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正>一1840年鸦片战争后,伴随帝国主义的侵略,火柴——当时谓之“洋火”——传入中国。“洋火”见诸中国记载,是同治九年(1870年)孙玉璋的《异闻琐录》一书,它写道:道光间,英夷所贡杂物,多淫巧好玩,中有自来火者,长仅盈寸,一端五色洋药,擦之而火爆发。士大夫见之莫不惊奇,叹为鬼物。

  • 标签: 大中华 刘鸿生 士大夫 火柴 道光 杂物
  • 简介:<正>今天,闽江边那个叫莪洋的小火车站,已不见踪影。多年前,那列呼啸着驶过江边、驶过莪洋的绿皮火车,也已驶进时间的深处。记忆却如不可阻挡的江水,从远方无声无息地流来,漫进我心里。我惊异,透过岁月长河,你的形象依然那么清晰。

  • 标签: 辛苦劳作 第一声 玲珑小巧 你的微笑 追欢卖笑 念想
  • 简介:19世纪中叶,侵华欧洲军队在每次海陆战中都使用了英人康格里夫发明的带有长尾杆的金属筒装火箭,与中国传统火箭技术相比技高一筹。不过,其威力也是相对的,总体上来看仅是对前装滑膛枪炮性能的补充。随后,由于船炮等军事技术和性能的提高与挑战,迫使西洋火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技术决定战术,由于火箭在海陆战中的使用,其对战术的完善也产生了一些影响。清人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感知其威力的巨大,在随后的洋务运动期间引进了其技术,但总体上对军器影响甚微。西洋火箭技术及其在华传播史表明:技术的发展、超越与取代是其必然的规律。

  • 标签: 鸦片战争 炮利 火箭 康格里夫火箭 线行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