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胶体敷料用于浅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100例浅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局部疼痛感、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使用水胶体敷料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4.00%,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临床观察记录,对照组患者的疼痛感明显强于观察组,且患者满意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水胶体敷料在治疗浅表损伤方面,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治疗方式,是外科手术创伤或者日常创伤的治愈良药,且能够有效地防治伤口恶化,可在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水胶体敷料 浅表皮肤损伤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光动力疗法主要是利用光敏效应改变细胞或生物分子的生物机能,从而科学地摄取肿瘤组织的生长活性物质,达到一种消除肿瘤的综合治疗方式。这种治疗是在光敏剂的参与之下,通过合理的调节剂量,产生光敏剂激活效果,从而使得肿瘤形态发生变化,受伤或坏死的肿瘤分子不断地消亡,达到最终的治疗目的。1978年,光动力疗法开始被应用在癌前期皮肤病及浅表肿瘤的治疗上,近些年,随着光动力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和成熟,癌症治疗的相关效果也不断的提升。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光动力治疗 癌前期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萘洛尔和聚桂醇治疗小儿浅表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小儿浅表血管瘤患儿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普萘洛尔口服治疗,治疗组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P<0.05)。结论采用聚桂醇局部注射对小儿浅表血管瘤进行治疗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安全、有效、方便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普萘洛尔 聚桂醇 小儿浅表皮肤血管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癌病变的患者,采取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的情况。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癌病变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日光性角化病患者18例、鲍温病患者14例、鳞状细胞癌患者22例、以及疣状癌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均采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情况以及患者的复发率。结果:日光性角化病患者、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比不同疾病患者的治疗有效率(P<0.05)。鲍温病患者以及疣状癌患者在治疗后的复发率为0.00%,日光性角化病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5.56%,鳞状细胞癌患者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为1例,占比4.55%,对比患者的复发率情况(P>0.05).结论:患者在患有皮肤癌前病变与浅表癌病变疾病,采取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病情复发的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将其应用到临床治疗当中。

  • 标签: 皮肤癌前病变 浅表皮肤癌病变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频超声诊断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4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67例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照诊断的方式分为两组,分别是超声诊断组以及病理证实组。结果67例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患者其肿块在皮下组织的有63例,在腋下实质内的有4例,这与病理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并且高频超声能够对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边界、形态、大小、血流情况以及肿块内部的回声与后方回声等做出清晰的显示。结论高频超声诊断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组织表皮样囊肿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31日期间于本院选取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实施高频超声诊断,对诊断结果予以分析。结果:70例疑似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中浅表表皮样囊肿患者共计53例,百分比为75.71%,相较于其他类型疾病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高频超声 浅表表皮样囊肿 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22岁,因“左侧后腰部起疹10余年”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起疹,以后皮疹呈进行性增多、扩大,无自觉症状,未予处理。患者既往体健,家族成员无类似发病者。

  • 标签: 皮肤浅表脂肪瘤样痣 病例报告
  • 简介:目的了解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后表皮干细胞(ESC)的分化和分布情况,初步探讨扩张皮肤组织的相关生长机制。方法取15例行Ⅱ期头、颈部皮肤扩张术患者扩张后(平均注水期45d)皮肤标本及正常皮肤标本,按取材部位分为:(1)头部近扩张器中心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3cm处的扩张后头皮;(2)头部扩张器侧壁组:取与扩张器中轴线垂直距离为5-7cm的扩张后头皮;(3)颈部扩张皮肤组;(4)未扩张头皮对照组;(5)未扩张颈部皮肤对照组。各组皮肤标本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角蛋白19(CK19)阳性细胞的分化及分布特征。结果与2个未扩张对照组比较,HE染色可见各扩张组表皮层凹凸不平且相对增厚,皱褶明显,细胞层次增多;细胞呈密集分布,以靠近基底层最为显著,但排列欠整齐,极性过度不明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各扩张组基底层CK19阳性细胞的连续性基本存在,基底层个别部位阳性细胞明显增多,呈复层排列;基底层之外亦有少量成团或散在分布的CK19阳性细胞。2个未扩张对照组未见上述现象。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后,ESC在修复过程中增殖和分化加强,并出现异位分布。

  • 标签: 皮肤 扩张术 表皮干细胞 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对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对我院60例鼻咽癌放疗患者采用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放疗全过程结束后,患者皮肤的反应Ⅱ级6例,Ⅰ级54例。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皮肤损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浅表部位表皮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7年8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表皮囊肿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表皮囊肿的高频超声表现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超声表现:二维超声显示病灶边界清晰,多呈椭圆形、形态规则,少数伴感染或破裂时形态欠规则,55例呈低回声,9例呈无回声,4例呈弱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18例伴感染的病例中8例血流信号丰富,10例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其余病灶周边及内部均未见明显血流信号。病理结果:68例病理均报告为表皮囊肿,其中伴感染者26.5%(18/68),伴巨细胞反应者4.4%(3/68),伴异物肉芽肿性炎者1例,伴化脓性炎者1例,伴钙化者1例。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6%,误诊病例18例中有15例误诊为皮脂腺囊肿。以术前超声诊断是否为皮脂腺囊肿分为A、B两组,两组大小、回声、是否伴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48,P=0.009)。其中囊肿大小(OR=0.178)、感染情况(OR=4.698)及超声弱回声(OR=1.038)是术前超声误诊为皮脂腺囊肿的影响因素。结论浅表部位表皮囊肿超声及临床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超声有助于诊断及鉴别此病。

  • 标签: 表皮囊肿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诊断显像 疾病特征 病理 延误诊断 皮肤肿瘤 诊断,鉴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 ESC、 MSC构建复合皮肤修复创伤皮肤的可行性。方法:①收集烧伤患者植皮手术剩余的皮片标本,并将其标号保存。经胰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分离表皮,用Ⅳ型胶原培养皿快速粘附培养,利用差速粘附法分离,将人表皮干细胞培养基进行体外培养。观察细胞生长形态。②取 SD大鼠 15只,随机分为 3组,在动物背部正中尾部用常规手术法切除大小相同的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实验组 A移植复合皮肤;对照组 B移植脱细胞真皮;空白组 C组、用纱布敷盖创面。观察三周内创面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 A、 B、 C三组 15d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是 (88.02±6.82)、 (82.79±7.18)、 (69.03±6.12)。结论:通过移植表皮干细胞,同时覆盖皮肤的碎薄皮片,抑或覆盖表皮细胞,进而构建与正常皮肤相类似的皮肤替代物,可用于修复全层皮肤缺损,为临床上治疗创伤尤其是全损皮肤或难愈性创面提供一定的实验基础。

  • 标签: ESC 复合皮肤 MSC 皮肤替代物
  • 简介:患者,男,80岁。主因足趾间及周围皮肤黑斑渐扩大伴瘙痒、脱屑3年余就诊。患病足趾部在50年前有枪伤及农作物杆刺伤史。皮肤科检查:双足第2、3、4趾背及趾间可见浸渍性黑斑,表面脱屑(图1,a-c)。皮屑KOH直接镜检可见着色性节分

  • 标签: 浅部真菌感染 节分生孢子 着色性 周围皮肤 表皮角化 黑斑
  • 简介:背景:目前已有应用蚕丝蛋白、结缔细胞、生物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传感器制成的生物人造皮,以及非生物人造皮,应用于临床试验都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它们与真正皮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大鼠全层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取20只SD大鼠,建立背部皮肤缺损模型,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于皮肤缺损处植入人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对照组植入猪脱细胞真皮。植入后4周,进行大体、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实验组创面愈合良好,皮肤弹性佳;对照组移植区域呈现瘢痕愈合,触之质地偏硬;②组织学观察:两组在镜下均可见良好的表皮和真皮结构,表皮可明显区分为基底层、棘层和角化不全的角质层,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可见较多纤维结缔组织;③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实验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现阳性,对照组愈合创面抗人类白细胞抗原-Ⅰ型抗原呈阴性;④结果表明:人表皮干细胞/猪脱细胞真皮组织工程皮肤修复动物全层皮肤缺损,可有效抑制瘢痕形成及挛缩。

  • 标签: 皮肤移植 干细胞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皮肤缺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损伤情况进行探讨,总结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50例鼻咽癌首次放疗患者采用心理护理、放疗前预防护理、放疗中皮肤护理、放疗后的皮肤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全过程,放疗结束时,患者皮肤反应1级45例,2级5例。结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减轻鼻咽癌放疗患者皮肤的急性放射反应,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放疗的顺利完成。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皮肤损伤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膜对皮肤切口愈合的影响。方法:研制表皮生长因子膜,选取36只雄性健康SD大鼠,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只。以大鼠背部脊柱正中为中心旁开1cm处,两侧各预备一条长约5cm的纵切口,深达肌层,缝合。治疗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表皮生长因子膜外敷,对照组伤口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聚乙烯醇空白膜外敷后包扎,每日更换,并于术后3d,5d,7d,9d,14d,21d每组处死3只SD大鼠留取标本,做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染色,观察透明质酸(HA)免疫组化染色及图像分析。结果:两组治疗3d、5d、7d和9d后治疗组表皮层、真皮层与对照组相比愈合速度较快,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治疗组成纤维细胞排列规则,HA阳性面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5.8959,t=6.0212,t=6.8839,t=7.3367;P<0.05)。结论:表皮生长因子膜可促进皮肤切口愈合,且抑制瘢痕形成。

  • 标签: 表皮生长因子 透明质酸 瘢痕 胶原 创伤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