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68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在留置期间的护理。结果表明正确护理留置针可以延长留置针在血管内的留置时间,减少了许多不良症状,相应的能够減少患者因反复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以及精神痛苦,同时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 标签: 静脉 留置针 护理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材料制成。近年来,在我国逐渐应用于临床,已成为临床治疗,急救用药及供给营养的重要途径。其特点是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而不易穿破血管壁,

  • 标签: 留置针 留置方法 输液贴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临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于2010年05月-2011年05月,对静脉留置针进行了685人次的临床实验,通过及时的健康宣教、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加强留置期间的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结果在685例使用留置针的患者中,一次性成功穿刺672次,成功率为98%。发生渗漏49例,套管阻塞10例,静脉炎一级42例,静脉炎二级1例。685例患者中没有发生血栓、无导管折断现象及空气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静脉留置针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穿刺方法及封管方法简单易掌握,损伤小,并发症少,使用范围广,减轻病人痛苦等优点,适合于任何类型的病人的治疗和抢救。有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病人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静脉 留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老年、重症糖尿病患者静脉留置留置质量。方法对临床使用静脉留置针协助抢救治疗进行有效的留置质量探索与分析,针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对护士进行统一规范化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留置针操作技能及方法,强化其留置期间的观察及护理。结果观察860人次,能按正常留置3-5天的共有697人次,占总数中的81.05%,仅能留置1天的只有75人次,占8.72%。结论留置针在老年、重症糖尿病等患者各种抢救输液治疗中的使用,能保证抢救治疗顺利地进行,有效防治留置针的各种并发症,提高留置质量,减轻病人反复穿刺的痛苦及治疗经济负担。

  • 标签: 患者 静脉留置针 留置 质量 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的优越性。方法73例耳,确定诊断为耳廓假性囊肿,分为静脉留置针穿刺后留置及静脉留置针穿刺后持续负压留置两组,比较两组1次治愈率差异。结果73例患耳全部治愈,但持续负压留置组1次治愈率与单纯静脉留置针穿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持续负压留置治疗耳廓假性囊肿1次治愈率高,创伤小,病程短,简单易行。

  • 标签: 耳廓假性囊肿 静脉留置针 持续负压 治疗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将带有套管的针刺入静脉后将内芯(针头)退出,将导管留在血管内的方法,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新技术[1]。2014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静脉留置留置时间72~96h[2]。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凝血异常导致导管堵塞、管腔回血、穿刺点渗液、套管脱出、药物化学性刺激或因操作不当而引起药液外渗等,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或静脉损伤,这些均造成留置时间缩短,增加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最适合的静脉留置留置部位,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1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头皮、腋下、上肢、下肢部位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留置留置时间。结果使用腋静脉留置留置时间为(104.06±25.94)h,分别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穿刺最佳部位为腋静脉。

  • 标签: 腋静脉 留置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内容①静脉留置留置时间与置管失败的原因;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及不同封管方式对留置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留置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液体渗漏,与留置部位有关。另外,套管堵塞、静脉炎也是置管失败的原因结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正确的封管方法,可以减少置管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液体渗漏 穿刺部位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患者的痛苦,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因而留置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摸索和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延长留置针埋入时间的方法,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穿刺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6岁。输注液体均为临床常用的液体和常用药物,无化疗药物。材料选用国产的静脉留置针。1.2方法:1.2.1分组:外周血管置管,危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即同时植入2枚留置针,随机选择其一为实验组;普通患者植入留置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血管条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护理方案:对照组在每次输液完成后按常规封管步骤进行,即撤去一次性输液管,用10ml稀释肝素盐水(浓度为125U/ml)连续注入套管,正压封管,用胶布将套管尾端固定,每1...

  • 标签: 患者静脉 改进老年 留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儿童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差异。方法 抽选2018年4月至2019年1月期间本院行留置针治疗的患儿756例,对比不同留置针部位的留置时间差异。结果 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左手背 、右手背、头正中、头颞浅、足背、足大隐。结论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方面的使用已经比较广泛,有必要根据患儿的病情选择合适的静脉来完成留置针的穿刺工作,尽量让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更合理。

  • 标签: 儿童 留置针 不同部位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静脉留置针安全留置时间的因素。方法通过一年多通过临床实践,就影响留置留置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通过实践达到对留置针的认识护理有更好的了解。结论实践中对留置针的认识护理有了更深的提高,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最佳留置方法。方法将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按照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选用前额静脉按照留置针操作规程进行穿刺,对照组按照常规将3M透明敷料直接盖住留置针进行固定,针尾用胶布粘贴固定;观察组在使用3M透明敷料前,先用一条带棉芯输液贴盖住留置针的针眼,然后覆盖3M透明敷料固定,再用脑外科患者用的弹力网帽套在患儿头部固定。每天输液完毕,均用肝素盐水进行正压封管处理。观察两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在留置时间、渗液渗血、发生静脉炎、脱出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输液贴覆盖透明敷料再予弹力网帽固定的方法,可避免留置针的脱出,减少渗血渗液,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的使用时间。

  • 标签: 留置针 留置方法 输液贴 透明敷贴 弹力网帽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品管圈活动将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由原来的80%上升至95%。方法:10名圈员利用头脑风暴法,解析得出8个要因,通过真因验证得出4个真因,制定出18条对策,经过评价得出4个有效对策,使用有效对策,制作温馨提示标识;制定并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使用注意事项》宣教;进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技能”培训;专用固定带固定法。结果:经过效果确认,此四项均为有效对策,制定标准化“留置针注意事项宣教”,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由原来的80%上升至96%,目标达标率为107%,进步率为20%。结论:此次活动使静脉留置针72小时留置率由原来的80%上升至96%,为患者节约了费用,减轻了患者痛苦。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留置率
  • 简介:摘要:在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属于最重要的操作方式,在输液过程中,对于留置针的使用位置需要格外注意,否则对于输液效果会造成不利影响,还会诱发诸多并发症。尤其在以往大量的研究中发现,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的进针位置,对于留置时间会造成很大影响。本文就不同的进针位置展开深入研究,为后续提供参考和建议。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正压接头在静脉留置输液中的留置时间。方法将80例需要静脉输液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外接肝素帽,观察组采用外接正压接头。结果观察组取得置管时间延长的满意效果。结论正压接头留置时间长于肝素帽留置时间。

  • 标签: 正压接头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小儿静脉留置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 2016年 1月— 2016年 10月 1岁~ 3岁入院患儿 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60例。观察组在患儿输液全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儿输液采取常规护理,不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及留置时间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且留置时间较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或 P< 0.05)。[结论]在患儿输液过程中对患儿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可降低患儿静脉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延长静脉留置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小儿 健康教育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