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及时、准确反映灾害信息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基础.也是为政府科学决策、对灾民实施紧急救助的重要依据.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干部.在从事救灾救济工作的实践中,通过平时深入乡村核查灾情.发现作为灾情信息管理源头的乡(镇)、村两级,灾害信息管理的现状令人担忧.亟待改进。

  • 标签: 灾害信息管理 救灾工作 科学决策 灾情 急救 灾民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化进程不断提速,社会各方面对灾害信息使用需求的多样性、动态性、可视性特征越来越明显.进入21世纪后,国内外出现的系列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公共安全危机,在刺激了救灾决策者、灾害管理人员及相关部门信息需求欲望的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信息的需求水平.

  • 标签: 灾害信息 信息开发 档案 使用需求 信息化进程 改革开放
  • 简介:目前灾害符号的认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灾害信息图标网站有其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站的实现过程,采用ASP.NET技术,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了灾害信息图标的介绍平台和交流论坛两大功能。关键词灾害符号;认知;ASP.NET;B/S中图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2010)04-0000-02Design&ImplementationofDisasterInformationSymbolsWebsiteHuangMeng,ZhangZhen,FengJilin(DisasterPreventionScience&TechnologyCollege,Sanhe065201,China)AbstractCognitiveproblemsofdisasterinformationsymbolshavecaughtpeople’smoreattentionnow,thereforedisasterinformationmarkwebsitewithveryvalueableapplication.ThispaperintroducestheimplementationofdisasterinformationmarkonthewebsiteusingASP.NETtechnology,Browser-basedserver(B/S)mode,toachievetwofunctionsofdisasterinformationmark,theintroductionplatformandexchangeforum.KeywordsDisastersymbols;Cognitive;ASP.NET;B/S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高速网络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大,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查询信息的重要工具。近50年来,我国每年由地震、地质、旱涝、海洋、疫病等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灾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在灾害发生时,灾害符号能够反映灾情,将灾害、灾情信息传递给受灾者及救援者,使他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高速高效的响应,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或缓解灾害所带来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灾害符号的认知和普及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依靠科技进步,提高我国防灾减灾的综合能力已成为国家安全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1。因此,把灾害符号应用到网络当中已是必然。目前,民政和交通等部门都已建立了自己的门户网站,网站中也有关于灾害图标的专业信息,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专门介绍灾害图标(符号)的网站系统供公众学习和查询,因此我们课题组在基于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基础上,采用ASP.NET等技术开发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网站,希望通过网上测试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检测灾害符号的通用性和公众的接受程度,进一步调查公众对灾害类符号的需求,从而校正工作的方向,达到灾害符号应用的目的。本文概要介绍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一、网站系统的开发框架本系统采用现今流行的Browser/Server模式,以ASP.NET技术作为开发环境,Access2003作为后台数据库。从结构和功能上,系统可以分为应用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三层体系结构并采用MVC的设计模式。应用层是呈现给用户的页面;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部分,担当主要的应用处理任务,包括处理应用层的HTTP请求,及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和交互;数据层位于低层,以ADO.NET为接口,Access2003为架构,主要处理业务逻辑层对数据的请求。以WindowsXPSP2+IIS6.0+.NET2.0框架为平台2-3。二、网站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系统的功能设计本系统主要分为灾害图标介绍和大众交流两个主要版块,在灾害图标介绍版块中由于我国应急管理学科把灾害事件即突发事件分成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四大类4-5,我们的灾害图标介绍版块也主要按此划分,划分为首页、符号介绍、自然灾害符号、事故灾难符号、公共卫生事件符号和社会安全事件符号等6个主要模块。而交流论坛主要包含论坛浏览、注册、发帖与回帖和后台管理等3个模块,具体如图1所示。

  • 标签:
  • 简介:作为减灾工作的前沿阵地,社区的减灾能力建设意义重大。社区灾害预警信息传播速度、社区居民风险意识、社区居民灾害自救互救技能等因素直接影响着社区减灾能力的高低。社区灾害信息共享与服务平台建设本着科学有效、节约成本的原则,在亚洲社区综合减灾合作一期项目基础上,统筹整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已有资源,紧密围绕二期项目建设目标,结合孟加拉国、尼泊尔和中国试点社区减灾能力建设需求。

  • 标签: 社区居民 平台建设 信息共享 灾害 服务 减灾能力建设
  • 简介:目前灾害符号的认知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灾害信息图标网站有其较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简要介绍了灾害信息图标网站的实现过程,采用ASP.NET技术,基于洲览器服务器(B/S)模式,实现了灾害信息图标的介绍平台和交流论坛两大功能。

  • 标签: 灾害符号 认知 ASP.NET B/S
  • 简介:近年来,灾害事件的频繁发生催生了灾害信息传播这一新的研究方向。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传播受众、灾害信息传播媒介、灾害信息灾害信息传播效果等各个要素的研究,还包括对灾害信息传播案例的分析。灾害信息传播研究对于扩展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和指导灾害事件中的信息互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灾害信息传播 研究背景 研究维度 研究价值
  • 简介:摘要本文对某县信息中心大楼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分析。勘查了所在地的雷电资料及土壤电阻率等情况,重点针对该大楼的人员伤害损失进行雷击风险分析。通过分析大楼由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概率大于规范值,风险主要来源于雷电闪击建筑物供电线路及设备造成的物质损害。通过提供整改意见,降低风险,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 标签: 风险分析 人员生命损失 防护措施
  • 简介:2016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必须牢固树立灾害风险管理和综合减灾理念,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加强灾害风险识别、评估与综合防范,已成为下一阶段综合减灾过程中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 标签: 灾害风险 减灾 体制机制改革 平台 备灾 灾后救助
  • 简介:经历了2005年卡特里娜飓风之后,美国认识到突发事件期间电信运营商通信设施损失信息对政府应急响应机构的重要性,而后开始使用灾害信息报告系统(DIRS)。DIRS的使用使美国联邦各级机构能够及时获取灾害期间通信设备状态的信息,并实现数据的每日更新,保持数据在各应急响应机构之间的一致性。虽然DIRS的使用时间不长,但在美国近两年的突发事件中确实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 标签: 电信运营商 美国联邦 报告系统 信息 灾害 突发事件
  • 简介:计算机、无线网络、定位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移动GIS技术在地质灾害信息野外采集创造了有利条件。从传统的地质灾害信息采集中存在问题出发,介绍了移动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和移动GIS在地灾野外数据采集中的应用优势,分析了地质灾害信息采集系统的需求,对系统架构、终端设备、通信方式、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并提出了系统实现的方式。

  • 标签: 移动GIS 地质灾害 信息采集
  • 简介:8月4日,湖北省民政厅在武汉举办了全省灾害信息员培训班。全省各市、州、县(市、区)的166名灾害信息员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丰富,不仅学习贯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交流学习了2017年灾情管理系统操作及自然灾害生活救助统计制度,培训了因灾倒损农村住房恢复重建统计等工作,重申了综合减灾的各项工作要求,还演示了“全省减灾救灾信息系统”操作。本次培训成效明显,学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转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理念,按照“防抗救相结合”的原则,实现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 标签: 灾害信息 培训班 湖北省 中共中央国务院 救灾工作 防灾减灾
  • 简介:6月22日,辽宁省抚顺市民政局组织市、县、乡三级近100名民政救灾战线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该培训围绕防灾减灾救灾政策文件和工作中的疑难点,以及灾情信息报送等相关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授课讲解和互动解答,并设置灾情背景,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进行了现场模拟报灾。

  • 标签: 业务培训 辽宁省 灾害信息 抚顺 灾情信息 管理系统
  • 简介:摘要:电网电力系统中大量线路等输变电设备都是长时间暴露在大气环境中的,运行安全性会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有着直接影响。长期运行经验表明,外部气象环境导致的输变电设备失效是影响电力系统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恶劣天气、极端气候事件的强度和发生频率有增强的趋势,如何应对气象灾害是电力系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气象灾害预警、风险防控相关理论及技术已成为电气工程领域的长期研究热点。下面就对其进行分析。

  • 标签: 电网系统 气象灾害 风险分析 预警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温室效应影响的加剧,近年来气象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及社会的稳定。因此气象部门要提高灾害性天气观测及预报的精准性,并及时、全面地发布灾害性天气信息,以便各行各业的生产者及社会群众及时做好有针对性的预防工作,降低或避免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及危害。本文先是介绍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现阶段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现状,最后提出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发布策略,以不断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质量和发布效率。

  • 标签: 气象灾害 预警信息 发布 策略
  • 简介:摘要:天气警报信号传递效果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天气灾害防控能力。丰富天气警报的传递途径对于减少自然灾害风险、增强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有着意义。文章阐述了天气警报业务在防灾减灾中的意义,并给出了相应发展措施,希望对提升天气业务防灾减灾能力予以参考。

  • 标签: 气象预警信息 防灾减灾 作用 传播渠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吉林省地处东北中部.幅员面积18.74万平方公里。受地形、山脉、河流和气候等诸多因素影响,吉林省自然灾害频发.属多灾易灾省份.救灾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特别是近来年,受气候异常影响,暴雪、干旱、龙卷风、冰雹、洪涝、泥石流、低温冷害及农作物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给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为提高灾害应急救助管理能力,提高救灾工作科学化水平.

  • 标签: 灾害信息 吉林 侦察 分发 农作物病虫害 救灾工作
  • 简介: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等均需要地震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但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信息量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以ArcGIS为系统平台,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首先,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应的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对构建地震地质灾害系统存在的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唐山地震为例,建立了示范性地震地质灾害GIS系统。

  • 标签: GIS 地震地质灾害 面向用户 唐山地震
  • 简介:据我国民政部的统计,截至2008年2月12日,南方冰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因灾死亡107人,紧急转移安置151.2万人,累计救助铁路公路滞留人员192.7万人……从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条件来看,是完全有可能把损失降低一些的,没有实现这一目标,最主要的原因是人们的“信息意识”不强。早在冰雪灾害形成的前一周,中央气象台通过各种媒介以及其他传播方式多次向公众传播了雨雪天气预报的信息,但是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 标签: 信息意识 灾害 冰雪 南方 直接经济损失 技术条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