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雷达定量遥感2009年利用多普勒谱方法和实验室的毫米波雷达资料,分析了毫米波测云雷达反演云水/云冰含量方法,并与其它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质量控制和降水观测方法,与新一代天气雷达测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算法,研发了双线偏振雷达资料处理和产品生成软件系统;在新一代天气雷达台风监测方面,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新一代天气雷达 雷达资料 双线偏振 定量遥感 观测方法
  • 简介:1.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科技部组织的评估2010年4月受科技部委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评估。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科技部评估,并获得好评。评估专家对实验室的评估意见如下: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学科前沿开展应用基础研究,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灾害天气 科技部 基础研究
  • 简介:自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开展灾害天气早期警报工作以来,其中期天气预报的水平在稳步提升。最重要的体现应该是近两年对一些天气尺度灾害天气事件提前几天的成功预报,包括: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早期预警 ECMWF 中期天气预报 天气尺度 警报
  • 简介:摘要 了解灾害天气特征,对麻江县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战略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1990-2019年麻江国家气象站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观测数据,5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9年气温、降水、风速观测数据。历史极端值采用1961年麻江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对灾害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县气候资源、灾害天气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科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助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防灾减灾
  • 简介:摘要 了解灾害天气特征,对麻江县防灾减灾,乡村振兴战略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1990-2019年麻江国家气象站气温、降水、天气现象等观测数据,5个乡镇区域自动气象站2010-2019年气温、降水、风速观测数据。历史极端值采用1961年麻江国家气象站建站以来的气象观测数据。对灾害天气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麻江县气候资源、灾害天气在空间和时间上存在一定的规律和特征。了解这些规律和特征,对科学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发挥气象在防灾减灾“消息树”和“发令枪”的作用,最大限度减轻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进一步助力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因灾返贫、因灾致贫。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防灾减灾
  • 简介:在短期天气预报中,以往都是把灾害天气和日常天气捆在一起,以固定发布时间和固定预报时段对公众发布预报的.这种定时预报,对日常天气来说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它是预报某日的天气;而对灾害天气来说却不尽然,因为某种灾害天气的致害程度在于它的强度和持久程度.由于灾害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短期天气预报 性天 发布时间 暴雨预报 短时预报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设施蔬菜种植的灾害天气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灾害天气对当前设施农业的影响,并提出针对的应对措施建议,希望能够对给设施农业生产者提供参考。

  • 标签: 设施农业 灾害性天气 技术指标
  • 简介:摘要:通过对1991-2020年的柯坪县的地理位置、气象条件、气象灾害的介绍,以及高影响天气现象的分布特征分析,并对柯近60年的气候变化变化特征进行分析,为气候分析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 标签: 灾害性 暴雨 雷暴 大风 冰雹
  • 简介:蔬菜育苗期遇到灾害天气怎么办?蔬菜育苗期,正值冬春低温季节,经常遇到阴、冷、风、雪、雨等恶劣天气的侵袭,管理不善往往会导致育苗失败。1、阴冷天气。冬季或早春,遇到持续低温、寒流天气,苇毛苫、草苫子等覆盖物要适当晚揭。揭苫后要注意观察畦温变化,如果畦...

  • 标签: 育苗期 灾害性天气 草苫 清除积雪 降雪天气 阴雪天
  • 简介:本系统可自动调用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提供的气象实时资料,根据各种预报指标,对“大风”、“大雨”、“冰雹”、“大雪”、“寒潮”、“霜冻”及“晴雨”进行预报。

  • 标签: 灾害性天气预报 气象信息 实时预报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多季节气候的国家,每个季节变化都比较明显。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等原因导致灾害天气频繁发生,尤其是在夏季,台风、强降雨等天气带来灾害的同时容易引发其他的自然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所以夏季是一个灾害天气频繁的季节。对此,针对夏季灾害天气频发的情况,我国有关部门开始结合新技术和新形势进行天气预报预警工作,以便提前做好准备,将损失降到最低。但是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影响了预报预警工作的有效展开。本文就主要分析了夏季灾害天气现状以及天气预报预警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关预防措施。

  • 标签: 季节气候 灾害性天气 预报预警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服务质量的评估和改进。灾害天气具有突发性、不可预测和严重破坏等特点,对人类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原理和方法,探讨如何提高预报准确率和时效,以及服务质量评估和改进策略,以期为灾害天气的防范和应对提供有益的参考。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预报预警 服务质量评估 改进策略
  • 简介:摘要:近些年,灾害天气产生的频率愈来愈高,对建筑工程安全危害不断加强。现在国家对施工安全问题越加关注,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灾害天气的防范要求。根据施工单位的相关防范理念,采取科学有效的反方措施,降低灾害天气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危害。本文主要分析了灾害天气对建筑施工安全的危害,并对此提出一些建议。同时也希望对相关行业、部门起到一些借鉴作用。

  • 标签: 灾害天气 施工
  • 简介:摘要:气象部门需要重点关注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和服务工作的开展,为人们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信息。为此,气象台工作人员需要及时汇总气象资料,并对灾害天气类型进行预先判断,及时将信息向大众公布,便于根据灾害天气预警信息做好灾害预防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灾害天气预报预警工作的开展情况,为大众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服务,有效进行灾害预防工作。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预报预警 气象服务
  • 简介:摘要:天气预报工作质量的提高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利,也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在有效的分析过程,要重视提高对于灾害天气预报预警的水平,要科学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天气预报预警工作有效开展,从而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当前气象预报工作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气象预报 问题分析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的逐渐增多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破坏,灾害天气发生次数也逐渐增多,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天气预报是进行天气预测的重要手段,特别是灾害气候频发阶段,天气预报和预警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气象部门人员在接收天气信息情况后,通过多种方式向人们公开天气预报信息,使人们能够做好灾害气候的预防工作。为了强化灾害天气预报预警效果,为人们提供更加精准气象服务,需要按照灾害天气预防要求,优化天气预报预警系统,降低气候灾害对于人们正常生活的影响。

  • 标签: 灾害性 天气预报 预警 服务
  • 简介:摘要:本篇论文主要探讨了灾害天气预警系统和服务在民航机场的应用及其效果。首先,我们分类了灾害天气,并分析了它们的特点。然后,我们详细阐述了灾害天气预警系统的构成和功能,以及这种系统在民航机场的效果和面临的挑战。接着,我们对灾害天气服务的主要组成部分进行了分析,并评估了这种服务在民航机场的运用及其效果。我们的研究表明,灾害天气预警系统和服务在减少航班延误、提高旅客满意度、降低经济损失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包括技术瓶颈、预警精度和响应速度等问题。

  • 标签: 灾害性天气 预警系统 民航机场 灾害性天气服务 风暴 暴雨
  • 简介:由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主持,北京、湖北、广东、安徽和厦门等省市气象局科研人员参与的以多普勒天气雷达实时观测资料为基础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灾害天气警报和短时预报系统于2006年底完成,建立了一整套回波特征参数定量提取技术、风场反演技术、灾害天气自动识别技术以及自动和人机交互的0~2h暴雨、大风、冰雹的预报和0~2h降水预报技术。

  • 标签: 新一代天气雷达 短时预报系统 灾害性天气 天气警报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多普勒天气雷达
  • 简介:2007年12月17~21日,第8届中越灾害天气研讨会在越南胡志明市召开。来自中越双方的40余位专家出席了此次会议,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为团长的中国气象代表团一行8人参加了会议。越南国家水文气象局局长BuiVanDuc博士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毕宝贵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的灾害天气情况以及综合观测系统、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的有关情况,介绍了我国数值预报的进展,同时也指出了灾害天气预报和服务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两国的18位气象专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大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涉及到台风预报、资料同化、中尺度天气分析、短时临近预报以及雷达资料应用等。

  • 标签: 灾害性天气预报 国家气象中心 气象服务系统 中尺度天气分析 预测系统 数值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