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6 个结果
  • 简介:这天夜晚,克瑞斯警官刚刚洗漱完毕,准备躺下睡觉,手机突然响度了起来……“头儿,是我。很抱歉这么晚打扰你。”原来是他的手下,正在警局值班的奥克多。

  • 标签: 凶手 毒药 警官
  • 简介:在岷江上游地区,普遍流传着关于'毒药猫'的传说。'毒药猫'是指一种会特殊魔法的人,能通过指甲或身体放毒。这种人在白天与常人无异,但在夜晚会变成动物加害村寨中的男子和牲畜。'毒药猫'有两层意思,一为'放毒',一为'活鬼'。'毒药猫'是一种'替罪羔羊',人们用汉语中的'毒药猫'来代表这一类人,在某些地区也将此种人称作'犊疫'。通常,如果村寨中发生了无法解释的疾病或牲畜人口离奇死亡,人们便会认为是毒药猫作祟。'毒药猫'

  • 标签: 毒药猫 意义阐释 岷江上游 集体力量 指一 互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与单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不同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小儿腹泻患儿10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0例。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呕吐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大便性状恢复,体温恢复及呕吐的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皆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腹泻宁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的恢复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小儿腹泻宁 小儿腹泻 抗病毒口服液 联合用药
  • 简介:摘要病毒感染性疾病发病率高,传播快,流行广,长期以来一直缺乏对其治疗有效的方法和药物,抗病毒药物的发展较慢。病毒对抗病毒药的产生耐药性的能力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主要抗病毒药物的抗病毒谱、抗病毒机制和适应征。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耐药性 病毒
  • 简介:上一节课提到,民国元勋蔡元培曾经参与了澄衷学堂的教科书编撰。有人说,读到该学堂的一本教科书,再看《新华字典》,后者简直是毒药。这究竟是什么样的学堂,什么样的教科书呢?一、澄衷学堂澄衷学堂是我国最早的自办新式学堂之一,1901年由叶澄衷创办于上海。叶澄衷(1840—1899),原名成忠,祖籍浙江慈溪,生于浙江镇海。幼时丧父,家境贫寒,后去上海谋生,以划舢板来往于黄浦江停泊的外国轮船,兜售蔬菜和其他小商品为生。

  • 标签: 《新华字典》 澄衷学堂 刘树屏 新式学堂 浙江镇海 一本
  • 简介:摘要通过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的方法和体会,得出结论加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灭菌管理,有利于提高消毒灭菌效果,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氧疗用品集中消毒与分散消毒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氧疗用品300份作为此次研究的样本,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份,对照组氧疗用品由各科室自行清洗消毒,观察组由供应室统一集中清洗消毒,对比两组的清洗消毒效果。结果清洗前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清洗后两组的致病菌检出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的致病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氧疗用品进行集中统一消毒清洗效果更好,可以有效的降低致病菌的检出率,提高消毒合格率,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值得推广。

  • 标签: 氧疗用品 集中消毒 分散消毒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饮用水消毒是提高饮用水水质的重要方法,理想的饮用水消毒剂应具有杀菌广谱、杀菌力强、消毒效应持久、使用方便及对人体安全等特点。但当今没有一种饮用水消毒剂对人体是完全没有毒性的,除了消毒剂残留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外,消毒剂与水中其它物质反应产生的副产物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实验研究和现场调查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研究涉及到消毒剂的毒性作用、消毒剂副产物的形成机制、作用机理。

  • 标签: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危害 控制工艺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卫生领域对疫源地消毒的相关工作逐渐予以重视和强化,确保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由于疫源地发展不平衡,在消毒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疫情管理与控制部门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做好疫情消毒工作相关工作,旨在消除疫源地病毒传染的现状,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

  • 标签: 疫源地 消毒 消毒剂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评价自行设计、制作的组合式紫外线消毒箱的消毒效果,探索最佳消毒时间。方法2015年1-6月,每月随机选择25件旧精密仪器,使用组合式紫外线消毒箱进行消毒,分别在消毒0min、15min、30min和45min时采样,进行菌落培养并计数,计算灭菌率并判定消毒效果,确定最佳消毒时间。结果该消毒箱的灭菌率〉99.9%,消毒15min、30min、45min的效果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组合式紫外线消毒消毒效果较好,最佳消毒时间为15min。

  • 标签: 紫外线 消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消毒方法对采血护士手卫生消毒的应用效果,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本研究从2013年10月至2015年03月期间我血站在职的采血护士(共38例)的采血次数中随机抽取250次,平均分为四组,A组采用普通常规方法进行手部消毒,B组采用采用皂液流水洗手,按六步洗手法进行,C组采用含酒精与醋酸氯已啶的快速手消毒剂均匀喷手法,D组采用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之后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前后消毒合格率以及手部消毒所需时间。结果D组采用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合格次数为45次,消毒合格率为90%,均明显高于A组、B组以及C组消毒方法下的消毒合格率(P<0.05);D组采用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手部消毒所需时间为(1.02±0.23)min,均明显高于A组、B组以及C组消毒方法下手部消毒所需时间(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血站采血护士手部卫生消毒,应该采用皂液流水洗手后再用快速手消毒剂喷手的方法,能够明显提高消毒合格率,降低菌落数目,且洗手和手部干燥的时间较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站 采血 手部消毒 消毒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消毒供应中心环境卫生质量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危险因素,以便加强防控措施。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细菌定量检测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环境空气和物品进行监测。结果连续3年对本科室检测标本565份,卫生消毒质量总合格率为98.2%。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清洗消毒物品等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以医务人员手合格率最低95.1%。结论本科室环境卫生消毒质量总体状况良好,合格率较高,但任然要加强管理及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质量。

  • 标签: 卫生消毒 消毒供应中心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伽玛消毒湿巾对ICU物体表面消毒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某院20张ICU病床分为A、B两组各10张,其中A组使用消毒剂净泡过的毛巾对床位进行清洁、消毒,B组则使用伽玛消毒湿巾。对比两种消毒方式消毒后1min、5min、1h、2h、6h时消毒合格率以及平均消毒费用。结果B组平均消毒费用0.250低于A组0.361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消毒后1min、5min均合格,B组消毒合格率于1h后高于A组,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ICU物体表面使用伽玛消毒湿巾消毒效果较好,且长期消毒率较高,但费用较高。

  • 标签: ICU 物体表明 消毒效果 伽玛消毒湿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抗病毒药物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乙肝后肝硬化患者8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护肝及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抗病毒方案治疗,其中,对照组43例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药物,观察组43例给予阿德福韦抗病毒药物,研究并分析两种抗病毒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用药期间均有个别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下降、乏力、慢性腹泻、腹胀等不良反应现象,但均能耐受,在持续用药和适当干预后症状消失或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或是阿德福韦抗病毒药物,对治疗乙肝后肝硬化均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均属于较为理想的抗病毒药物。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乙肝后肝硬化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本院院消毒灭菌质量状况,进一步落实医院消毒管理措施,预防和控制医源性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平板暴露法及棉拭子法对医院室内空气和物品等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进行了监测。结果各种监测对象卫生合格率分别为空气合格率81.67%;医疗用品100.00%;物体表面96.00%;医护人员手98.2%;使用中消毒剂96.00%;压力蒸汽灭菌器100.0%。结果显示,本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整体较好,但应加强重点区域及灭菌物品管理监测工作。

  • 标签: 消毒 灭菌 医院感染 效果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有效控制医院内部感染。方法选取近一个月使用的医疗器械2000件,送往供应室集中处理,选用科学的方法对器械进行清洗,最后对清洗消毒过的器械进行严格的检测。比较前后医疗器械的清洗度、光亮度、光洁灵活度、锈斑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表面清洁度、光亮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疗器械关节、齿纹上的血渍、污垢、锈斑少于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管理,是有效地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医疗器械 清洗消毒 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