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流行学犬是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也可感染。犬感染CPV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发性流性。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均可感染,但以1~3月龄的犬较多,病情也较严重,尤其是新生幼犬,有时呈现非化脓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

  • 标签: 犬细小 病毒病诊治 细小病毒病
  • 简介:2000年6月初,巢湖市居巢区黄麓镇某养殖场从合肥购回2000套一日龄种鹅,12日龄时鹅出现多只发病,发病后即注射抗小鹅瘟血清,同时饮水中加入氟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但疗效不明显,两天后鹅开始死亡,10天后死亡达到高锋。之后死亡缓慢减少,病程持续20多天,共死亡鹅189只,死亡率9.45%,经临床诊断、病理解剖、实验室诊断、电镜观察确诊为鹅的副粘病毒

  • 标签: 雏鹅 副粘病毒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鹅副粘病毒是由副粘病毒引起的能感染各种品种、年龄鹅只的一种急性、烈性、病毒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极高,对养鹅业危害极大。2006年我县一规模养鹅场发生过此。现将本人对该病的诊治经过报告如下。

  • 标签: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病毒性传染病 发病死亡率 养鹅业 养鹅场
  • 简介:一、发病情况2004年3月12日,我区某皖西白鹅良种繁殖场孵化一批1460只9日龄雏鹅,突然发病,死亡4~5只,此后死亡数逐日增加,鹅萎靡不振,减食或不吃,拉稀,多数雏有明显的扭颈、仰头、转圈等神经症状。鹅群先后用土霉素、环丙沙星和庆大霉素等抗生素投料或饮水,均不见好转,病死现象仍然发生。笔者临诊时了解,该场种鹅群产蛋前曾注射过种用小鹅瘟疫苗(扬大生产)。据此,初诊为疑似雏鹅副粘病毒。同时采取料送扬州大学农学院进行病原检验。

  • 标签: 鹅副粘病毒病 诊治 发病情况 小鹅瘟疫苗 皖西白鹅 神经症状
  • 简介: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犬细小病毒是一种主要损伤犬消化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心肌炎型(幼犬)和出血性肠炎型(成年犬)。是目前引起犬腹泻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各种年龄犬均易感染此病毒,断奶前后的幼犬易感性最强,病死率也最高,通常为20%~50%。病程短的一般为4~5d,长的为7d以上。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临床诊治 急性传染病 消化系统 肠炎型 出血性
  • 简介:犬细小病毒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的一种烈性、急性传染病。患犬临床表现为急性出血性肠炎,二月龄犬出现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该病多发于1岁以内,以6个月内的犬为多,尤其是未经免疫的幼犬易发,并且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是犬类最常见的一种传染病,对养犬业危害极大。

  • 标签: 细小病毒 诊治 体会
  • 简介:犬细小病毒又称犬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致死性和高接触性传染病,常给养犬业造成极大的危害。犬是犬细小病毒主要的自然宿主,其他犬科动物,如狼、狐狸等也能感染,犬感染细小病毒发病急、死亡率高,常呈爆发性流行。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犬都可感染,多以刚断奶到4月龄的幼犬多发,病情也较严重,尤其是新生幼犬,有时呈非化脓性心肌炎而突然死亡。纯种犬比杂种犬易感性高,临床上多以剧烈呕吐、腹泻、出血性肠炎和非化脓性心肌炎为临床特征。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出血性肠炎 诊治 狗场 接触性传染病 新生幼犬
  • 简介:病毒性呼吸道是一种病因较复杂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又称犬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该病的传染性极强,常在集中饲养的犬群中传染流行。此的致死率不高,但是传播快、危害严重,同窝只要有1只发病,其他犬几乎难以幸免,形成所谓“犬窝咳”。

  • 标签: 呼吸道病 病毒性 传染性气管支气管炎 临床诊治 感染性疾病
  • 简介:猪圆环病毒由圆环病毒Ⅱ型(PCV2)引起,主要感染5~13周龄的猪,可引起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猪皮炎和肾病综合征(PDNS),增生性坏死性肺炎(PNP)以及怀孕母猪的繁殖障碍等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消瘦和体表淋巴结肿大、腹泻、黄疸、贫血、死亡以及其他诸多症状。

  • 标签: 猪圆环病毒病 猪链球菌病 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增生性坏死性肺炎 诊治 并发
  • 简介:犬细小病毒属急性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有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两种,为目前宠物犬门诊治疗中的常见多发病。文章介绍犬细小病毒的病原学、流行学、典型症状等等,在此基础上,就诊治要点做汇总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犬细小病毒病 防治 诊断
  •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IBD)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由于IBD导致患者营养状况下降、免疫功能紊乱以及治疗需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因此,IBD患者是机会性感染的高风险人群。EB(Epstein-Barr)病毒作为一种机会致病病毒,在IBD患者中较为常见。EB病毒感染可导致IBD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对常规药物治疗反应差,并诱发可能与EB病毒相关的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本文从IBD患者合并EB病毒感染的流行学、危险因素、诊断、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

  • 标签: 炎症性肠病 EB病毒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67例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患儿,采用甘露醇、丙种球蛋白冲击和甲基强的松龙等治疗。结果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精神差、四肢抖动等,1例出院时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手足口合并病毒性脑炎多发生在3岁以下患儿,应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甲基强的松龙
  • 简介:潍坊某养殖场饲养的30日龄的朗德鹅急性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表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色的稀粪,肿头,流泪,流鼻液,有的离群独处,对外界反应冷淡,有的表现神经症状,软颈或扭颈等。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副粘病毒继发大肠杆菌感染。

  • 标签: 大肠杆菌感染 鹅副粘病毒病 继发 诊治 实验室诊断 30日龄
  • 简介:临床资料:1999年6月~2002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艾滋病毒(HIV)感染的烧伤患者7例,其中男6例、女1例,年龄19~27岁,均有吸毒史.多因快速静脉推注海洛因后失去知觉,跌倒在火源上致伤,与热源接触时间较长,创面较深.入院时患者及家属隐瞒烧伤原因,否认有吸毒或不正常的性行为史.BSA的患者经治疗已重返工作岗位.

  • 标签: 艾滋病 烧伤 皮瓣移植 游离植皮
  • 作者: 王辰 瞿介明 曹彬 陈耀龙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1-05-30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1年第18期
  • 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10073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上海 200025,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 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北京 100029,兰州大学健康数据科学研究院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实施与知识转化合作中心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指南与标准研究中心 兰州大学GRADE中心 Cochrane兰州大学中心,兰州 730000
  • 简介:摘要2019冠状病毒(COVID-19;我国通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大流行已导致超过1.1亿人患病和250余万人死亡。为了更好地推动COVID-19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转化与应用,提升我国对COVID-19患者的诊治和疫情防控水平,中华医学会呼吸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组织多学科专家,基于发现该病1年以来的研究证据,制订了《中国成人2019冠状病毒诊治与防控指南》。这部指南具有方法科学、内容全面、动态更新等特点,本文将系统解读指南的制订特点。

  • 标签: 2019冠状病毒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指南
  • 简介:摘要病毒性脑炎是神经科主要的急症和危重症之一。脑炎的临床分型是临床病因诊断的重要依据。脑脊液病毒核酸检测是病毒性脑炎主要的确诊实验,包括聚合酶链反应与宏基因组二代测序等检测方法。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某些特定类型的病毒性脑炎有效,新型的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 标签: 病毒 脑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近几年来,鸭圆环病毒(Duckcircovirus,DuCV)感染的发生率逐年增加,同时因鸭圆环病毒感染使得机体免疫抑制功能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从而继发感染其它疾病,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 标签: 圆环病毒感染 诊治 机体抵抗力 抑制功能 机体免疫
  • 简介:某肉鸡养殖场肉仔鸡发生了一起以心包积液、肝炎为主要特征的疫病,通过对病死鸡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观察、PCR检测、鸡胚接种试验等确诊为该鸡场发生了禽腺病毒的感染,通过采取系列治疗措施,疫情得到了控制。

  • 标签: 肉鸡 禽腺病毒 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