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考察壳聚糖对泊洛沙姆为基质的原位凝胶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两者的配伍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与泊洛沙姆溶液(P407和P188的质量分数均为15%)制备成原位凝胶,测定原位凝胶的体外胶凝温度、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结果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从0上升至0.6%时,基质的胶凝强度和生物黏附力均逐渐升高,胶凝温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壳聚糖可改善以泊洛沙姆为基质的原位凝胶的流变学性质。

  • 标签: 壳聚糖 泊洛沙姆 原位凝胶 流变学性质 体外
  • 简介:目的:筛选复方黄柏凝胶的最优处方,建立测定其中连翘苷含量的HPLC法。方法:以泊洛沙姆407(P407)和泊洛沙姆188(P188)为基质制备复方黄柏凝胶,通过相变温度和黏度筛选最佳处方。HPLC法测定所用色谱柱:HypersilODS2-C18柱(1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2∶78),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277nm,柱30℃。结果:最优处方为P407∶P188=18∶1作为基质,相变温度为27.17℃,黏度为15.31Pa·s。建立的HPLC法回收率、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测得3批复方黄柏凝胶中连翘苷含量为(0.74±0.05)mg/g(n=3)。结论:复方黄柏凝胶符合临床应用要求。建立的HPLC法准确、稳定、专属性强,可用于复方黄柏凝胶中的连翘苷含量测定。

  • 标签: 复方黄柏温敏凝胶 连翘苷 含量测定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目的:制备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并建立其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将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组成复方,制成凝胶,用HPLC法同时测定其中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含量。色谱柱:AthenaC18-WP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02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48∶52∶0.15,用磷酸调节pH值至3.15);检测波长:220nm;流速:1.0ml/min。结果: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为无色澄明液体,相变温度为32℃。盐酸利多卡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3.97×104c+2.44×104(r=0.9999),线性范围5.04~80.64μg/ml;盐酸罗哌卡因的线性回归方程为A=3.93×104c+1.21×103(r=0.9999),线性范围2.03~32.48μg/ml。HPLC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良好。凝胶中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罗哌卡因的含量分别为标示量的(97.89±1.32)%和(99.61±1.97)%(n=3)。结论:复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质量可控,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制剂。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盐酸罗哌卡因 温敏凝胶 色谱法 高效液相
  • 简介:聚合物由于其溶解度对温度的敏感性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不同的使用环境需要不同的临界溶解温度.为了适应其应用的需要,开发了不同的调节临界溶解温度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聚合物性能的调节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温敏聚合物 调节 临界溶解温度
  • 简介:目的研究卡介苗的磁性凝胶载体,用以进行膀胱灌注,延长卡介苗在膀胱内的滞留时间,并验证其在膀胱内的抗膀胱肿瘤作用。方法利用大鼠膀胱原位肿瘤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相关免疫学及肿瘤学指标评估其抗肿瘤效应。结果与普通卡介苗相比,同等剂量条件下使用卡介苗的磁性凝胶载体可较普通卡介苗在膀胱内产生更多的免疫细胞因子,在膀胱黏膜局部募集淋巴细胞浸润,诱导更强的免疫反应。经验证其抗膀胱肿瘤诱导效果优于普通卡介苗。结论壳聚糖凝胶作为卡介苗载体,在磁场作用下增强了卡介苗的免疫活性及抗肿瘤效应,为卡介苗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有望成为用于膀胱癌术后灌注预防膀胱癌复发的更好的免疫制剂。

  • 标签: 卡介苗 膀胱灌注 壳聚糖 膀胱内药物释放
  • 简介:目的:应用Box—Behnken法设计并优化替硝唑原位固化缓释凝胶处方。方法:通过体外释放度的单因素影响试验确定考察因素与水平,以凝肢粘度、遇水固化时间、释放时间为响应变量,应用Box—Behnken法进行处方筛选与优化:结果:优化处方为35.3%(w/w)单甲氧基聚乙二醇一聚乳酸(mPEG—PDLLA10/90),5.9%(w/w)替硝唑和58.8%(w/w)N-甲基-2-吡咯烷酮(NMP);该凝胶体外释放时间达192h,无突释现象。结论:通过Box-Behnken法成功实现了替硝唑原位固化缓释凝胶的处方筛选。

  • 标签: mPEG—PDLLA 替硝唑 原位固化
  • 简介:合成了一种新的原位凝胶化的温度敏感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co-甲基丙烯酸丁酯)(聚(NIP-co-BMA)),通过改变两种单体的投料比,得到一系列具有不同相变温度的可原位凝胶化的聚合物。用FTIR和1H-NMR对单体及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NIP的合成及其提纯的影响因素;讨论了聚合条件对聚合物的特性粘数和分子量及相转变温度LCST和相变时间的影响;研究了外加盐浓度对聚合物的相变温度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提高,聚合物的相变温度逐渐降低。利用聚合物的温度响应性,应用微导管介入技术,控制聚合物溶液在肿瘤部位沉淀,堵塞血管,切断肿瘤细胞的营养供应而枯死,达到栓塞治疗动脉瘤的目的。

  • 标签: 原位凝胶化 温度敏感型聚合物 非粘附性液体栓塞材料 N-异丙基丙烯酰胺 甲基丙烯酸丁酯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伊潘立酮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鼻腔给药与其他给药方式的疗效及对大鼠脑靶向性进行探讨与研究。方法:于 2015.09-2017.09进行动物模型试验,按照给药方式不同分为鼻腔给药与灌胃给药,建立伊潘立酮在大鼠血浆、脑组织中的含量测定方法,并验证建立方法,计算探讨新制剂脑靶向性指标 DTE。结果:相较于灌胃给药,鼻腔给药血浆 AUC水平更低,大脑与小脑 AUC水平更高,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相较于灌胃给药,鼻腔给药血浆、大脑与小脑 MRT更长,差异大且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经统计,鼻腔给药后潘立酮新制剂脑组织靶向性 DTE均大于 1,相较于小脑,大脑靶向性 DTE更高。结论:伊潘立酮环糊精包合物原位凝胶可通过鼻腔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可达到

  • 标签: 伊潘立酮 环糊精 温敏性原位凝胶 鼻腔给药 靶向性
  • 简介:以医用材料泊洛沙姆407为原料,采用羰基二咪唑活化泊洛沙姆分子的端羟基,在氮气保护的温和条件下,乙二胺与活化泊洛沙姆发生氨基化反应,制备出含有氨基末端的泊洛沙姆新材料,为泊洛沙姆偶联疏水性药物或功能性基团的开发奠定基础。

  • 标签: 泊洛沙姆407 乙二胺 温敏型原位凝胶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壳聚糖/Ⅱ胶原/聚乳酸复合水凝胶支架,以支架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载体,评价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将壳聚糖、Ⅱ胶原、聚乳酸联合β-甘油磷酸钠盐制备复合水凝胶,检测凝胶形成时间、弹性模量及细胞相容性;制作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缺损模型,分为四组。空白组:正常软骨,未作任何处理;模型组:旷置骨软骨缺损作为对照;凝胶组:单纯以水凝胶填充软骨缺损;凝胶+干细胞组: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水凝胶复合物填充软骨缺损。分别于术后8周取材,根据大体观察及组织染色,比较各组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效果。结果壳聚糖/Ⅱ胶原/聚乳酸复合溶液在37℃下形成凝胶,成胶时间(7.50±0.41)min,弹性模量(6.96±0.43) kPa;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凝胶中具有较好的增殖能力,且软骨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明显增高;动物实验大体观察及组织染色结果表明凝胶+干细胞组软骨缺损修复效果明显优于凝胶组及模型组,其新生软骨与正常软骨边界模糊,其内可见软骨细胞,Ⅱ胶原蛋白含量与正常软骨类似。结论壳聚糖/Ⅱ胶原/聚乳酸复合水凝胶支架具有良好的性及细胞相容性,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有效修复兔膝关节软骨缺损。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膝关节 软骨缺损 壳聚糖水凝胶 温敏性
  • 作者: 张清荣 陈长友 徐娜 吕大伦 贾杰只 李文红 罗高兴 于云龙 张逸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烧伤杂志》 2022年第10期
  • 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南通 226001,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创伤、烧伤与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疾病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38,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芜湖 241001 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94,北京桀亚莱福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94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载P311微球的壳聚糖水凝胶对大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通过油包水乳化法制备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微球(单纯微球)、P311微球及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牛血清白蛋白(FITC-BSA)微球,于光学显微镜/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形貌。制备壳聚糖溶液,将壳聚糖溶液和β-磷酸甘油二钠水合物混合制备单纯凝胶,在单纯凝胶中加入相应物质制备载单纯微球和载P311微球的凝胶,观察4种液体在37 ℃时倾斜状态下的形态变化,冷冻干燥后于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微观形貌。取18只3~4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不进行任何处理的正常组及于背部脊柱两侧分别制作1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并进行相应处理的敷贴组、壳聚糖组、单纯水凝胶组、载单纯微球水凝胶组、载P311微球水凝胶组,每组3只。取5组全层皮肤缺损大鼠,于伤后0(即刻)、5、10、15 d 观察创面愈合情况,计算伤后5、10、15 d创面愈合率;取5组全层皮肤缺损大鼠伤后15 d创面和创缘组织及正常组大鼠相同部位正常皮肤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组织学变化,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CD3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D31及VEGF的蛋白表达。样本数均为3。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Bonferroni校正。结果单纯微球呈球形,表面疏松多孔;P311微球及FITC-BSA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且FITC-BSA微球散发出均匀的绿色荧光;3种微球直径基本一致,为33.1~37.7 μm。在37 ℃时倾斜状态下,与壳聚糖溶液及单纯凝胶相比,载微球的2种水凝胶结构更稳定。载微球的2种水凝胶网状结构较壳聚糖溶液、单纯凝胶更致密,且其横断面可见直径约30 μm的微球。伤后15 d内,5组大鼠创面均不同程度愈合,其中载P311微球水凝胶组大鼠创面愈合情况最好。敷贴组、壳聚糖组大鼠伤后5、10、15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26.6±2.4)%、(38.5±3.1)%、(50.9±1.5)%,(47.6±2.0)%、(58.5±3.6)%、(66.7±4.1)%,均明显低于载P311微球水凝胶组的(59.3±4.8)%、(87.6±3.2)%、(97.2±1.0)%,P<0.05或P<0.01;单纯水凝胶组大鼠伤后10、15 d及载单纯微球水凝胶组大鼠伤后15 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6.0±3.3)%、(84.5±3.6)%、(88.0±2.6)%,均明显低于载P311微球水凝胶组(P<0.05)。正常组大鼠正常皮肤中可见表皮、毛囊及皮脂腺,未见CD31和VEGF阳性表达;载P311微球水凝胶组大鼠伤后15 d创面已几乎完全上皮化,创面血管、毛囊、皮脂腺生成及CD31和VEGF阳性表达较其他4组全层皮肤缺损大鼠明显增加,CD31和VEGF蛋白表达均较其余5组大鼠明显增加(P<0.01)。结论载P311微球的壳聚糖水凝胶,可以缓释包载的药物,延长药物作用时间,并通过促进创面血管生成及再上皮化,促进全层皮肤缺损大鼠创面愈合。

  • 标签: 生物相容性材料 水凝胶 微球体 P311 血管生成 创面修复
  • 简介:目的:研究α-细辛脑原位凝胶穴位注射对卵清蛋白致大鼠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羊肠线埋线组(4cm/只),空白原位凝胶组(25mg/kg),α-细辛脑原位凝胶组(25mg/kg),实验第1d和第8d分别通过腹腔、两侧腹股沟及两前足跖注射抗原液,每处0.2ml,2次致;第15d起用1%OVA生理盐水溶液超声雾化30min诱喘,每天1次,连续雾化一周复制大鼠哮喘模型。各组大鼠末次激发24h后,股动脉采血和取肺组织。用四川大学图象图形研究所Biomias2001图象分析系统,对肺组织HE切片进行嗜酸性粒细胞及浆细胞计数;ELISA测定大鼠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表达情况。结果:α-细辛脑原位凝胶(25mg/kg)穴位埋植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肺的病理情况,降低血清中IgE、sIgE、IL-4的含量,升高IFN-γ的含量。结论:α-细辛脑原位凝胶(25mg/kg)穴位埋植对支气管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给药方式和途径。

  • 标签: Α-细辛脑 原位凝胶 穴位埋植 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缓释万古霉素的多聚乳酸-聚乙二醇-多聚乳酸(PLGA-PEG-PLGA)凝胶,探讨其理化性能、生物学性能和抗菌性能。方法PLGA(1 500~2 000)-PEG (1 000~1 500)-PLGA(1 500~2 000)多聚物溶液在4 ℃下孵育7 d,充分溶解后在37 ℃水浴中放置10 min成胶并负载万古霉素。冻干脱水48 h后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在37 ℃、60 r/min条件下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绘制其体外降解曲线及药物释放曲线。以二甲基亚砜(DMSO)作为阳性对照,利用噻唑蓝(MTT)法检测本材料细胞相容性。在37 ℃、120 r/min条件下检测其抗菌效果。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抗菌水凝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PLGA-PEG-PLGA抗菌凝胶具有疏松多孔的微观结构,载药前[(53.77±31.20) μm、后孔隙尺寸[(50.42±27.60) μ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5,P>0.05);体外降解时长30 d;空载水凝胶组[(96.41±2.41)%]、载药水凝胶组细胞活性[(96.98±2.26)%],与DMSO组[(37.64±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727.784,P<0.05);药物释放实验证实万古霉素可以持续释放30 d;抗菌实验结果表明,载药水凝胶可以对金葡菌提供长达72 h的抗菌效果。结论PLGA-PEG-PLGA凝胶是一种较理想的抗生素载体,无细胞毒性,能够长效缓释负载的抗生素,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多聚乳酸-聚乙二醇-多聚乳酸温度敏感水凝胶 万古霉素 药物缓释 抗菌性能 骨髓炎
  • 简介:目的建立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DKPF)凝胶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其稳定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DKPF凝胶中DKPF含量,并考察方法的专属性、线性关系、定量限、精密度、回收率;应用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恒温振荡法测定DKPF凝胶的释放度,检测高湿、光照、低温条件下的DKPF凝胶稳定性。随机选取80只昆明小鼠,分别SC0.2mLDKPF凝胶、空白水凝胶、DKPF生理盐水溶液(DKPF浓度同DKPF凝胶),于给药后1、3、6、9、12d,每组各取5只脱颈处死,剖开注射部位皮肤观察水凝胶状态,并取皮下组织样本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评价DKPF凝胶组织相容性。结果DKPF在260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DKPF质量浓度在1.70-25.56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学的日间、日内精密度,加样回收率均良好;DKPF凝胶主要以扩散为主,释放度符合规定,且工艺重现性好;水凝胶在低温、湿度75%条件下稳定性良好,不耐光照,需避光保存。SC给予小鼠水凝胶后,各组小鼠均成活,且水凝胶在皮下逐渐减小直至消失;病理切片结果提示,凝胶引起轻微炎症反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消失,组织相容性良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方法准确率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DKPF凝胶中DKPF含量测定;DKPF凝胶符合生物材料的安全标准。

  • 标签: 右旋酮洛芬氨丁三醇温敏水凝胶 紫外分光光度法 释放度 稳定性 组织相容性
  • 简介:目的研制以普朗尼克F127为主要基质的喷昔洛韦制剂,以提高其眼部生物利用度。方法通过将HPMCK4M或卡波姆934P与普朗尼克F127复合使用,制备了喷昔洛韦的温度敏感原位凝胶。以胶凝温度、流变学、药物释放特性、药代动力学及眼部刺激性等为指标进行筛选,得到最优化处方。结果使用HPMCK4M或者卡波姆934P均能降低凝胶的胶凝温度,略微增加其粘度,延缓体系中药物的释放速率;药物释放为非Fick扩散;所有处方均未表现出眼部刺激或对角膜的损伤;含卡波姆934P和普朗尼克F127的凝胶体系的眼部生物利用度最高。结论含普朗尼克F127的喷昔洛韦制剂能够以滴眼液的形式给药,而达到眼部温度时可形成凝胶;体内外评价结果表明,含有HPMCK4M或卡波姆934P以及低浓度普朗尼克F127(12%)的喷昔洛韦制剂,提高了药物在眼部的生物利用度,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眼部给药系统。

  • 标签: 喷昔洛韦 温度敏感原位凝胶 普朗尼克 流变学 药物释放 眼部刺激
  • 简介:【摘要】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这三十年也是现代文学研究复苏与转型的三十年。您作为新时期首届硕士研究生,是这段历史的重要参与者,能否首先就您个人的学术道路谈些感受?

  • 标签:
  • 简介:摘要:教授认为中学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而非“文人教育”,语文教学不能忽略阅读的地位,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是语文课最基本的内容目标。依据当今中学写作教学的现状,老师倡导理性写作观,即作文教学要重视理性思维,并将理性思维的培养作为作文教学的基础。作为语文教育事业的掌舵人,老师并非仅仅居于高地在研定教材、制定方针,他也密切关注着一线教师的实施过程,听取反馈,并对如何使用好统编新教材提出建议,带给了我们不少的启发与思考。

  • 标签: 阅读教学思想 写作教学思想 启示与反思
  • 简介:摘要原位诱导修复再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以及糖尿病性皮肤溃疡等慢性创面的治疗均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近年来研究者对原位成形可注射水凝胶,即在创面局部应用可在生理条件下自发凝胶化的水凝胶类生物材料进行了探索。该类生物材料含有细胞外基质成分,可以根据需求添加促进创面修复的细胞,还能作为生长因子等活性肽的控释载体,模拟创面局部微环境,从而诱导修复再生。本文对原位成形可注射水凝胶原位凝胶化特性及促进创面修复再生的作用进行综述,包括其材料种类、作用机制、优势及存在的问题等。

  • 标签: 水凝胶类 伤口愈合 皮肤,人工 原位成形
  • 简介:采用原位合成法,使用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5)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做为模板剂,在中性条件下合成W-MSU-1和W-MSU-2介孔分子筛,合成中使用乙酰丙酮(HAcac)作为助剂,考察其对介孔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低温N2吸附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过渡金属氧化物有助于介孔的形成,助剂的使用提高了孔的结构参数.

  • 标签: 原位合成 负载型分子筛 MSU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