用干扰素、核苷(酸)或核苷(酸)类似物等药物进行治疗,虽然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但存在无法彻底清除病毒、长期使用副作用大以及产生耐药性等问题。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尤其是针对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病毒中和能力,在相关动物模型上能有效抑制HBV的复制,展现出了治疗或辅助治疗CHB的潜力。本文就处于临床研发阶段或临床前研发阶段的治疗抗HBV单克隆抗体药物研发进行综述,旨在为CHB的治疗提供新的参考。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治疗性单克隆抗体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报道1例抗锌指蛋白4(ZIC4)抗体、抗Hu抗体双重阳性的边缘脑炎,患者中年女性,因记忆力下降、行走不稳、下肢麻木2个月余入院,临床主要表现为认知下降、共济失调、双下肢感觉障碍,磁共振示双侧颞叶、海马异常信号,肌电图示感觉神经损害,查血和脑脊液抗ZIC4抗体、抗Hu 抗体双重阳性,其他各项检查未发现肿瘤。主要诊断为边缘脑炎合并亚急性小脑变性、亚急性感觉神经元病,副肿瘤神经综合征。考虑存在潜在的肿瘤风险,需要长期随访。类似病例国内较少报道,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脑炎 边缘叶脑炎 抗ZIC4抗体 抗Hu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达木单克隆抗体(简称"阿达木单抗")治疗儿童炎症肠病(IBD)的疗效及安全。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使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简称"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后转换为阿达木单抗的IB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描述方法统计患儿的一般资料以及阿达木单抗治疗前后疾病活动度和黏膜炎症程度。采用儿童克罗恩病活动指数(PCDAI)、儿童溃疡结肠炎疾病活动指数(PUCAI)评估疾病活动度,采用内镜严重程度评分(CDEIS、UCEIS)评估黏膜炎症。结果共纳入10例IBD患儿,克罗恩病(CD)9例,溃疡结肠炎(UC)1例;男6例,女4例;发病年龄0.3~13.3岁;阿达木单抗治疗前的病程38(3~81)个月。根据巴黎分型判断9例CD患儿病变位置,2例为小肠型(L4a+L4b),7例为全消化道型(L3+L4a+L4b)。10例患儿经过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转换阿达木单抗治疗的原因分别为,英夫利西单抗原发性失应答1例,继发性失应答6例,严重过敏反应3例。10例患儿疾病严重程度:阿达木单抗治疗前,临床缓解1例,轻度活动4例,中度活动3例,重度活动2例;治疗第10周,临床缓解6例,应答1例,无应答3例;随访时间25(10~86)周,临床缓解8例,1例无应答患儿临床症状好转,1例无应答患儿停用后行基因检测,发现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基因半合子突变,考虑X-连锁淋巴细胞增生综合征。10例患儿共发生5例次不良反应,主要为呼吸道感染,无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儿童IBD在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后转换为阿达木单抗治疗,仍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儿童 阿达木单克隆抗体 疗效 安全性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 原发性失应答 继发性失应答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线粒体2型(AMA-M2)抗体、抗糖蛋白210(gp210)抗体及抗核蛋白体100(sp100)抗体在诊断原发性胆汁胆管炎(PB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晋城煤业集团总医院收治的50例PBC患者作为PBC组,5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非PBC组。所有入选者均需接受AMA-M2抗体、gp210抗体及sp100抗体以及ALP、GGT、ALB的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PBC组AMA-M2、gp210及sp100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原发性胆汁胆管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BC组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高于非P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ALB)与非PBC炎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AMA-M2、gp210、sp100及ANA可提高原发性胆汁胆管炎的诊断率,对PBC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抗线粒体2型抗体 抗糖蛋白210抗体 抗核蛋白体100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克隆氏病发病机理中起主要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该理论,作者采用经遗传工程产生的抗人类TNFα抗体(CDP571),静脉输给轻至中度克隆氏病患者,观察其对克隆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31例克隆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CDP571治疗组21例,给予

  • 标签: 克隆氏病 CDP571 抗体治疗 发病机理 遗传工程 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