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引起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但RV感染性腹泻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RV基因组编码6个结构蛋白(VP1~VP4、VP6和VP7)和6个非结构蛋白(NSP1~NSP6),其中NSP4可与RV其他非结构蛋白或结构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相应的生物学功能,是RV感染、复制和腹泻机制中的关键因素。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关于NSP4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轮状病毒 非结构蛋白 NSP4
  • 简介:目的对我国登革2型病毒1998年广东省南海市流行株GD08/98结构蛋白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为追踪其地域来源、基因组结构与致病性的关系及研究开发登革病毒新型疫苗奠定基础.方法根据登革2型国际标准株NGC序列,设计2对重叠引物,RT-PCR扩增,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受体菌DH5α,挑取阳性克隆进行PCR、酶切鉴定及序列测定.结果此登革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序列长度为2325bp,编码775个氨基酸.与其它登革2型病毒株ThNH81/93、NGC、44、TSV01、04及S1进行比较,其核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94%、94%、92%、92%、90%.结论GD08/98病毒株的结构基因序列基本类似于已发表的其它登革2型病毒株.GD08/98株与ThNH81/93株同源性最高,推测其可能来源于泰国.

  • 标签: 南海市 登革病毒 流行株结构 基因序列 结构基因 致病性
  • 简介:2006年6月23日,MolecularCell学术期刊刊登了一篇关于研究乙肝病毒的重要进展的文章。文章云,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院MarkYeager教授和FrancisV.Chisari教授领导的两个实验室,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技术和计算机图象分析方法,检测了转基因小鼠的乙肝病毒蛋白外壳和从人类患者血样中分离出的病毒颗粒的天然结构,并将两个存在于被感染细胞中的乙肝病毒的两种中间体形式显现出来。同时,通过冷冻样本,研究人员能够利用低温电子显微镜,成像这种病毒颗粒,

  • 标签: 乙肝病毒 结构 天然 电子显微镜技术 MOLECULAR 计算机图象分析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大流行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对健康带来的不利影响,不同类型、不同生产工艺的SARS-CoV-2疫苗相继被研发,包括减毒活疫苗、核酸疫苗、病毒载体疫苗、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等,而病毒表面的刺突蛋白是SARS-CoV-2疫苗的研究热点。此文主要介绍SARS-CoV-2刺突蛋白的结构、功能与免疫学特性,以及相关SARS-CoV-2疫苗的研究情况、安全性、适用性等,并讨论潜在问题解决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刺突蛋白 疫苗
  • 简介:在微观世界里,分子之间体积的差别远大于奇幻小说中巨人与小精灵之间的区别,像DNA或者蛋白质等都算得上分子王国里的巨人。最近,物理学家们发现了一种特殊的巨大分子,

  • 标签: 分子结构 巨型 病毒 微观世界 物理学家 蛋白质
  • 简介:考虑许多现实网络具有社团结构,通过引入模块化系数,并在该系数合理范围控制下基于随机网络生成社团网络模型以模拟现实社会网络.通过平均场方法研究网络上的病毒传播动力学行为,推导传播阈值表达式,并用蒙特卡罗仿真加以验证.研究表明:社团结构的存在使得网络度分布发生变化,即社团结构越强,度分布越宽;同时,社团结构越强,病毒越易爆发;另外,传染率远大于阈值时,不同强度的社团结构网络的传播规模趋于一致,即网络结构对传播规模影响不大.

  • 标签: 复杂网络 社团结构 病毒传播 平均场
  • 简介: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技术观察汉坦病毒的基本形貌,分别对用戊二醛固定的Vero—E6细胞和用汉坦病毒感染过的Vero—E6细胞进行成像,在原子级或纳米级水平上观测病毒感染后细胞表面超微结构的变化。将病毒直接滴加到云母片上自然风干后进行扫描,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病毒结构大小;用0.5%~2.0%浓度的戊二醛固定细胞,通过成像发现,固定液浓度高时虽然成像质量较好,但对细胞的损伤较大,降低固定液浓度,细胞的形态接近于生理状态,成像质量良好;用不同稀释度的病毒感染细胞后,用合适的戊二醛浓度固定细胞进行观察,发现病毒感染前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发现其形态的变化与病毒感染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汉坦病毒 VERO-E6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表达甲型H5N1禽流感病毒(H5N1 avian influenza A virus,H5N1 AIAV)NIBRG14株结构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为研制新型人用流感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通过反转录PCR扩增H5N1 AIAV NIBRG14株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编码基因,并将改造的HA、NA基因克隆至痘苗病毒穿梭质粒pSCCK。在重组质粒与痘苗病毒天坛株(vaccinia virus Tiantan,VTT)于Vero细胞中发生同源重组后,筛选同时表达HA和NA的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并对其进行鉴定。结果反转录PCR扩增的HA和NA基因大小约分别为1 700和1 400 bp,与预期相同。DNA测序证实,改造的HA和NA序列正确。对获得的rVTT-HA/NA进行PCR及测序表明,HA和NA基因正确插入VTT。蛋白质印迹显示,rVTT-HA/NA感染的Vero细胞表达的HA和NA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反应。表达的HA具有血凝活性,血凝滴度为1∶32。结论重组痘苗病毒rVTT-HA/NA可稳定表达H5N1 AIAV NIBRG14株的HA和NA。

  • 标签: 正黏病毒科 血凝素类,病毒 神经氨酸酶 痘苗病毒 疫苗,合成
  • 简介:近日.国外安全机构截获首例能摧毁手机操作系统的木马病毒。该病毒是由芬兰一家信息安全公司发现的,并命名为“FONTAL.A”,它能够通过手机文件共享或因特网聊天传输,向手机操作系统植入恶意文件,使手机下次启动时因操作系统崩溃而失败。此外它还能破坏手机操作系统的程序管理器,阻止用户下载安装新的应用程序,也阻止用户将自己删除。该病毒是继首例概念性手机病毒“卡比尔”后首例被截获的能够攻击手机操作系统的恶性病毒,正是由于其巨大的破坏性.该病毒被称作是“手机病毒王”。

  • 标签: 手机病毒 计算机病毒 木马病毒 反病毒软件 工具软件 智能手机
  • 简介:在感染人类SARS病毒株中尚未发现具有抗体依赖的病毒入侵增强作用的抗体。该抗体作用因能影响疫苗抗病毒能力甚至会加重疾病,而一直备受疫苗研制者们的重视。迄今为止,抗体依赖性增强作用并未在感染人SARS-CoV病毒株系中发现,这也许能减轻人们对疫苗这种抗体依赖的增强作用产生的忧虑,但在该类疫苗投入使用前必须做好相关的动物模型试验。

  • 标签: 病毒入侵 病毒抗体 SARS-COV 加速 增强作用 疫苗研制
  • 简介:病毒能影响未感染细胞的产生的假设下,文章考虑了一类被感染细胞具有潜伏和活性两阶段的动力学模型.通过稳定性理论的分析,得到了疾病灭绝的条件,以及疾病持续存在的条件.

  • 标签: 病毒动力学 平衡态 稳定性
  • 简介:哇!有金子掉下来啦,不信,看看……就知道了,在哪里?呵呵,在附件中哦!当你收到有类似诱惑性内容的电子邮件时,要注意“重要文件”病毒变种B,此变种的带毒附件有“易趣购物,请查收”字样,当用户不慎打开它时,就会感染一个文件名名ILoveYouipg的图片病毒,从而造成各种信息泄露,电脑死机和网络堵塞。

  • 标签: “重要文件”变种B 图片病毒 电子邮件 木马病毒 “传奇终结者”变种WJ
  • 简介:夜深了,在一个破旧不堪的垃圾桶里,一场病毒颁奖大会即将开始,这场大会将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病毒,甲型H1N1流感很兴奋,因为他第一次参加病毒颁奖大会,他是一位新朋友,他还特地去高级病毒美容院做了全套护理,头发染得又黑又亮,他身穿西服,大摇大摆地走了出来,随后其他病毒也鱼贯而入,各位贵宾也坐上了专用座位——破轮胎。

  • 标签: 病毒 甲型H1N1流感 颁奖大会 垃圾桶 美容院 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