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角化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成年人的良性表皮肿瘤,几乎不恶变,但易与其他皮肤混淆,诊断不明时须手术切除并行组织病理检查。人们多出于美容目的而治疗,除手术切除外,药物、超声、激光、光动力、纳秒电场、高压氧、火针等亦能有效清除皮损。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治疗角化的非手术方法。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物理治疗 外涂 清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角化症(seborrheickeratosis,SK)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临床拟诊为SK的66例患者,观察皮肤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不同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通过皮肤镜检查诊断SK58例(87.88%),通过病理检查确诊SK59例(89.39%);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3.22%(55/59),特异度为57.14%(4/7),诊断符合率为89.39%(59/66),误诊率为42.86%(3/7),漏诊率6.78%(4/59),Youden指数0.504,Kappa值为0.901(P=0.004);四种类型皮肤镜表现对应的病理类型各有不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分型表现与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斑片型主要病理分型为角化型,天鹅绒样型主要病理分型为巢状型,疣状增生型主要病理类型为腺样型及刺激型,扁平丘疹型主要病理类型为棘层肥厚型。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症 皮肤镜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目的探讨治疗老年人面部角化症的适当方法.方法应用局部皮瓣(包括斧型、三叶型、皮下蒂皮瓣等)修复切除角化后所致皮肤缺损12例(直径7mm~15mm).结果本组12例,随访10例,术后皮瓣无坏死,形态满意,肿瘤无复发.结论应用局部皮瓣修复创面是治疗角化症的理想方法.

  • 标签: 应用 局部 皮下蒂皮瓣 治疗 脂溢性角化症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alomar激光StarLuxG治疗头治疗角化1临床疗效。方法角化病患者125例,男性30例,女性95例;年龄36-66岁。根据患者年龄、皮损性质、组织反应调整调激光的能量参数,范围在30-70J/cm2。治疗1~3次。间隔1个月。结果随诊6个月,治疗1、2、3次的有效率分别为92.2%、91.7%、100%。治疗次数与疗效相关。结论palomar激光StarLuxG治疗头治疗角化安全,有效。

  • 标签:
  • 简介:临床资料患者,男,68岁。主因全身黑色斑丘疹30余年、左眼内眦下方浅溃疡4个月,于2007年7月2日就诊我院。患者3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散在黑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多发性 基底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角化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避免措施。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到我院进行角化临床病理诊断的122例患者,对这些患者临床特征、一般资料、治疗手段及误诊等情况展开分析。结果 对病理学诊断符合以及临床误诊情况进行对比,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57例,占比为46.72%;不符合病理学诊断的患者数量为65例,占据比例为53.28%;对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色素痣、恶性黑色素瘤、基底细胞癌、寻常疣、角化棘皮瘤以及Bowen 误诊数量分别为45例、29例、24例、12例、9例、6例,占据比例分别为36.89%、23.77%、19.67%、9.84%、7.38%、4.92%。对112例患者均进行病理确诊,其中有86例进行部分皮损局部治疗,这些患者都出现皮损不适症状。结合不同患者的皮疹情况,通过差异化物理手段进行治疗,皮疹情况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 角化病患者一般发病时间比较长,皮损面积较大,颜色比较深,还会出现其他不适症状,之所以出现误诊主要与组织学变化以及皮损变化等情况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此需要进行个性化治疗。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避免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化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角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角化的临床病例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1例病理学诊断确诊的SK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征及误诊原因和防范措施。结果:该疾病的病程通常较长,且好发于头面部,易出现皮损现象,患者在发病过程中通常伴随较为突出的瘙痒和不适症状。结论:角化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的不良影响,且由于其各项特征的存在,因而容易出现误诊。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临床特征 误诊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雀斑与角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雀斑与角化病患者共76例,其中雀斑患者31例,角化病患者45例,均采取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其治疗效果,采用皮肤生活质量量表(DLQI)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31例雀斑患者中,痊愈16例,显效13例,有效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55%;45例角化病患者中,痊愈24例,显效1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3%;患者治疗后总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未出现永久性色素沉着,也未形成瘢痕。结论对雀斑与角化病患者采取Q开关755nm紫翠宝石激光治疗的疗效较好,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雀斑 脂溢性角化病 Q开关755nm紫翠宝石 激光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调Q紫翠玉宝石激光(755nm)联合CO2激光治疗面部角化疗效。方法随访于2011至2012年间在如皋市人民医院经过调Q紫翠玉宝石激光联合CO2激光治疗面部角化病患者。结果随访完成治疗的患者149例,年龄从45至85岁(平均为67.4岁),随访时间由6个月至12个月(平均9.3个月)所有患者治疗1至3次治疗程度如下痊愈68例(56.2%),显著改善29例(24%),好转14例(11.6%)和无变化或轻度改善10(8.2%),总有效率80.2%治疗发现副作用如色素沉着,伤痕。结论调Q紫翠玉宝石激光(755nm)联合CO2激光治疗面部角化疗效好,安全高。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病 紫翠玉宝石激光 CO2激光
  • 简介:通过图文证明,用连续病理切片法和组织固定后切薄压片透明法观察土肥氏鳞状毛囊角化病理变化,发现其病理生理学本质可能是通过特异性的毛发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的信号调节机制暂时失调,使毳毛在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异常增生或相邻毛囊相互融合的毳毛毛发疾病,毛囊口及其周围表皮的鳞状角化过度只是毛发疾病引起的继发改变。根据中国人的病理发现与研究,本应归类于毛发性皮肤,建议更名为'毳毛增生性鳞状毛囊角化'。

  • 标签: 鳞状毛囊角化病 组织病理 连续病理切片 切薄压片 皮肤附属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超脉冲点阵激光和二氧化碳激光治疗面部角化的疗效。方法选取门诊面部角化病患者63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32人,采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31人用二氧化碳激光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结果用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患者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采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总有效率为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脉冲点阵激光治疗角化较二氧化碳激光疗效更好。

  • 标签: 脂溢性角化 超脉冲点阵激光 二氧化碳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扁平苔藓样角化(LPLK)的临床表现及皮肤镜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在上海市皮肤医院门诊就诊并行皮肤镜及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21例扁平苔藓样角化病患者的临床及皮肤镜特征。结果21例患者年龄(64.69 ± 13.29)岁,男女比例为1∶2。18例皮损位于面部,3例位于小腿。10例皮损呈斑块样型,6例扁平色素斑型,5例扁平红斑样型。7例皮损呈红/紫红色,5例棕红色,8例棕/灰色,1例棕/红色。皮肤镜检查显示,12例为非色素型LPLK,9例为色素型LPLK。色素颗粒见于13例皮损中,且在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中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色素颗粒多呈弥漫分布(9/13),且多见于色素型LPLK(8/9);4例色素颗粒呈局灶分布,均见于非色素型LPLK皮损。10例(10/13)可见色素粗颗粒,其中色素型8例,非色素型2例,色素粗颗粒在两组中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色素特殊分布模式中,环状颗粒模式为8例(8/13),胡椒粉样色素颗粒模式7例(7/13),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两组间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例(13/21)可见鳞屑,7例(7/21)血管结构,两种结构在色素型和非色素型LPLK组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67、0.16)。结论LPLK好发于面部,可表现为单发的红色、棕红色和棕灰色斑块或斑片,表面可覆鳞屑;特征皮肤镜特征为出现色素颗粒,以弥漫分布的粗颗粒为主,多见于色素型LPLK。

  • 标签: 角化病 皮肤镜检查 皮肤表现 扁平苔藓样角化病