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比较84消毒和市售低温消毒在低温条件下的杀菌效果,评估消毒检验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选用如35%乙醇水等为浴媒,模拟低温环境,观察在不同作用温度下,84消毒和市售低温消毒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菌效果。84消毒在20℃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5.00,在-20℃、-40℃时因悬液凝固结冰,无法继续试验;市售低温消毒在20℃、4℃、-20℃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平均杀灭对数值 > 5.00,在-40℃时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15 min,平均杀灭对数值分别为4.97、4.75。在低温下,上述方法检测低温消毒有良好的试验结果,因此认为此方法可用于一般低温消毒的微生物试验。

  • 标签: 低温 低温消毒剂 消毒效果 悬液定量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过氧乙酸复方消毒消毒效果的研究。方法 采用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进行环境消毒,分析环境消毒效果,包括气载病原菌消毒效果、表面载体消毒效果。结果 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在1∶256倍稀释浓度下,对真菌、病原菌均有杀灭作用,采用过氧乙酸戊二醛复方消毒1∶256稀释,20ml/m 剂量,进行室内喷雾消毒,30min后气载真菌、细菌浓度下降,表面载体消毒后30min,即可达到最佳效果。室内环境、载体消毒维持时间,均可达24h以上。结论 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在环境、物表消毒中有积极作用。

  • 标签: 过氧乙酸复方消毒剂 过氧化氢消毒剂 消毒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中实施氯消毒人工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于2021年4月-2023年4月期间为本院口腔科60台独立水源的综合治疗台作为样本来进行本次研究,随机做有效分组处理,分为研究组(n=30)与常规组(n=30),常规组采用无菌消毒方式,研究组实施氯消毒人工消毒,之后对两组消毒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不同时间点高速手机中细菌数量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不同时间点三用枪中细菌数量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口腔科独立水源的综合治疗台来说,应实施氯消毒人工消毒予以干预,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氯消毒剂人工消毒 口腔综合治疗台水路消毒 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含氯消毒对供应室护士影响的预防措施。方法:分析含氯消毒对眼部刺激反应,呼吸道反应等。眼结膜及呼吸道有刺激性,可引起牙齿损害。皮肤接触可引起中度至重度皮肤损害。-结果:简述含氯消毒对身体健康危害,预防对供应室护士健康损害。结论:正确应用含氯消毒,可预防含氯消毒使用不当对供应室护士影响,提高有效、安全的消毒工作质量。

  • 标签: 供应室护士 含氯消毒剂 危害 预防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消毒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以及相关的控制策略。消毒的广泛使用已成为公共卫生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其排放和废弃物可能对环境构成威胁。通过研究消毒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分布和影响,可以为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消毒剂 污染物 环境行为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酒精消毒对测定空气中的苯系物的影响。方法:选择5种不同的色谱柱,分别从仪器条件、分离效果、是否有乙醇类消毒干扰等方面对苯系物进行最佳测定。结果:极性柱 WAX和 FFAP两种柱均可分离出7种苯系物,但容易被酒精影响, WAX柱的最佳色谱条件可以将两种苯类物质进行分离,但柱柱效应下降后仍会被乙醇峰所影响。弱柱-5、624,1701对酒精没有影响,对间二甲苯则不能进行分离。结果表明,1701柱对苯系物的分离有很好的分离作用,而5、6-24柱的分离效果也不是很好。结论:若测定结果仅需要二甲苯总量,则选用1701型,可有效地消除苯峰对酒精消毒的影响;若需要邻苯、对、间二甲苯的单量测定,可选用 WAX柱,最好是加酒精的空白,以免影响柱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氯消毒对医院感染菌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方法:选取辖区医院病室里的30张桌子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消毒方式把桌子分为两组,每组15张桌子,对15张桌子分别使用不同消毒,A种消毒方式为采用含氯消毒来擦拭桌子,B种消毒方式为采用过氧化氢溶液来擦拭桌子,对比两组桌子表面的洁净程度。结果:A组及B组的表面感染菌均有所减少,且A组少于B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氯消毒对医院感染菌的杀菌效果更加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剂 医院感染菌 杀菌效果
  • 简介:随着现代医院消毒要求的增加,消毒供应室承担着重要的职责。然而,不良反应和事故对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本文摘要旨在探讨医院消毒供应室应对消毒不良反应和事故处理的方法。通过评估不同类型的消毒,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制定清晰的操作指南和培训计划,以提高工作人员对消毒使用的认知。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和紧急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医院资源,及时分享经验和信息,从而更好地应对消毒相关问题。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应对消毒的不良反应和事故,提高医院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和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75%酒精和84消毒液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消毒的效果及选择。方法:选取75%酒精和84消毒液分别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进行消毒,并在消毒结束后进行细菌检测,对比两种消毒消毒效果。结果:对比两种消毒措施下的消毒效果,84消毒消毒后的沉降菌显著低于75%酒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洁净区的消毒,选用84消毒液的效果较75%酒精消毒更好。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洁净区 消毒剂 选择 效果
  • 简介:摘要:探究“84”消毒液与洁厕灵能否混用的性质实验,探究消毒及混合消毒杀菌效果比较的实验,落实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化学学科素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预测和验证NaClO的性质,形成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视角认识物质转化的思想方法,构建价类二维的思维模型。从定性分析,到定量计算 “有效氯含量”,从宏观现象到微观原理,落实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 标签: 84消毒液 洁厕灵 过氧化氢 消毒能力 有效率含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背静脉充盈不良患儿留置针穿刺中采用双扎法联合快速手消毒按揉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人数共82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受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且患儿均存在手背静脉充盈不良的现象,随机将其分为41例对照组(采用一根止血带)、41例观察组(双扎法联合快速手消毒按揉),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手背静脉充盈不良患儿留置针穿刺中采用双扎法联合快速手消毒按揉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具有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双扎法 快速手消毒剂按揉 手背静脉充盈不良患儿 留置针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判断空气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就是室内空气中微生物污染程度,想要降低空气污染程度,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空气消毒和净化。在控制空气传播医源性传染方面,医疗环境空气消毒技术发挥重要作用和价值。因此,有必要研究不同消毒技术消毒空气的效果。  

  • 标签: 消毒技术 消毒空气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擦拭消毒方法对静脉用药配置台面消毒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本院静脉用药配置台面共12台,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台,观察组采用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对照组采用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观察两组不同擦拭消毒方法的消毒效果。结果:两种擦拭消毒合格率均符合消毒标准,而观察组采用的医用表面消毒湿巾擦拭消毒消毒刚结束、结束30min、结束1h的消毒合格率均高于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结论:采用医用表面擦拭消毒及75%乙醇喷洒后用无菌纺布擦拭消毒均符合消毒标准,但医用表面擦拭消毒的时间更为持久、安全,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擦拭消毒 静脉用药配置台面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毒供应室采用器械消毒护理对消毒质量、科室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于2022.5-2023.3期间抽取我院消毒供应室220件医疗器械展开研究,以双盲法进行组别均分,其中110件纳入常规组,采用常规器械管理;另110件纳入干预组,采用器械消毒护理。比较组间消毒质量评分、科室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消毒质量评分、科室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毒供应室中采用器械消毒护理可提升器械消毒质量,提升科室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器械消毒护理 消毒供应室 消毒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