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对疫苗接种疫苗全程接种及传染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80例流动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单双数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一组为研究组,给予预防接种管理,另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对比两组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疫苗全程接种及传染病发病。结果:研究组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100.00%)、疫苗接种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疫苗接种(80.00%)及疫苗全程接种(75.00%),传染病发病(7.50%)低于对照组(30.00%)(P

  • 标签: 流动儿童 疫苗接种率 疫苗全程接种率 传染病发生率 预防接种管理
  • 简介:摘要为掌握克什克腾旗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情况,根据《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和《内蒙古自治区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有关要求,我旗于2013年10月18日—10月28日年开展一次全旗范围的国家免疫规划接种调查,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对策。

  • 标签: 克什克腾旗 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构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对于提升疫苗接种接种及时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60例适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30例/组,参照组接受传统干预方式,研究组接受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将2组儿童的疫苗接种接种及时和家长满意度的影响。结果:研究组的疫苗接种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接种及时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预防接种平台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适龄儿童的疫苗接种和及时接种,有利于更好的改善家长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使用和推广。

  • 标签: 预防接种平台模式 疫苗接种率 接种及时率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分析同时接种发生漏脱的情况。方法:选择6-35个月儿童流感疫苗接种过程中的漏脱,并对比SIV及SIV2的漏脱,提出降低漏脱的措施。结果:SIV接种500人,等待儿童超过50d未接种SIV2表示漏脱,其中,134例儿童漏脱,漏脱为26.8%,与SI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²=19.212,p

  • 标签: 同时接种 流感疫苗 漏脱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吴忠市儿童6种国家免疫规划(NIP)疫苗接种及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吴忠市57个社区4842名儿童资料进行分析,了解入选儿童NIP疫苗接种情况,将2014年6月-2015年6月2325名儿童为干预前;2015年6月-2016年6月2517名儿童为干预措施后,记录儿童补种时间,分析其干预效果。结果吴忠市儿童免疫规划免疫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干预后BCG、HepB、OPV、DTP、MR及MenA及时接种,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免疫规划疫苗及时接种相对较高,对于未按时接种者应该加强电话催约及社区联合宣传,提高及时接种

  • 标签: 国家免疫规划 疫苗接种率 联合宣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免疫规划疫苗接种评价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集疾控中心480例均为疫苗接种儿童其中流动儿童240例,当地儿童240例,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的人口数据资料和疫苗接种资料。结果:480例儿童卡介苗接种为96.0%、脊灰接种为97.9%、百白破接种为96.9%、麻疹接种为96.9%、乙肝疫苗接种为95.8%、甲肝接种为98.3%、流脑疫苗接种为98.3%、乙脑疫苗接种为98.5%。且当地儿童与流动儿童相比较卡介苗和百白破的接种较高(P0.05)。结论:根据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的现状,找出影响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依据,提高疫苗接种

  • 标签: 疫苗接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常规免疫接种报告、法定传染病报告,获得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然后,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以往麻疹发病阶段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在麻疹接种前,具有很高的自发性,发病高。其次,在实施麻疹疫苗接种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麻疹的发病,使其成为低发状态,并呈现出下降的趋势。麻疹疫苗接种与麻疹发病呈负相关关系。即麻疹疫苗接种越高,麻疹发病则越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麻疹疫苗接种后,不断降低了麻疹的发病。同时,在免疫屏障的支持下,显示即便麻疹控制不足100%,也能够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病,最终达到彻底消灭麻疹的目的。

  • 标签: 麻疹 疫苗接种 发病率 关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对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接种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01月-2021年01月间200例接受预防疫苗接种儿童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等量电脑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接种护理管理)和研究组(行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各100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研究组疫苗接种成功率高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接种后,发热、腹泻、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参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 规范化接种护理管理有利于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疫苗接种,提高接种成功率,减少不良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接种率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超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29
  • 出处:《药物与人》2023年第9期
  • 机构: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无锡214000
  • 简介:目的:分析在儿童疫苗接种中予以健康信念模式对接种接种质量的影响。方法:分析对象选择于2021.8~2022.7在无锡市惠山区长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疫苗接种儿童80例,随机分组分析,40例予以常规干预者纳入对照组,40例予以健康信念模式者纳入试验组,对比和分析接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明显较低,接种明显较高(P<0.05);与对照组对照,试验组儿童家长知信行评分干预后明显更佳(P<0.05)。结论:在儿童疫苗接种中予以健康信念模式效果突出,建议推广。

  • 标签: 儿童疫苗接种;健康信念模式;接种率;接种质量
  • 作者: 胡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8-18
  • 出处:《生活与健康》 2019年第8期
  • 机构: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逐渐转型,在这种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会流动的规模也逐渐变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到城市务工,这些人口中大多都是18~45岁的中青年,他们的子女正处于学龄阶段,带在身边是流动儿童,送回家乡是留守儿童,一系列的问题随之产生。流动儿童是流动人口中的1~14周岁儿童,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就属于流动人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提高的策略。方法选取在我地区一些工作单位和常驻人员18-70岁的不同人群,一共有3000人。对调查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到有效问卷占据总调查人数的90.7%。总平均得分为(8.32±1.68)分。在这些调查对象中,只有1468人接种过乙肝疫苗,占据总调查人数的53.95%,其中自愿接种的人数最多,为754人,占据总调查人数的27.71%。结论提高成人乙肝疫苗接种首先需要强化群众健康教育,从而增强人民群众乙肝预防控制意识。

  • 标签: 成人 乙肝疫苗 接种率 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并探讨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对于预防接种知晓疫苗接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地区疾控中心2016年1月~2019年12月300例免疫接种流动儿童资料,其中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前(2018年以前)的150名流动儿童作为对照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干预后(2018年及以后)的150名流动儿童作为观察组,采用调查问卷对两组流动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免疫接种知识知晓情况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流动儿童乙肝、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及卡介苗等疫苗接种情况。结果 观察组流动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对疫苗种类、接种时间、接种注意事项、接种次数、接种后护理等各项免疫接种知识知晓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内儿童的乙肝、百白破、脊髓灰质炎、麻疹及卡介苗等疫苗接种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流动儿童 免疫规划管理 预防接种知晓率 疫苗接种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