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眩晕的发生、发展、愈后均与患者的心理因素有较密切关系,能否针对心理因素进行恰当的处理,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作者对我院眩晕病人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心理因素与眩晕发病有一定关系,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眩晕 心理因素 治疗
  • 简介:褥疮好发于骨突出部,但在下肢牵引病人,褥疮易发生患侧臀部。我院1995年12月~1997年12月行下肢牵引病人75例,其中11例患侧臀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红、肿、硬、热、痛及表皮破溃等褥疮表现。通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均治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好发因素 褥疮 牵引力 下肢 臀部 病人因素
  • 简介:尿毒症病人常合并多种心电图异常。此种现象的出现,与尿毒症的心血管并发症有关,与透析前后的电解质紊乱亦有直接关系。为了加深认识,本文分析104例次尿毒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相关因素。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1992年以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病人104例次,男24例,女20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透析时间每周4~12小时,平均10小时。其中醋酸盐透析者29例次,碳酸氢盐透析者75例次。压力超滤58例次,容量超滤46例次。1.2 临床表现  症状:有症状者83例次(79%),表现为心悸52例次(50%),胸闷62例次(60%),以及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28例次(27%)。  体征:血压增高46例次(44%),血压降低6例次(8%),心界扩大52例次(50%),听诊心率快36例次(35%),心率慢4例次(3.9%),心律不齐60例次(58%),心音消失1例次(0.9%);肺部可闻及湿口罗音8例次(7.6%),可闻及干口罗音10例次(9.6%)。

  • 标签: 心电图 尿毒症 病人 相关因素分析 心血管并发症 透析前
  • 简介:目的探讨评价肺结核病人发现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对比13个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省10年项目期间结核病人发现工作相关资料,获取评价病人发现工作的影响因素.结果新疆涂阳登记率和病人发现系数最高分别为49.5/10万和49.4/10万,但发现掌握率仅排第6位(25.5%);山东省发现系数最低(18.7/10万),但发现掌握率反而排第4位(30.3%).结论可疑病人就诊率、痰检率和痰阳性检出率是影响病人发现率的重要因素,应用涂阳登记率和病人发现系数评价病人发现工作,主要反映了工作量,而不能表示不同疫情地区工作质量的实质.因此,评价病人发现工作水平的最佳指标应是以当地疫情为基准的病人发现掌握率.

  • 标签: 影响因素 评价 肺结核 预防 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尿毒症期病人动静脉内瘘初期成熟影响因素,找出主要相关因素.方法研究188例行内瘘手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病人的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血ALB、Hb、BUN、Scr、TG、T-CHO、术后是否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是否相关.结果172例病人内瘘成熟,16例失败.Logistic回归显示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与内瘘初期成熟成负相关(P<0.001);术后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成正相关(P<0.02).结论血压低于100/60mmHg的病人内瘘初期成熟机率低,术后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内瘘阻塞的发生机率.

  • 标签: 慢性肾功能不全 尿毒症期 动静脉内瘘 血管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癌病人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实施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Zung抑郁状态自评量表对208例喉癌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8例喉癌病人中,有81例存在抑郁,检出率为38.9%。其中轻度抑郁9.1%(19/208),中度抑郁24.5%(51/208),重度抑郁5.3%(11/208),平均随访40个月。无抑郁组生存期明显大于中度、重度抑郁组(P<0.01)。单因素分析先是病人的性别、疼痛程度、食欲状态、住院次数、经济情况因素对抑郁状态的发生有影响。结论应提高喉癌病人对癌症的认知水平,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从而降低抑郁状态的发生率。

  • 标签: 喉癌 抑郁 心理干预
  • 简介:在我院1256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的临床急救过程中,遇到14例(1.11%)病人并发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现报告这组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并发急性肺损伤(ALL/ARDS)的高危因素、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进行探讨.

  • 标签: AOPP ALI ARDS 高危因素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对住院病人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对住院病人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房的空气、护理用具、医务人员的手等加强消毒管理,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控制医院感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应引起重视。

  • 标签: 住院病人 医院感染 管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病人胆结石与高胰岛素、脂代谢紊乱的关系。方法观察44例伴胆结石与64例不伴胆结石的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伴胆结石组病人的血清胰岛素、甘油三脂、胆固醇显著高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低于不伴胆结石组(P<0.05)。两组的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胰岛素血症,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病人胆结石形成的高危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胆结石 脂代谢紊乱 高胰岛素血症 高危因素 发病因素
  • 简介:睡眠是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生理过程,维持正常的快慢波睡眠对恢复疲劳机体的精神与体力意义重大。特别在心胸外科重大手术后,充足有效的睡眠对于伤口的修复及预防并发症,促进机体的复原具有重要意义。睡眠紊乱常使患者感到疲惫不安,且常会引发精神症状,也成为术后并发症诱因之一。

  • 标签: ICU病人 胸心外科 护理对策 并发症 睡眠障碍 大手术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对一组颞下颌紊乱病(TMD)病人经过劝告、肌肉锻炼和夹板固定保守治疗前及2年后对与TMD病人有关的躯体不适、忧郁和疼痛进行比较。这组TMD病人的头痛和肌肉触诊分值最高,另一组为中、低分值。高分值组23人,他们每周天天头痛或数次头痛;3块以上的肌肉严重触痛。中低分值组28人,较少头痛,每月1-2次或数次;肌肉中度或轻度触痛。病人在治疗前及2年后完成3个问卷(McGill疼痛问卷[rwegian版],躯体不适问卷和SpielbergerStait-TraitAnxietyInventory的实验部分)。结果显示,2组治疗前后在对疼痛的描述,全身肌肉的不适,忧郁都有差异,高分值组显示最高分值。总的来说,中低分值组的治疗结果得到改善,则高分值组无效。

  • 标签: 颞下颌紊乱病 危险因素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随访的49例病人的临床和造影资料.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病人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等29个变量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时间,再狭窄组明显短于无再狭窄组.再狭窄组病人合并有糖尿病史比例较无狭窄组明显增多.Logistic回归分析:再狭窄与复查造影时间、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支架直径、支架植入后病变处管腔血流速度呈显著负相关;与糖尿病史、美国心脏病学会和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冠状动脉病变分类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病人发生再狭窄多在术后6个月以内.糖尿病史,术前TIMI血流分级,支架直径,ACC/AHA病变分型,支架植入后病变处管腔血流速度为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危险因素 再狭窄 冠状动脉支架术
  • 简介: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动脉压的持续升高可导致靶器官如心脏、肾脏、脑和血管的损害,并伴全身代谢性改变[1].随着血压升高,最终会导致多系统、严重的器官损害,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包括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视网膜受损和肾脏受损等.

  • 标签: 高血压 服药依从性 护理进展
  • 简介:脑卒中病人进行电动站立床训练时可发生血压下降、脉搏增快、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康复训练的进程及效果。本文对电动站立床训练引起的各种危险因素与首次站立角度、站立持续时间、卧床时间、伴发疾病、药物影响、心理因素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预见性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电动站立床 康复训练 危险因素 卒中病人 预防
  • 简介:英国病人编剧:安东尼·明格拉(根据迈克尔·翁达杰同名小说改编)导演:安东尼·明格拉主演:拉尔夫·费恩斯(饰拉斯洛·阿尔马西伯爵),朱丽叶·比诺什(饰哈娜),威廉·达福(饰卡拉瓦焦),克里斯廷·斯科特·托马斯(饰凯瑟琳·克利夫顿),纳文·安得鲁斯(饰基...

  • 标签: 凯瑟琳 英国病 基普 拉瓦 撒哈拉沙漠 外景
  • 简介:肺栓塞是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重点阐述了患者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症状及体征的评估。指出对高危人群应严密监测,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抬高下肢,增加下肢运动可防止血栓形成。早期发现,及时处置是防止猝死的重要措施。

  • 标签: 经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高危因素 肺栓塞 猝死 预防 病人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术后长期生存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临床研究,对98例接受根治性切除的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与同期111例有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对比。结果无淋巴结转移组肿瘤平均体积较小、进展期病人较少、分化较好、肿瘤局限于黏膜和肌层者较多。5年存活率(64%)高于淋巴结转移组(54%)(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女性、肿瘤直径大于3cm、进展期、分化程度低和穿透肌层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无淋巴结转移胃癌病人的预后较好,影响长期生存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和肿瘤病理改变,与切除范围、重建方式和辅助治疗无明显关系。

  • 标签: 病人 淋巴结转移 胃癌 肿瘤 长期生存 术后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