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烟雾病患者,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影像学结果、治疗结果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烟雾病在成年女性多以脑梗死形式出现;脑血管造影提示双侧或单侧颈内动脉病变;2例手术,8例内科治疗;改良RANKIN评分显示0-2级8例,4级以上2例.结论高淳地区成人烟雾病以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形式多见;女性好发;头颅MRI发现脑叶及分水岭脑梗死、头颅MRA提示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要虑及烟雾病可能,建议尽早行脑血管造影术以明确诊断;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关键词烟雾病、脑梗死、影像学资料.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98-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1例于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烟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1例患者均予以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敷贴术(EDAMS)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出现脑出血或脑缺血症状,16例术前存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患者均于手术后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复查,17例患者病情明显改善,颅底异常血管明显减少,且伴有侧支血管形成,治疗有效率为80.95%,4例患者复查MRA,结果显示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无效概率为19.05%。21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间接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间接 血管重建术 烟雾病 脑硬脑膜-动脉-肌肉-血管融合敷贴术
  • 简介:目的探讨烟雾病合并Graves病的临床特征和颅内外血管重建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成人烟雾病合并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女3例,男1例,平均年龄(32±7)岁。对4例患者在经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均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观察手术疗效及随访结果。结果(1)3例表现为脑梗死,1例表现为频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SA证实2例为单侧烟雾病,2例为双侧烟雾病;头部MRI均可见脑梗死灶。(2)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正常后,3例烟雾病症状稳定,1例在术后1周内有高热、心率快等高代谢症状;血管重建术后随访6~18个月症状改善,1例良好,3例优秀,Graves病均无复发。复查头部MRI提示4例患者均无新发脑梗死灶,MR血管成像可见缺血灶区域脑沟内动脉充盈较术前明显改善,有2例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M2~M3段逆行充盈。术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扫描脑灌注成像提示,手术侧缺血灶灌注较手术前明显改善。结论合并Graves病时烟雾病症状加重,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症状。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后,脑缺血症状多数能缓解。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能够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GRAVES病 甲状腺毒症 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旁路移植术 烟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活动年代久远、基础资料匮乏,所形成的采空区为现代工程建设埋下隐患。瞬变电磁技术是目前地球物理勘探的新方法,对采空区探测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瞬变电磁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解决了井下地质预报问题,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 标签: 采空区 瞬变电磁 地球物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及管理工作也越来越复杂。地下管线作为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管线探测工作是工程建设及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快速的探测地下管线,保障地下管线的安全,是目前测绘工作中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某企业工程实例,对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进行探讨。

  • 标签: 地下管线 探测 技术
  • 简介:2015年大气探测与科学试验中心围绕核心任务和优势重点研究方向,基于野外观测试验,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在雷达观测技术和雷电活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15年新申请批准项目8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1项、气象行业专项课题1项、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集成项目1项、贵州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合作项目1项以及气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面上项目3项等;中心的科研成果“雷电临近预警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获得2015年气象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5年共发表期刊论文34篇,其中SCI(E)收录论文14篇;申请国内发明专利3项、国际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获得软件著作权授权1项;授权专利2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具体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雷电活动 大气探测 国家发明专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实用新型专利 科学试验中心
  • 简介:在基于图像的火灾探测技术中,数字图像处理是核心。将视频转换为图像之后,首先进行滤波等预处理,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即将图像中的目标与背景进行分离,以找出目标对象,通过边界跟踪获取目标轮廓及边界链码,在此基础之上提取目标的面积变化率、尖角数和圆形度等特征对目标进行分析,以判断该目标是火灾现象还是疑似火灾现象或是非火灾现象。

  • 标签: 图像处理 火灾探测 边界链码 图像特征
  • 简介:2015年7月14日,经过约九年半的长途跋涉,美国研制的全世界第一个冥王星探测器“新视野号”,来到距地球约50亿公里远的冥王星附近。这是迄今为止,人类与冥王星最近距离的亲密接触。

  • 标签: 冥王星 探测器 近距离
  • 简介: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可靠程度,直接影响消防系统控制火灾蔓延和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对系统进行失效风险评估是检验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先采用故障树分析法对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失效风险进行分析,得出影响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的底事件;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重要度算法得到各底事件的失效概率和权重,并给出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失效风险计算步骤;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为例,评价该系统不失效的概率为0.7950,不易失效的概率为0.1441,较易失效的概率为0.0608,易失效的概率为0,然后根据模糊评价的最大隶属度原则,确定评估结果为该系统不失效。

  • 标签: 安全工程 火灾探测报警系统 失效风险 故障树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 简介:应用热烟雾机在桑园分别喷60%敌畏·马(EC)、40%敌畏·辛硫磷(EC)、20%辛硫·灭多威(EC)三种农药,进行杀虫试验,结果表明:具有一定的治虫效果,可提高施药的功效。

  • 标签: 不同农药 热烟雾机 桑园害虫 防治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烟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运用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治疗的31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1例患者共行36侧半球手术,术后随访6~59个月,平均20个月;临床预后优秀或良好26例(83.9%)。22例术后6~45个月(平均17个月)复查脑血管造影,血供重建效果良好12例(54.5%)。术后发生脑梗死、硬膜下血肿及头皮缺血各2例,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只有1例遗留术区头发生长障碍。结论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是治疗烟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烟雾病 颞浅动脉-颞浅筋膜-脑贴敷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DR平板探测器的日常维护方法,提高DR平板探测器的日常维护水平;方法按照DR平板探测器的使用要求,调节机房湿度与温度,对DR平板探测器进行清洁、防震、校准等维护;结果经过对DR平板探测器进行日常维护,提高了DR平板探测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了设备的维修成本,研究期间未出现明显的设备故障,保证了DR系统的正常运行;结论DR平板探测器的日常维护,不但能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检查图像,提高检查水平,同时还能降低DR系统的故障发生率,延长DR平板探测器的使用寿命。

  • 标签: DR平板探测器 日常维护 分析
  • 简介:摘要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加和扩大,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日益严重,地铁工程建设为城市交通注入了新的活力,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方便了城市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然而,地铁建设势必会对地上建筑形成一定的扰动,影响地面建筑,为有效控制地铁施工及运营中的不良影响,对扰动区进行探测和注浆十分必要。

  • 标签: 地铁建设 扰动区 注浆
  • 简介:高明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红的歌手。他认为对于一场成功的演唱会来说,梦幻般的舞台效果特别重要,所以每次开演唱会他都对举办方的舞台设计提出很多要求。为了能够亲眼目睹高明星的风采,太阳系的所有王国都在搭建配有最先进演出设备的舞台,等着高明星的到来。

  • 标签: 火星 烟雾 干冰 舞台效果 舞台设计 太阳系
  • 简介:摘要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了测绘行业的不断进步,新仪器、新设备、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涌现,地下管线的探测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一部分,也进行了不断的发展变革。探测的精度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对地下管线探测中的测绘知识进行了探讨,对其进行了精度分析并分析了其误差来源;对其探测成果的内业处理程序进行了分析,能使人对管线探测行业有初步的了解。

  • 标签: 地下管线 精度 管线探测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隧道建设属于公路施工建设过程中的重点环节之一,隧道建设的质量检测对于公路施工的顺利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隧道工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包括衬砌厚度不合理、隧道的衬砌与围岩之间存在一定的脱空区以及塌方回填不科学等。因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降低了其衬砌的承压力,影响了隧道稳定。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大隧道检测技术的研发,保证隧道的顺利使用。本文就隧道检测中地质雷达无损探测技术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展开详细论述。

  • 标签: 隧道检测 地质雷达 无损探测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