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InPDHBT进行了钴源辐射试验,研究了InPDHBT在不同偏置条件下的电离剂量效应.使用KeysightB1500半导体参数分析仪,测试了InPDHBT的Gummel和输出I-V参数,分析了辐射敏感参数在辐射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研究了器件功能失效和参数退化的原因.研究表明:将InPDHBT置于不同的偏置条件下,产生数量不同的氧化物陷阱电荷和界面态陷阱电荷,导致器件的功能失效阈值也不同.

  • 标签: INP DHBT 总剂量辐射 偏置 退火效应 ^60Coγ
  • 简介:从工程应用的角度介绍了一种基于剂量效应的SOI器件模型参数的快速提取方法。首先,提取0krad(Si)时器件的模型参数,然后针对剂量敏感参数,对100krad(Si)辐射试验后的同种器件进行模型参数优化,并对得到的模型参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所提取的模型参数准确有效,解决了国内目前在抗辐照SOI工艺中因采用标准SOI工艺SPICE模型(如BSIMSOI等)导致不能反映辐照效应对器件特性的影响且无法给出经过不同辐照剂量之后的器件特性的缺点,可用于评估辐射对SOI电路的影响。

  • 标签: SOI器件 SPICE模型参数 总剂量效应
  • 简介:摘要:研究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生物效应,主要是希望将研究的成果用于多种领域当中。本文通过对低剂量电离辐射的特征分析,进一步分析了低剂量电离辐射所诱导的不同类型生物效应

  • 标签: 电离辐射 非靶效应 兴奋效应
  • 简介:在分析SRAM型FPGA单元电路及芯片辐照效应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借助计算机仿真模拟,研究了大规模集成电路抗辐射性能的敏感性预测技术。采用分层仿真和评价的方法,先由上而下,根据器件参数要求分配性能指标,再依据实验数据,借助数值模拟,由下而上检验性能阈值、裕量及其不确定度,最终给出整个FPGA的可信度值,确定了敏感单元电路,并且通过X射线微束剂量实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建立的电路级数值模拟方法为累积电离剂量效应敏感性预测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 标签: 电子器件 总剂量效应 试验技术 电路模拟 敏感性预测
  • 简介:目的探讨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在治疗大鼠液压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和病理损害程度的剂量效应.方法将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伤后早期分别腹腔注射0.03mg/Kg(小剂量组)、0.3mg/Kg(中剂量组)、3mg/Kg(大剂量组)金尔伦和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7d.结果中、大剂量组动物伤后脑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减轻程度及光、电镜检查显著优于对照组及小剂量组.结论伤后早期使用中剂量和大剂量金尔伦(盐酸纳洛酮)对大鼠液压颅脑损伤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金尔伦 药物治疗 急性颅脑损伤 用药剂量 大鼠 电镜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烯虫酯对淡色库蚊幼虫阶段的影响。方法采用浸渍法,观察蛹死亡和正常羽化情况。结果烯虫酯第7天致蛹死亡,LC50为2.1658×10^-8mg/ml,抑制蛹羽化作用的EC50为1.8105×10^-8mg/ml;第11天致蛹死亡,LC50为1.9494×10^-8mg/ml,抑制蛹羽化作用的EC50为1.8609×10^-8mg/ml。结论烯虫酯影响淡色库蚊蛹到羽化阶段,可致蛹死亡,羽化率降低。

  • 标签: 烯虫酯 蚊幼虫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三酰甘油对16项常见临床生化检测结果的干扰剂量效应。方法根据《临床化学干扰试验-批准指南》的要求进行试验,从而确认三酰甘油与干扰效应间的剂量效应。结果三酰甘油对蛋白、清蛋白、葡萄糖、尿素、碱性磷酸酶、无机磷、镁、钙以及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铁有着正向的干扰,前11项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y谷氨酰转肽酶、肌酸激酶、乳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和尿酸有着一定的负向干扰,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三酰甘油对临床生化检测结果有着不同剂量效应的干扰。

  • 标签: 三酰甘油 临床检测 干扰剂量
  • 简介:电离辐射对人体的效应及其防护早在80多年前就已为人们所注意。近年来由于科学的发展、研究的探入,人们已不局限于大剂量一次照射对人体的损伤,而对于职业照射的效应及防护,即小剂量长时间多次累积照射的正、负效应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国外有文献报道空勤人员所受的宇宙辐射照射剂量较一般人多,其强度可与地面放射性工作人员相比。但一般乘客接受的累计宇宙辐射剂量仍是微不足道的。本文主要介绍电离辐射的致癌效应和胎内照射效应及其防护的一些基本情况和概念。

  • 标签: 防护 人体 照射剂量 电离辐射效应 大剂量 小剂量
  • 简介:摘要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辐射,却又因为辐射的不易感知等特性对医疗辐射等低剂量电离辐射产生恐惧心理。介绍了电离辐射的来源、生物效应和对健康的影响,讨论了低剂量电离辐射诱导的兴奋效应和适应性反应。通过引导人们正视电离辐射,并采用适当的防护措施,使电离辐射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危害作用降低到人体可接受的水平,可让辐射在医学、工业和科研等领域造福人类。

  • 标签: 电离辐射 生物效应 健康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关联分析,筛选低剂量电离辐射效应相关基因,为低剂量辐射效应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于2018年3月,以健康人外周血为样本,分为照射组(150 mGy)和对照组(0 mGy),每组3个样本。提取两组样本RNA和蛋白,对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确定低剂量电离辐射效应相关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过程及分子功能等的分析。结果照射组和对照组差异表达的基因、蛋白数量分别为486、266个,12个基因和蛋白关联(P<0.05)。定量蛋白和基因总体关联性低(rs=0.003 4),变化趋势相同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678 6),变化趋势相反的差异基因和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s=-0.100 0)。与差异蛋白表达趋势相同的差异基因有7个,其中FBXO7和SNCA表达上调,ORM1、ORM2、HIST1H4J、HBZ、LYZ表达下调;表达趋势相反的基因有5个,包括SLC4A1、BCAM、C4B_2、KEL、TGM2,均在基因水平上调,蛋白水平下调。差异基因涉及免疫系统调节、信号转导、酶活性调节、跨膜运输、防御、转录和DNA修复等方面功能。结论转录组和蛋白组数据关联研究筛选出12个低剂量电离辐射效应相关候选基因及其对应的表达蛋白,为深入研究低剂量辐射效应机制提供新线索。

  • 标签: 辐射效应 职业暴露 蛋白组学 基因组学 差异表达基因
  • 简介:从褐菖鲉肝脏中克隆了热休克蛋白HSC70基因,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isothermalamplification,LAMP)建立HSC70基因的定量检测方法。为检测该方法的可行性,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石油水溶性成分(water-solublefraction,WSF)20、60、180μg·L-11d后,利用real-timePCR及LAMP技术同时测定褐菖鲉肝HSC70mRNA表达量,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基本一致,证实LAMP技术可用于褐菖鲉肝HSC70基因的定量。为更细致了解石油WSF影响褐菖鲉肝脏HSC70基因表达的剂量-效应关系,将褐菖鲉分别暴露于25、50、75、100、125、150、175μg·L-1WSF中,5d后采样,用LAMP技术定量检测HSC70mRNA。结果表明,HSC70mRNA表达量在50μg·L-1浓度组即被显著诱导,在75μg·L-1浓度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褐菖鲉肝HSC70基因对石油污染较敏感,有潜力作为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标志物。

  • 标签: 环介导等温扩增 褐菖鲉 HSC70 石油水溶性成分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简介:摘要: 由于激光在半导体器件中会产生与某些辐射效应相似的电特性,因此用激光模拟辐射电离效应的方法应运而生。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它得到了国外科学界的推广和认可。该方法在半导体器件辐射效应的灵敏度测试、辐照硬化器件的批量筛选、防护措施的验证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能力。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地面设备仿真方法的不足,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半导体器件 辐射电离效应 激光模拟
  • 简介:随着ICF激光驱动器技术的发展,要求激光输出的能量和功率越来越高,激光片状放大器提供了装置输出99%以上的能量,其典型的通光口径为Ф300mm×300mm(中国TIL装置)和Ф400mm×400mm(美国NIF装置)。为了提高储能效率,放大器多设计为多段式组合系统。相应地就需要大尺寸的脉冲氙灯,如弧长超过1500mm,达到Ф37mm。将预电离作为提高氙灯光效的有效途径已广泛应用于大型激光装置,文中研究了氙灯预电离参数对大尺寸脉冲氙灯光效的影响,包括预电离点灯以及泵浦脉宽的实验工作。

  • 标签: 脉冲氙灯 高功率 光效 电离效应 大型激光装置 激光驱动器
  • 简介:在对近地空间目标进行预警跟踪时,雷达发射的电磁波会在电离层中传播,电离层作为磁化等离子体,会导致电磁波产生Faraday旋转,从而对雷达探测性能造成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的方式,仿真了Faraday旋转效应导致的雷达极化失配损耗,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太阳活动高年,Faraday旋转角比太阳活动低年大;雷达工作频率越高,受Faraday旋转影响越小;目标仰角较低时,线极化失配损耗较小;椭圆极化方式下,极化失配损耗随椭圆轴比增大而增大;用圆极化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小由Faraday旋转导致的雷达探测性能降低。

  • 标签: 电离层 Faraday旋转 极化失配损耗 线极化 椭圆极化
  • 简介:1测量β射线的吸收剂量1.1基本原理外推电离室是其电极之间距离可变的平行板电离室。当电离室的电极逐渐接近而电极间距离逐渐缩短时,其体积和电离电流也将减小。在讨论把空腔电离室理论运用到β射线而设计的外推电离室时,必须假定这个趋于零的小空腔的存在,不会扭曲β射线的注量。为了测量β粒子源产生的辐射场中某处的组织剂量率D_T,建议外推电离室及其7mg/cm~2的入射窗用低原子序数的材料(如石墨或塑料)制作。此外,电离室的体积应由足够厚的材料包围起来,相当于一个无限大的组织等效模体,也就是要求电离室后壁及其侧壁足够厚,至少能够全部吸收所存在的最大能量的β粒子。均匀辐射束的面积应至少是上面的最小模体的面积。在这些条件下,利用所熟悉的Bragg-Gray公式得到:

  • 标签: 吸收剂量标准 外推电离室 Β射线 测量总不确定度 组织等效 电离电流
  • 简介:摘要肿瘤细胞的放射耐受和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低剂量放射生物效应的发现为该问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适应性反应,低剂量放射超敏感性和旁效应。低剂量放射生物效应的研究对于放射治疗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但其发生和机制目前尚未明确。本文现就其研究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 标签: 低剂量 放射 适应性反应 超敏感性 旁效应
  • 简介:2005年4月在杭州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卫生仓储杀虫剂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上,就“有效成分含量的使用越用越高”,对产品含量是否限制进行了讨论。从近年登记的农药产品来看,常见卫生杀虫剂剂型如气雾剂、蚊香、毒饵等有效成分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为了便于了解有效成分含量变化情况,本文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省、市和国家,以及至2001、2003年底登记卫生杀虫气雾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表1)。

  • 标签: 生物效应 药物剂量 有效成分含量 卫生杀虫气雾剂 卫生杀虫剂 科学
  • 简介:摘要亲本电离辐射暴露引起的生殖突变可能通过跨代遗传诱发子代基因组不稳定、染色体畸变、性别比改变、肿瘤易感性增加等,严重者可增加后代出生缺陷的概率,大大加重遗传性疾病的负担。迄今为止,在许多物种中都能观察到电离辐射遗传效应的存在,但缺乏人类证据。本文旨在结合国内外研究,对目前辐射遗传效应人群流行病学研究进行综述,并简要探讨遗传效应在人类中不显著的原因,为国内开展辐射遗传效应评估提供参考。

  • 标签: 电离辐射 遗传效应 出生缺陷 癌症 人类基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